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税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税务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30MB1903367L/202205-0007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税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旌德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5-01 发布日期: 2022-05-01
索引号: 11341730MB1903367L/202205-0007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税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旌德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5-01
发布日期: 2022-05-01
旌德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5-01 10:56 来源:旌德县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元月4日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旌德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何艳华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提请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亦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不断趋紧的外部环境,全县上下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人才兴县”战略,聚焦发展不动摇、聚力落实不放松,大力弘扬“三看三比三争”精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预计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实现进出口总额2500万美元,旅游收入增长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78人;节能减排完成年度考核任务。

(一)经济发展质效提升

1.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落实粮食种植面积13.45万亩,建立优质稻核心示范区5000亩;引进生猪规模养殖场2家,全县生猪饲养量达9.15万头;实施“旌德黄牛智慧畜牧”项目,全县牛饲养量3.108万头;新建4个旌德梅花鳖的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县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率达92%;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00亩,年产商品棘胸蛙2.2万斤。全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旌德灵芝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全省第三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4005亩林下原生态灵芝种植基地成功创建为第一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灵芝产业成功申报全省“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个,“旌德梅花鳖”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旌德黄牛、枞阳媒鸭2个省级保种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乔亭小籽花生和兴农灵芝专业合作社晋升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全县国字号合作社已达7家,位居全市前列。我县先后被确定为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全国试点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省级试点。

2.工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兑付2020年工业企业杰出贡献奖、创新发展奖和成长之星奖奖金70万元,完成2020年工业奖补兑付1247.49万元,印发《关于深化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改项目审批方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及《关于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纳税光荣榜,建立“四送一服”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单位包保联系企业制度,选派驻企专员,举办全县工业发展暨企业家高级研修专题班。稳步推行产业链“链长制”,黄山胶囊获“2021年省级智能工厂”评定,飞翔电器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万方日用品被评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年度新增规上企业13家;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全县“触网上云”企业超100户,开展智能制造行动,获得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1个、省级智能工厂1个、省级数字化车间2个。初步形成“1+2”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入选省级建议名单。空心胶囊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黄山毫喝承担的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5家企业通过2021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示,21家企业获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认定;旌德尚德药缘药业有限公司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症的国际原创新药开发项目”、宣城菁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酶法合成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2个项目参加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宣城赛区拔赛,分别获成长组第3、5名。

3.服务业融合化程度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亮点频现,成功举办第六届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宣传短视频点击率超100万人次,邀请了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客商、嘉宾代表、媒体记者和各级领导分别参加了文化交流、招商推介、采风踩线、产品展示等多个领域11项子活动,开幕式文艺演出活动观演领导、嘉宾、群众达2000余人。“云上梯田农耕文化周暨长三角摄影大赛”活动成功登上《今日中国》特别节目,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转载报道。首次在江村古村落开展“乡村春晚”线上直播活动,浏览量突破16万人次。联动黄山区、宁国市共同发布“畅游美丽东黄山,探寻神秘灵芝谷、驾行皖南川藏线”的联动旅游线路及“惠游旌德”旅游积分平台优惠政策。与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黄山区文旅体局、安徽省旅游协会自驾游与露营分会分别签订《旌德县-黄山区文化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自驾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制定出台《旌德县红色资源综合保护利用工作方案》,建设了皖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修缮了王家庄皖南革命历史纪念馆,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示范区创建成效颇丰,扎实做好国安木雕馆新馆搬迁服务工作,《六号银像》红色电影开拍,旌阳、白地创成“安徽特色旅游名镇”,路西、江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创成市级文旅夜间消费品牌4个。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在全市创新建成乡镇文化大礼堂,充分展示各镇文旅资源,筑牢乡村思想文化主阵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常态化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演艺活动,目前开展送文化活动82场,送电影下乡809场。非遗保护立显成效,组织庙首剪纸作品参加长三角地区传统美术精品展,5幅漆画创作作品参加非遗传承展绝艺百年华诞颂党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非遗作品展,省级非遗宣砚制作技艺和市级非遗旌德木活字印刷术参加第二届长三角非遗特展,建成宣砚文化园和宣砚技艺非遗传承培训基地。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开设消费扶贫企业馆10个,开设消费扶贫专区21个。建立益农信息社,重点培育东山村“村花”益农信息;建成“91农购”电商平台,目前我县电商经营主体65家,实现总交易额5.13亿元。

