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旌德县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8-12-20 16:32 来源:美好办 浏览:
【字体大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美丽乡村建设和“六合一”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地区发展,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宣城市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安排》,现就2018年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圆满完成全省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1.全面完成2017年度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和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承担建设任务的版书镇、云乐镇、孙村镇三个省级美丽乡镇和练山村、华川村、洋川村等9个省级中心村,认真对照省考核细则和建设规划,逐项梳理尚未完成的建设内容,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到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镇政府驻地突出解决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不足、路面坑洼破损、背街后巷道路硬化不到位、杆线杂乱、占道经营、乱堆放、乱涂画、旱厕、污水处理、违法建设、建筑垃圾等问题。省级中心村突出解决河面存在漂浮物、乱堆乱放、安全饮水满意度不高、公共设施破损维修不及时、户户通不到位、污水处理不全面、旱厕拆除不彻底、建筑垃圾随意堆放、裸露地面等问题,加强村规民约和群众满意度宣传。加强软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好迎接省级验收的相关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力争取得一流业绩。完成时限:2018年6月底之前。

2.全面启动2018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2018年,我县承担杨墅村、板桥村等7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承担具体建设任务的村,要立足村形地貌和现有基础设施,在充分采纳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高水平编制村庄建设规划(6月底前落实到位)。规划要突出乡村特色,注重农村文化传承。强化规划执行,继续摸索创新村庄规划情况和项目监督制度,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建设项目确定要突出基本民生,重点抓好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卫生改厕、道路畅通、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基本任务,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前谋划项目实施方案,做好招投标等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工程推进速度。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前。

3.同步推进2018年度市级中心村建设。在开展省级中心村建设的同时,2018年完成5个市级中心村建设任务。承担具体建设任务的村要按照基本标准建设,主要包括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等5项内容。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建设标准,作为省级中心村后备进行梯度培养。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前。

4.突出做好中心村污水处理工作。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中心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完成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结合村庄规模、人口数量、地形地貌等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继续实施“三线四边”环境治理提升工程。继续提升三线四边地区环境整治力度,着重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管理新常态,实现公路沿线绿化覆盖,风景优美,河道两岸无可视脏乱差现象,集镇周边、景区周边无脏乱差现象。按照“一无一化”标准,重点对全县30个自然村进行村旁屋边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城乡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2.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常态化水平。坚定不移地保障农村清洁工程经费投入,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年人均保证在50元。继续开展农户年人均12元保洁费收取工作,加强保洁工作宣传力度,提高保洁费收缴率。进一步强化垃圾设施建设,更新破损垃圾桶,拆除露天垃圾池。加强保洁员队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按月支付保洁员工资。探索农村垃圾处理运行模式,不断提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确保在2018年底全县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3.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机制。以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常态运行为目标,以镇为单位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建立健全县对镇,乡镇、村对服务企业等监督考核机制,根据考核结果按月兑现承包经费和奖惩。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定期对保洁员进行业务培训,发挥保洁员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作用。强化保洁员工作保障,按月发放工资,购买相关保险。进一步健全群众投诉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和公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监督工作,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物质奖励。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4.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推行源头分类减量,落实农业废弃物、工业品废弃物、建筑垃圾、厨余垃圾分类要求,做到农业废弃物不进清运系统,切实降低垃圾清运和终端处理负担。进一步健全垃圾分类设施,配齐分类垃圾桶,达到所有中心村全覆盖。建立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对垃圾分类效果好的农户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5.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注重乡规民约建设,扎实开展“最美庭院”、“十星清洁户”特色创建工作,巩固乡村卫生健康生活理念。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党委、政府,县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镇党委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好推进工作。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要当好带头人,带领村两委班子组织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2.营造良好氛围。以镇党委政府主导,组织开展好各类美丽乡村宣传活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晓度和美誉度。组织安排镇、村干部到省内外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发挥先进建设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通过报道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等,弘扬榜样精神,推广成功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3.强化督促考核。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季度、年度考核,将任务完成情况及实效,尤其是财政专项资金、资金项目整合、农村清洁工程经费、长效管护资金、部门联系帮扶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群众满意度等,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督查调度制度,通过现场会、调度会等形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