您现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2021年度民政民生工程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发布时间:2022-02-11 10:32 来源:旌德县民政局 浏览:
【字体大小:

根据要求,现将我县2021年度民政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工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部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农村低保资金按时发放。2021年度,全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582.74万元,平均每月发放4499人。资金到位率和到位及时率均达到100%。

2.开展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印发了《全县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方案》,重点对资金发放与管理、社会救助信访件和兜底脱贫“回头看”等事项进行了专项治理行动。

3.持续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印发了《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的通知》(旌民社救[2021]139号),以文件形式明确了低收入人口范围。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进行了专门布置,要求各镇按照低保标准的1.5倍,重病重残家庭按照低保标准的2倍,开展低收入人口排查,建立低收入人口摸排统计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将走访、发现困难群众列为村(社区)组织和村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列入网格化管理日常巡查入格任务。同时,我局还加强同乡村振兴局、残联和医保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对边缘易致贫户、重病、重残对象进行了摸排。对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重病重残低收入家庭,符合条件的,全部通过“单人保”政策纳入兜底保障。今年以来,通过“单人保”政策纳入低保的对象共66人,全县现有包括农村低保、特困等对象在内的农村低收入人口4599户6319人。

4.开展了政策培训,强化能力建设。2021年8月份,在县委党校开展了社会救助业务培训,就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和低保操作办法等文件行了系统化培训,各镇民政办事员和分管民政的负责人均参会,会议提高了基层业务经办能力。

5.定期更新完善低保系统。安徽省低保系统上的信息按月持续更新,每月将实际在保人数和金额与系统上的信息进行比对,发现错误则立即纠正,2021年累计更新了449户低保信息。

6.强化监督检查。根据市民政局统一安排,开展社会救助2021年度重点工作县际交叉检查,邀请泾县民政局对低保业务开展监督检查。同时,还迎接了第三方机构对我县民政民政工程进行评估。

7.加强动态管理。结合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将所有在册低保户进行了家庭经济状况系统核对。2021年全县停发农村低保对象302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73人。

8.规范档案管理。县民政局通过印发档案样板,制作培训课件的方式,加强基层经办人员对低保档案规范化整理的培训力度。同时,要求各镇加强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将所有新增的低保户档案全部上传至安徽省低保系统。

9.资金专款专用,施行社会化发放。我县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到位率和及时率均达100%。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措施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未发现有截留、挤占、挪用、虚假列支等现象。

10.提升社会效益,提高群众满意度。今年以来,我局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30户在册低保对象的家庭情况,询问保障对象的生活状况。被抽取的对象均表示低保金以及享受一系列教育、医疗等政策,均对家庭生活起到了改善作用。开展了民政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及时上报宣传信息,在现场通过问询的方式,对社会公众等进行满意度调查,大众对我县低保办理过程和公开公示等环节总体表示满意,满意度达90%以上。

二、工作成效

目前,我县的农村低保的覆盖面达3.35%,人数比上年略有下降,全县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县人均保障金额达478元/人·月,人均实际月保障金额居全市前列。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我县民政兜底保障民生工程已经取得实效,全县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下一步,我局将立足于本职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一是加强困难人员的监测。继续加大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的预警监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更好服务民生工程战略的实施。二是做好督查检查工作。我局将通过实地调研、督查暗访等方式,加强调度督导。督导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各镇,限时整改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