(二)项目建设成效显现

1.重点项目推进有力。持续发扬“三看三比三争”精神,预计到年底,33个市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分别为156.5%、146.2%、300%,全面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60个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分别为147.7%、90%、100%;54个县重点项目中,年产120万平方米室内装修部品件、凤凰画材画框生产等5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110kV朱旺输变电、灵芝公园水毁灾后修复项目等项目顺利完工,产业创新孵化园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按期开工;徽水河及白沙河治理工程、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平台项目等8个项目预计年内完工。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果初显,孵化器一期、二期投入使用,返乡创业园、路网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土地364亩、厂房6万平方米,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2.“双招双引”成果丰硕。聚焦上下游,瞄准长三角、深耕沪苏浙,印发《旌德县科技创新类招商选资项目扶持办法》等,着力提升“双招双引”实效,2021年新签约项目44个,协议总投资39.42亿元,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00%,其中工业项目34个,占77.3%。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黄精系列饮料等44个项目通过预审,新能源铝材新材料等35个项目成功签约。开展各类招聘会133场,引进人才294人。全县12个招商主体、8个县直招商工作组和2个驻外招商组围绕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智能制造“1+2”特色产业,聚焦国内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精准招商靶向发力。1-11月,全县累计前往上海、杭州、深圳等重点区域招商303批次,接待海王集团、石药集团等来旌考察客商500余人次。

3.资金争取亮点纷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1月底,我县共37个项目争取中省到位资金1.94亿元。共计16个非标专项债项目入库,项目总投资36.1亿元,核定债券额度22.81亿元,其中本年度安排资金项目9个;本年度新增旌德县天然气气源引入线工程、旌德县浣溪水库工程、旌德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旌德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等4个项目申报非标专项债入库,项目总投资13.75亿元,申请债券9.68亿元。

(三)三大攻坚战成果巩固

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强有力。金融安全有力保障,强化“7+4”类金融行业、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监管,开展小额贷款行业清理工作;对331家农民专业合作、养老托老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72家重点检查名单共331家开展常态化排查,组织各镇开展金融放贷领域扫黑除恶问卷调查工作250余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印发《旌德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工作方案》,排查一般安全隐患3527处,已整改3171处,成立检查组1209个,督导检查1837次,督导问题1025个,行政处罚41次,罚款70.61万元;创新推行“一企一表一清单”安全监管新模式,指导23家非煤矿山、39家工贸企业、15家加油站及1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完成“一企一表一清单”建设。

2.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压实责任衔接,挂牌成立县乡村振兴局,选优配强第八批选派干部26名,截止12月20日动态调整帮扶责任人71人。压好工作衔接,全面完成2021年春秋季学生资助工作,春季共资助278名脱贫家庭学生21.845万元,秋季共资助255名脱贫家庭学生20.13万元;春季“雨露计划”资助学生93人,补助资金13.95万元。截止11月底,2139人次、4493人次、4785人次分别享受 “351” 财政兜底126.92万元、 “180”补充报销30.68万元、医疗救助370.10万元,投入31.4万元对29户住房进行危房改造,安排资金223.97万元新建5个饮水项目解决0.924万人饮水安全;截止11月底分别发放低保资金、救助金、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供养金2366.22万元、30.3万元、720.74万元,实施临时救助83户次。压稳政策衔接,认定就业扶贫车间8个,吸纳劳动者就业96人,开发辅助性岗位214个,开发护林员岗位180个,开发光伏公益岗位48个,为561名县外务工劳动者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26.87万元;分别发放特色种养业奖补资金、四带一自脱贫户奖补资金166.58万元、20.67万元,为66家农业经营主体争取贷款4625万元;全县光伏扶贫电站在线率100%,平均发电能力131.3%,故障率和数据异常率均为0%;持续推广“一自三合”小额信贷模式,截至11月底贷款余额186户878.9万元;累计认定消费帮扶重点产品173个,销售额累计达到9345.98万元;安排5944.4073万元,实施建设43个到村到户项目。

