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出台背景
今年5月23日上午,省委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审议通过安徽省《暖民心行动方案》,突出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部署了10项暖民心行动,把就业促进行动作为暖民心行动之一高位推进。
5月25日,安徽省“暖民心行动方案”正式发文,围绕充分就业社区建设、“53353”岗位等15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阶段性举措与长期举措、常规举措与突破性举措相结合,着力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省域范围内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为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提供更多暖心服务,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6月10日,宣城市出台《宣城市暖民心行动实施方案》,对省级方案进行再细化、再部署,明确更明确、操作性更强。6月30日,我县为贯彻落实省、市暖民心行动决策部署,出台了《旌德县暖民心行动实施方案》,就业促进行动位列十项暖民心行动之首,本实施方案为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县就业、稳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
一是实施“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城市社区全覆盖。二是举办“2+N”特色招聘会,加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服务。每年开展招聘会不少于100场次,达成就业意向不少于3000人。三是开发“53353”岗位,保重点群体就业。每年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110个、开发短期就业见习岗位11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10个、临时性专项岗位110个,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公开招聘(招募)按省、市要求同步进行。四是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为有需要的农民工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400人次以上。同时,每年新增技能人才770人以上。五是推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定期开展退役军人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退役军人“就业起航”行动。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建设。六是实施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结合“四送一服”活动,人社服务专员开展企业走访,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落实重点企业用工“包保”责任制。
三、支持政策
一是每年组织认定“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按照不低于6000元/年的标准给予奖补;二是落实“三公里”就业圈就业补贴,由就业资金发放稳定就业服务补助、灵活就业服务补助、就业援助服务补助、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宣城市购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指导目录执行;三是持续做好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按500元/人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由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四是对在疫情防控期间保持正常生产、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特困行业企业,给予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由就业补助资金和县级财政共同承担。五是县级财政资金设立地方就业风险储备金200万元以上,用于应对突发性、规模性失业风险。
四、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推进暖民心行动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发布会、官网、融媒体、自媒体等发布活动进展信息、海报、政策解读,群发短信、小视频播放、乡村大喇叭等形式,提高全民对暖民心行动知晓率。对于人社部门服务对象,通过办事大厅屏幕滚动播放、宣传单页、上门走访等形式,开展暖民心行动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群众满意度。
(二)推进城市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加强引导社区企业注册“三公里”就业圈微信小程序,并发布招聘信息,充实招聘岗位。加强引导社区各类劳动者注册“三公里”就业圈微信小程序,并投递电子简历,实现供求信息交互。县、镇、社区三级齐抓共管,打造社区线上职业供求平台,精准开展招聘求职服务,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安排专职就业服务专员,包保5个城市社区,特别是2个市级试点社区,专业化开展“三公里”就业圈服务。
(三)提高“53353”岗位上岗率。加强短期就业见习岗位上岗人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镇、村平台去锻炼,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村务协理等工作岗位储备青年人才。引导因疫情等原因的失业人员从事临时性专项岗位,为村(社区)疫情防控、社区管理等工作补充力量。
(四)其它工作。发挥人社服务专员作用,加强企业走访,精准开展人社服务。加快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进度,重点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开发区重点产业发展所需技能人才。统筹使用上级专项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保障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有序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