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县直有关单位:
《旌德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已经县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31日
旌德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升级的实施意见》(皖卫发〔2024〕4号),进一步促进医疗、医保协同发展,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县域内绿色畅通的会诊转诊服务体系,规范我县城乡居民、职工参保及工伤保险人员异地就医管理,建立帮助有会诊转诊需求的患者外请专家远程会诊和(或)来旌诊疗的服务机制,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逐步实现县域内就诊率明显提升,现就试点建设旌德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卫生健康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健康旌德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分级诊疗,积极引导县域外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内医院平移,有效促进大病、重病患者合理就医,努力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的改革目标。
二、工作目标
整合县级医疗机构资源成立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在10所乡镇卫生院设置会诊转诊服务站,在58家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及24家民营医疗机构(民营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设置会诊转诊服务点,建设县域内医疗机构全覆盖的绿色畅通有序的会诊转诊服务体系,实现患者异地就医转诊信息实时共享。针对有转外就医需要和意愿的县内患者,按照协商自愿原则,及时主动做好转诊患者对接引导,精准邀请高层次外埠专家开展远程会诊和(或)来旌诊疗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外出就医负担,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对运行机制采用医保基金试行激励方式,进一步增进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有效促进医保资金县域内回流,提高县域内就诊率、降低跨省就医(住院)比例,实现患者、医保、医疗机构三方共赢。
三、工作任务
(一)成立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建立“旌德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办公场所设在县人民医院内,整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现有综合(医保)服务窗口资源集中办公,负责受理转诊患者对县外优质医疗资源需求的咨询和申请,同时根据转诊信息开展引导服务,打造通过引进外埠专家让患者不出县即可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中心有醒目标牌和引导标识,内设接待前台、候诊区、多学科会诊门诊(MDT诊室)、远程诊疗室和资料室。由县人民医院分管领导兼任服务中心负责人,负责服务中心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县人社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选派若干名熟悉医保政策、业务沟通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员进驻服务中心,实行A\B岗白班工作制。
(二)构建信息畅通共享机制。县卫健委利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转诊服务模块升级建设全县会诊转诊信息平台,纵向覆盖全县10家乡镇卫生院、58家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24家民营医疗机构(民营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构建县域内医疗机构全覆盖绿色畅通的上下转诊服务体系。县人社局将异地就医转诊服务全盘迁移至服务中心,实时共享线上、线下等渠道的异地就医转诊备案信息。服务中心接收到转诊备案信息后,负责即时按照转诊信息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接和引导服务。
(三)切实做好患者引导服务。县卫健委、县人社局会同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制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细化会诊转诊服务对接引导流程。服务中心要做好县域内日常上下转诊服务的信息维护工作,精准落实县域内会诊转诊闭环服务,根据患者会诊转诊申请信息,结合患者病情、意愿及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专科特色特长,有针对性组织安排县域内专家库成员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对接,根据患者意愿和病情需要组织县域内专家召开多学科会诊确定诊疗方案。对确有需求的,按照协商自愿、知情同意原则,邀请或推荐县域外高层次专家(市级三级甲等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为患者远程会诊和(或)来旌实施诊疗。
(四)严格规范会诊治疗行为。县卫健委、县人社局会同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系统分析近年来我县异地转诊备案信息,梳理明确转外就医重点疾病谱,结合本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立本级转诊病种“白名单”制度。患者所患疾病属于“白名单”目录的,简化优化转诊手续,原则上遵循“本市级-本省级-省外”逐级转诊流程,中心可根据患者意愿,推荐县域外相关医疗机构信息和资源,协助患者做好转诊服务并落实转外就医患者回访服务。不符合“白名单”病种外出就医,严格按照“自行临时外出人员”的政策降低医保报销比例。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要整合县外优质医疗资源,精准建立外埠专家库并动态更新,严格按照疾病诊疗规范和手术分级管理规定,为自愿通过会诊转诊服务中心邀请外埠专家远程会诊和(或)来旌治疗的患者提供就医软硬件保障,规范做好后期治疗、护理等工作,真正让患者在县内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五)逐步提升县域内医疗水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要充分发挥好外埠专家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现场学、传帮带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医疗技术骨干培养力度,结合实际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重点专科,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专科,切实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实力。要积极对接长三角等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探索服务中心和外埠专家长期合作机制,建设医联体、医疗卫生人才专家库、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学科联盟等多渠道,构建卫生人才专家库帮扶合作体系,不断优化提高外埠专家库质量,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水平。
(六)切实提升县域内就诊率(住院)。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度整合县域内医疗服务资源,有效融合公共卫生资源,促进县镇一体、镇村一体管理,进一步密切医共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机制,促进县域医共体向紧密型过渡和发展,重构和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上下贯通,医疗和预防有效融合,整体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积极为人民群众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逐步实现县域外住院人次较上一年度下降2个百分点,县域内就诊率(住院)达到85%以上的目标。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4年11-12月)。制定旌德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升级建设全县会诊转诊信息平台,组建旌德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优化完善支持政策,召开部署推进会议,细化明确职责任务。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5年1-12月)。及时共享会诊转诊信息,科学制定会诊转诊服务规范流程,构建县域内绿色畅通的上下会诊转诊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对有转外需求的患者主动引导服务,精准高效邀请外埠专家远程会诊和(或)来旌实施会诊治疗,进一步提升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水平,降低县域外就医比例。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6年1-2月)。县卫健委会同县人社局对服务中心运行情况和具体成效进行综合评估,总结经验、分析不足,研究提出会诊转诊服务下一步优化方案。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旌德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专班,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专班组长,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和县级公立医院等为成员,加强对试点工作统筹领导,明确各部门工作清单,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有效落实。
(二)强化宣传引导。县卫健委、县人社局要通过镇村、医疗机构、融媒体等途径和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会诊转诊服务中心的目的意义、服务案例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引导更多患者选择在本地接受优质医疗服务。
(三)强化政策支持。县财政局要加大对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的支持。县人社局要充分统筹基本医保基金、大病医治能力提升医保基金保障机制等激励机制支持,及时兑现保障政策。县卫健委要指导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邀请外埠专家会诊转诊相关管理制度,有效推进会诊转诊服务中心机制运行,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为引导患者留在本地就医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四)强化工作检查。县卫健委、县人社局要加强对服务中心日常监管,通过数据分析、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服务中心运行情况和具体成效进行动态核查,核查的结果与医改资金、医保激励基金等分配及医共体绩效考核成绩挂钩,建立激励约束并举的运行机制和绩效评价措施。
附件:1.旌德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专班成员名单
2.各部门工作清单
3.旌德县公立医疗机构县域内专家库
4.旌德县公立医疗机构外埠会诊转诊专家库(第一批)
5.旌德县转诊病种白名单(第一批)
6.旌德县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