3.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持续巩固。全面推进保卫战,“中国天然氧吧”顺利通过国家气象局线上复核,截至目前,我县PM2.5平均浓度为19.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为98.6%,重污染天数为0,主要河流水质始终保持在Ⅲ类标准以上,土壤生态质量持续向好。落实保证金奖补资金56.6万元、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122万余元。地表水考核断面南元桥断面水质类别均值达到Ⅱ类标准,旌泾交界断面水质类别均值达到Ⅲ类标准,滑渡断面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白沙水库,徽水河备用水源)水质类别均达到Ⅲ类标准,均达到考核要求。完成3个镇(兴隆、三溪、蔡家桥)政府驻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9个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在线监测第三方运维及4个村(浩庄、霞溪、桥埠、芳岱)污水处理、3个村(浩庄、霞溪、桥埠)环境综合整治年度任务。砂石资源管理战果显著,形成全民参与、监督的“大统战格局”,今年来共检查砂石运输车辆4.5万余辆,取缔非法企业14家、整改企业10家、销号企业69家,兑现有奖举报22起4400元;实行国有平台公司统一收储经营模式,全县销售砂石约780万吨,销售金额约4.5亿元,砂石类企业入库税收3998万元。

(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1.镇域经济加快发展。自《旌德县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以来,各镇发展意识显著提高,争先进位意识明显增强。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各镇通过挖潜力,提增量,抓民间投资,均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四个镇投资超过2000万元,对全县民间投资增速起到了一定作用。抓工业经济发展,各镇加大存量企业服务和培育,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振了信心。企业培育有进展,目前各镇培育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2家;四上企业培育有突破,新增“四上”企业5家(包括已上报,待国家批准企业)。

2.以创促建全面提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出台《旌德县创建安徽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打造“一盘棋”队伍,构建“一条龙”机制,2022年创成省级文明城市,争取2023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持续巩固提升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成果,全面完成新创建5个森林村庄任务,印发《旌德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力争2023年争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印发创卫工作方案,与“文明创建提升年”同部署、同调度,对交运系统、小餐饮、农贸市场等重点单位开展创卫督查,10月中旬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病媒生物防制评估,现已完成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申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制定出台《关于建立9+N文旅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服务水平,现已完成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材料上报。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项目35.86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5.707公里,养护工程项目40.77公里,村道安保工程49.7公里,基本实现了“外联内畅”目标,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实现所有建制村全覆盖;4000亩灾毁农田修复项目提前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完成1.62万亩耕地治理。市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更换井盖386个、人行道4210平方米、护栏184处、隔离桩306根、减速带760米、路灯3795余盏;新增路灯45杆、应急处置管井处塌陷6处。新建垃圾填埋场项目,实施灵芝广场区域时令花草及周边绿化提升、城区绿化带护栏安装及绿化提升、解放北路与滨河路交叉口、环城北路、北一路人行道项目,启动老垃圾处理场封场项目、背街小巷路灯安装及亮化提升项目。

