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勇攀“两山”

安徽省旌德县林草资源保护用上“智能大脑”

发布时间:2021-01-26 10:05 来源:中国林业网公众号 浏览:
【字体大小:

临近中午,安徽省旌德县孙村镇生态护林员汪钰棠,已经绕着他所负责的山林巡查了3个多小时。随身携带的护林员巡护终端,可以实时记录他的定位、巡查路线和巡护公里数,还可以与其他护林员对讲通话。

在森林防火的关键期,王福添每天都要定时定点“打卡”,一旦发现火情、病虫害、乱砍滥伐等情况,便通过终端拍摄照片上传,及时汇报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上级林长通过电脑登录林长制智慧信息管理平台,就可以在线处理、及时上报。

2017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林长制。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通过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全面保护森林资源。作为县级林长制改革先行先试的县域,旌德县97.7万亩林地,共设立8名县级林长,40名镇级林长、200名村(社区)级林长,实现网格化管理,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森林资源底数不明确、实时监管难落实等问题,也对精细化管理提出挑战。

2018年10月,旌德县林业局联合地方某科技公司研发出首个林长制智慧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感知、生态资源监测、“互联网+”云平台、业务可视化等方式构建出“1+6”信息平台,推进林业资源管理的“智慧升级”。

在电脑上打开智慧信息管理平台,可以看到在林长综合信息平台总模块下,共设置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经营管理、林权管理服务、生态护林员、森林应急减灾和公众信息服务6项内容。点开生态护林员模块,一张卫星航拍图上清晰显示着当天每位护林员的实时位置、联系方式和巡查路线及里程。

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平台搭建过程中,如何将森林资源本底、年度变化消长等大量数据收集建模,是最大的难题。为此,林业局和地方公司历时3个月,收集整理海量数据,完成可视化展示,最终实现林长制动态管理责任“一张图”。“通过这小小一张图,就可以对每名林长及其责任片区进行统一考核管理。”

信息平台搭建完成,并非一劳永逸。森林资源每日都在发生变化,管理措施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平台怎样才能及时掌握数据变化动态?2019年初,县林业局为每名生态护林员配发巡护终端,并与科技公司合作,对各级林长和生态护林员分批次进行强化培训,并及时对信息平台进行迭代更新。

该公司产品设计经理音海稳全程参与了信息平台的搭建与维护工作。他告诉笔者:“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林长制建设进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数字壁垒’,更好实现数据共享共管、信息互融互通。”(蔡永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