(五)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1.区域合作不断深入。省内学南陵,省外学高淳,分别与高淳区、南陵县签订《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交通基础设施有突破,芜黄高速竣工通车,扬绩高速黄山区连接线正在开展可研、初设等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前期设计;旌德至绩溪高速已纳入《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年)》,正开展国土空间规划,路线方案已征求旌德、绩溪意见;紧盯安徽省中长期及“十四五”铁路网规划,积极谋划宣际铁路项目;通用机场已取得可研、初设批复,正在开展施工图、环评编制。产学研合作有深化,云乐灵芝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旌凫农业与中科院合合肥物质研究院合作建设成果转化基地,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就“灵芝孢子绿色提取产业化技术研究及配套规范化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产学研合作,并获省2021年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立项。教育医疗有合作,宣城旅游学校加入长三角品牌职校联盟,与6所沪苏浙中职名校合作推动发展,县人民医院与杭州肿瘤医院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 68个村(居)完成入库项目102个。有序推进土地延包试点,印发了《旌德县第二轮土地延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办法》,孙村合庆、三溪路西等四个试点村(居)45个村民组1535户农户5576名农民成为了我县第一批集体土地延包对象,在全省试点地区中率先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林业改革,成立安徽省首家“两山银行”,颁发全国首本《生态资源受益权证》;积极开展45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完成蔡家桥镇华川村“林长制改革策源地”建设任务,在中央电视、央广网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介196篇次,庙首林场获得中国森林认证,并以其为试点,于8月24日签下全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全省殡葬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在我县顺利召开。按照绿色生态原则,建设31处8093穴农村公益性公墓,预计年内完成主体工程。严控增量,截至目前,共劝阻新建墓穴241起,翻新扩建旧坟83起,安葬遗体97起;化解存量,共拆除活人墓穴204穴,实体墓整治311穴,我县重点管控区域内未出现一例新建墓穴、扩建旧坟、新增遗体安葬等情况。

3.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以营商环境来破题,围绕土地、人才、金融等要素,“一企一策”破解瓶颈,奋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兴业新高地。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遴选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的职级序列干部担任驻企专员。出台崇商亲商富商安商八条措施,设立纳税光荣榜、企业家功勋墙。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百日行动”,落实“一企一警”“法企联络”等工作机制,为企业合法经营保驾护航。打响“旌牌管家”政务服务品牌,建立“线上+线下+自助”服务体系、“预约+延时+上门”服务机制、“中心+园区+乡镇”服务网络,政务服务事项平均申请材料精简至0.22件,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市前列。惠企政策落地落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487.63万元,扩围“银税互动”,助力守信企业贷款58笔8435万元。外部环境肃清有效,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侵害企业权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今年全县依法移送起诉洗钱案2起2人,实现了我县洗钱罪定罪零突破。

(六)社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1.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33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85.3%。投入3.13亿元用于民生工程,确保工程高质量实施。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今年以来实现新增就业31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5%,失业人员再就业率64.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95.9%,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达100%,为企业解决用工665人。分别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及省级就业风险储备金2600万元、55万元。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35万、1.05万、1.83万、8.38万、11.88万,分别做好定点医疗机构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国家医保局试点项目及“日间病床”省医保局试点项目。

2.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教育体育事业提质发展,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整县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投入84.6万余元,购置132台设备,覆盖全县所有公办学校的直饮水工程项目开全省之先河;积极向上级争取2000余万项目资金,完成全县学前、校舍维修改造及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任务并于秋季开学交付使用;宣城旅游学校新建项目计划2022年完工投入使用。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向好,完成24所村卫生室、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1所村卫生室,“智医助理”项目全覆盖推进;已完成县医院业务综合楼改扩建及县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县医院感染病区及公共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日趋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10个镇综合文化站均实现正常免费开放,为61个农家书屋更新图书4025册,完成数字化平台服务平台2万余册电子资源的投放。

3.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点带面,整合2个县级“绿币超市”和49个村级“生态美超市”资源,探索推进积分制管理,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着手推进“党建+三治”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巩固拓展 “旌德善治”社会治理建设成果;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黄赌毒”、治安乱点等问题,持续开展扫黄禁毒、治乱治患等专项行动,同时聚焦信息网络、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领域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创新打击犯罪新机制新手段,重点围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有效遏制高发态势;积极开展“城市六乱”综合整治行动、环境卫生管理违法建设、智慧城市管理等活动,以“城市管理社区工作室”全覆盖为目标,切实帮助社区居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新产业新动能尚未形成支柱,高精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加快。制造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仍然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发展壮大,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投入力度还要加大,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待增强。二是内外需求较为疲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不足。全县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数双下降,消费能力增长空间有限,重大投资项目接续有待加强,重大交通水利能源类传统基础设施项目缺乏,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储备不足。三是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城市治理水平需要持续提升。企业用工难招工难问题与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亟需拓展矛盾交织显现,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仍存在短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养老、教育、交通等领域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还要加快。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要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施策,以确定性措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在应对变局、破解难题中育先机、开新局。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的一年,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六次党代会部署,不折不扣把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旌德行动”,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人才兴县”战略,持续弘扬“三看三比三争”精神,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奋力崛起赶超,省外学高淳、省内学南陵,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12345”工作思路,贯穿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条主线”,把握忠诚尽职、奋勇争先“两个要求”,统筹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三城创建”,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双招双引、要素保障、营商环境“四项攻坚”,扎实推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五大提升”,加快建设长三角休闲养生后花园,着力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旌德。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进出口总额增长7%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2400人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增长同步;

——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完成市政府确定的目标。

各位代表!

疫情防控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我们必须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扩大有效投入

1.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三比三学三赶超”活动要求,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在做大经济总量和加快发展速度上双双发力。加强项目调度,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国际慢城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天然气气源引入线、非遗传承文化交流中心、体育中心体育馆、徽水岸慢城医养中心等项目尽快开工,示范幼儿园、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乡镇孵化器、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通用机场、垃圾填埋场、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公交枢纽站、日用品产业园加快建设进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开区健康制造产业园、第二水源点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围绕国家稳投资政策、应对国家“双碳”政策,加大合福高铁旌德站站前枢纽及配套工程、徽水河及白沙河水流域治理、国家特种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马家溪国家森林公园碳汇基地、国家储备林建设、垃圾分类处理一体化等项目谋划力度。加大跑省跑部、对上争取力度,实现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推动大发展。

 2.突出抓好双招双引。树立“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思维,发扬“蚂蟥精神”,坚持以产业招商为工作重点,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力争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20个,利用省外资金不少于45亿元。突出三大产业招商,突出延链建群,紧紧围绕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智能制造“1+2”特色产业,坚持项目固链、龙头引链,紧盯薄弱环节,找准找实目标企业、目标园区,集中精力引进头部企业、重大项目和创新团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横向联合、纵向整合,进一步明确产业链招商地图,推动聚链招商、补链招商,紧扣产业发展链条,激发“链式效应”。聚力重点人才招引,研究优化招才引智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建立经开区智慧中心等平台,与中科大、复旦大学等高校建立“校企双进”协作引才机制,通过柔性引才和订单培养引才的方式长期为企业输送高层次人才;强化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好周转池编制人才引进计划。

3.强化资源要素保障。聚焦土地要素突出瓶颈,加大增减挂、增存挂、园地复垦力度,对“围而不建、建而不快”“建两天停三天”的项目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退出机制,着力解决项目用地指标缺口,推动产业创新孵化园、浣溪水库工程等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对接中央稳投资政策,对园区基础设施、农林水、文化旅游、社会事业、保障安居工程五个重点领域开展谋划,准确把握项目的切入点,最大力度向上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借鉴蒙城等地的成功经验及科技孵化器招商成功的经验做法,全面配合债券申报做好中省资金项目的配套编制和争取,把握节奏打好“政策性融资+债券+中省资金”的组合拳。加快企业上市培育,通过政策扶持、要素支持等措施,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牵引性、带动性的龙头企业,重点推动龙凯新材料、铂优新材料、槿琳科技、长青玻纤等10家企业升规纳统;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发挥众创空间孵化培育作用,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努力催生更多实体企业。

(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zzv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革,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关注如何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特别要探索林业资源、矿产资源等领域的盘活、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和推进混合制经济,通过参股等方式与社会资本融合,拓宽经营范围、扩大企业营收渠道,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立林投开发公司,做好林权投资及矿产实质性开发,服务乡村振兴,为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加大全县范围内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集体土地摸排力度,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度,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旌牌管家”品牌创建,以落实“四办”、打造“四最”为目标,完善便企利民工作举措,全面擦亮“旌牌管家”政务服务金字招牌。加大企业家队伍培育力度,坚持每年年初召开工业发展大会,通报表彰工业企业杰出贡献奖、创新发展奖、成长之星奖企业和服务工业企业先进个人,落实企业家培训制度,持续举办全县工业发展暨企业家高级研修专题班;持续做好政聘企用、定向委培工作,推进选派驻企专员(党建指导员)制度,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到企业问题收上来,惠企政策送下去。

3.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围绕医疗器械、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和领域,加强与高淳经济开发区、特色小镇等合作,推进两地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双方从政府主导向民间自主拓展,从产业领域向民生领域拓展,实现跨区域优质融合。培育外贸企业竞争力,高效发挥外经贸专项工作资金的激励作用,适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等配套政策和储备政策,持续跟踪万方、徽垦、翼博重点外贸企业进出口数据的变化,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外贸企业,鼓励企业扩大产能增加出口规模,持续开展促外贸回转工作,强化进出口进度与目标任务的对接。高质量举办节会展会,结合民风民俗、农耕、非遗、红色文化、“一镇一品”和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举办云上梯田农耕文化周暨长三角摄影大赛活动、文化过大年“年味旌德”春节线上文旅系列活动、元宵灯谜会线上活动、书法作品展等,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三)大力推进工业赋能

1.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坚定不移的推进“工业富县”不动摇,深化五大产业链培育,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落实《旌德县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意见》,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积极推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大健康等五大特色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扩链,加快推进全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打造具有协同创新力和整体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转型升级,紧盯机械、电子、玻纤等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万方PE、CPP薄膜包装材料生产、云乐灵芝生产车间改造、飞翔电器铁芯智能化生产线等一批技改项目,实现“升级-转型-发展”。培育壮大规上工业企业,全面贯彻落实“旌德县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年(2021年—2023年)行动计划”,建立县领导联系重点培规企业制度,高位推进“小升规”培育工作。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围绕“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鼓励支持企业对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推动制造业发展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确保2023年底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突破60户。

2.夯实筑牢发展平台。做强做大开发区,坚持“科学定位、合理布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高质量高标准编制开发区空间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坚持“配套齐全化、设施品质化”,稳步推进路网交通、水电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打造50亿元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位次逐步前移的目标,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核心区、卫材产业园、信息电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发挥版书镇、俞村镇、蔡家桥镇、孙村镇工业孵化器作用,聚力打造本地区特色产业,做强镇域经济;加大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力度,持续加大“亩均论英雄”改革力度,建立园区亩产“数字地图”,鼓励企业多建高层厂房、多用地下空间,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3.全面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围绕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与各类高校院所沟通交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快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重点推进黄山胶囊、飞翔电器等企业重新通过高新企业认定,菁科生物、金易智能等企业申报高新企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规模。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积极拓展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领域应用,引导鼓励黄山胶囊、万方日用品、黄山台钻、科讯新材料、徽铂优新材料,积极申报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创建省工业设计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打造5G应用工业样板,推动5G网络部署应用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环节延伸;推进万方云系统、黄山台钻第二代数控物联网、科讯新材料MES系统等数字化改造项目,推动更多传统企业“触网、上云、用数、赋智”。

(四)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1.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主动对接东黄山,形成以国际慢城为核心,串连各镇旅游景点,与大黄山、大皖南、长三角等外部重要旅游板块衔接打造成“一核三环”、内外一体化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打造长三角健康度假后花园、大黄山旅游圈健康旅游副中心。加快旅游品牌创建,全力争创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开展“四级联建”和品牌创建,形成一批有品牌影响力的景区景点。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品开发、招商引资、区域合作融合突破,规划设计一批围绕以田园、康养、研学、红色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争取上级文物保护、传统村落等项目资金,升级改造江村、朱旺、旌歙古道等重点景区;加快推进白地文创中心、文房四宝研学基地、路西田园综合体、冰雪文旅城、通用机场、研学旅行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好国际慢城项目申报第四批非标专项债,谋划“云上梯田-空中茶园”生态摄影廊道项目,实施皖南川藏线旌德段提升改造工程,谋划推进旅游集散中心、自驾风景廊道等一批配套项目,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美丽环线。

2.传承创新特色文化。做好非遗与徽文化“文章”,持续跟进非遗申报工作,宣传好“灰色--丰富的徽文化底蕴”、“黑色--文房四宝之乡”特色旌德形象,常态化组织我县非遗产品参展、非遗传承人参加学术经验交流,跟进《皖南徽文化非遗展》《宣砚主题展厅展陈展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进度。以项目为抓手发展文化产业,挖掘农耕文化、梯田等元素,持续做好小戏孵化项目,利用小戏作品反映旌德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红色资源等,扩大旌德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旌德“红色--悠久革命历史传统和丰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大红色特色资源开发力度,以《六号银像》红色电影开拍为契机,推进“影视+旅游”,引入《六号银像》导演工作室,打造影视拍摄基地和网红打卡点,活化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3.提升服务业层次水平。发展壮大电商经济,持续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建申报工作,加大对电商企业的摸排和限上培育,支持传统商贸主体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着力抓好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作,与乡村振兴、电商扶贫工作有效衔接,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抓好网红“村花”益农信息社示范建设,多形式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利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培养更多电商人才,鼓励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销售网络,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销售。加大服务业企业培育力度,围绕短板弱项,加强市场调研,做好企业摸排跟踪辅导培育工作,遴选培育目标,争取打破批发住宿业“零的突破”;研究出台鼓励和加快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奖励办法。切实做好旌江宾馆、天润发超市、勤业建材限上商贸申报工作。集中打造夜经济,持续开展“夜间消费品牌”创建工作,做好慢享时光咖啡屋、依山傍水酒楼、坐忘江村民宿、文庙水街的品牌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突出本土特色文化及非遗文化展示,借用数字和影像技术实现声光电与古城记忆、民俗风情、孔庙文化的结合,编排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着力打造文庙水街特色文化(夜游)街区。

(五)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1.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编制并实施城西、城东、开发区、版书镇、俞村镇、云乐镇、蔡家桥镇片区1和片区2、三溪镇、兴隆镇、孙村镇、庙首镇、白地镇等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推进城乡路网建设,着力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转变,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由“量的拓展”到“质的提升”。完善城区基础功能,推进城市停车场一期工程建设,适时启动建设停车场二期;对主次道路、背街小巷、生活小区等点位的停车泊位再梳理、再施划、再维护,进一步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加快城西路(滨河西路至江村大道段)、和平路(河东路至何山路段)、滨河西路等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进度,实施14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美丽乡村、自然村整治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加大农村道路、农田水利、信息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农旅园、文创园、乡村艺术馆等项目,开办各类特色精品民宿、农家乐,推动美丽乡村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确保全面完成2021年度2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开展县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创建,力争完成20个美丽乡村自然村整治任务。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平台化、人才化“五化同步”,聚焦6个“国字号”地标品牌和3个“国字号”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开发灵芝古井酒、人参黄精茶等系列衍生产品、派生产品;充分发挥灵芝、产业等行业协会作用,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县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家庭农场培育建设工程,建设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打通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抓好网红“村花”、“91农购”等平台建设,支持更多农产品取得国家SC(食品生产许可)认定,推动优质农产品插上电商的“翅膀”走出旌德、走向全国;探索成立茶叶、中药材、畜牧业等指导服务专班,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3.持续强化城乡管理。争创安徽省文明城市,突出改造老城区、建设高铁新区、管理城东新区,深入开展九个乡镇卫生、交通、经营“三大秩序”治理,加快形成以江村大道、老城区、高铁新区、城东新区、九个乡镇为一体的“一轴三区九镇”的城市创建新格局。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一网统筹、多网融合”,探索建立“大数据库”和数字地理信息平台,做到“一点建设、各方应用、权限可控、方便调度”;推广积分制,整合2个县级“绿币超市”和49个村级“生态美超市”资源,建立健全“以行换分、以分兑物”的积分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高效完善的工作制度、领办制度、奖惩制度,构建依托党建抓信访、抓好信访强治理的工作格局。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工作,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建设以县、镇两级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信息化统一全覆盖、数据资源统一整合、运行状态统一监管的智慧城管平台和网上执法办案平台。

4.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三变”等一系列农村综合改革,把闲置低效的资源盘活利用起来,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力争到2022年底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到20个以上;同时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着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等重点群体,按照“四个衔接”“五大振兴”既定思路,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临时救助+动态管理”的常态化帮扶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着力厚植绿色优势

zzv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1.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全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按照“一案一策”要求,对整改落实情况定期会商、分析研判,督促各责任单位严格按照调查报告及上级核查意见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各项问题按期销号。同时举一反三,深入分析转办信访件涉及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坚决防止同类问题再发生。

2.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大气质量提升行动,谋划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加强区域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五控”措施;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关闭采砂点的河道恢复与建设、水生生物完整性恢复项目;持续打好治水硬战,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五清”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推进丁家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升全县整体危废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建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扩大收水范围,强化农业污染防治工作基础建设。

3.推动生态品牌创建。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聚焦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6大指标体系,确保首创首成;抓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推进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营造林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力争2022年创成国家森林城市。抓“双碳”政策机遇,整合全县可利用屋顶资源,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加快推进综合能源服务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碳汇经济,加快推进马家溪碳汇基地等项目建设,将“碳库”变成“钱库”,为林业经营主体引入“金融活水”,推动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实现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移,推动林业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步伐。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zzv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扎实做好民生工作。坚持常态化防控策略,抓实抓细外防输入、疫情监测、院感防控等各项重点工作,坚决打赢“两节”期间疫情防控防御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政策,开发更加丰富的社区服务、交通协管、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养老保险待遇计发、计发基数过渡工作;发挥好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保障作用。推进医疗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等重要机制和医药服务供给、医保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的改革任务,促使医疗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加快实现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实现长三角医保关系转接、异地结算等服务,不断拓宽应用场景建设。

2.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体育事业纵向发展,开展“城区教育资源扩容工程”“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教师队伍达标工程”三大工程,稳步推进智慧教育项目,规划新建高铁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城南小学,推动宣城旅游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学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护眼工程”项目,力争在明年春季开学后率先在全省实现整县覆盖,深入推进以“县管校聘”和教师队伍为重点的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向前,继续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振兴工程,力争创成全国卫生县城;跟进旌德灵芝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申报试点工作,积极申报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加快推进县医院感染病区、公共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县医院旌阳分院升级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大礼堂与旅游、未来教育、健康、创业、服务等场景资源叠加,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旌德路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好文化活动,全力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家书屋图书更新等工作,推进全面阅读活动,打造“书香旌德”。

3.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突出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工贸、旅游、校园安全、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构建风险防范体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和“六项机制”建设,推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力争实现“一遏制、一防范、两下降”目标。

同时,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科技、档案史志、退役军人管理、国防、消防、民兵预备役、人防、职业病防治、气象、地震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我们要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虚心听取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建议,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势头,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旌德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