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重点工作
|
具体措施
|
责任部门
|
责任人
|
完成时限
|
监督电话
|
1
|
经济发展方面
|
1、税收收入入库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工业总产值增速超10%。
|
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
王德翔
|
按时完成
|
8661301
|
2、狠抓产业发展。做实做细“一企一册”,做好规上企业培育;加快推进镇域经济结构转型,鼓励传统砂石企业优化升级;引导汽车零配件企业深入合作从零配件铸造向零部件制造升级,实现产品深度融合。强化工作专班,全面优化服务举措,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完成创新型企业培育2家,新增规上企业4家,限上商贸企业2家的总体目标。
|
3、狠抓园区建设。突出规划引领,结合园区定位,发挥82.68公顷空间优势,引导小微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率。以泽迪电子为样板,有方向的招引电子类企业入驻,加快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谋划孵化园二期建设,有效利用德山里闲置“小三线”工业用地,纳入园区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园区污水处理、员工食宿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增强园区承载力,力争孙村电子零部件产业园区和新材料产业园区初步打造成型。
|
4、狠抓有效投资。结合中央及省补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支持,积极谋划争取实施一批符合镇域发展的好项目、实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招商引资和基础建设项目22个;同时注重优化营商环境,招商线索转化,做好跟踪服务,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4个,并在10亿元以上项目取得突破。
|
2
|
乡村振兴方面
|
1.聚焦“四个不摘”抓落实,稳步提升脱贫群众生活质量,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收入逐年递增。落实防返贫监测抓“网格化”监测制度,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
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
夏新祥
|
按时完成
|
8661301
|
2、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重点发展村村联建强村公司,力争实现强村公司年利润超50万元。全镇村集体经济收益达400万元以上,同比增幅10%,实现“百万强村”零的突破。
|
3、全面推进第二轮土地延包,新增流转托管土地1400亩,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建立“生态种养循环”高端肉牛产业基地,争创市级黄牛产业强镇。
|
4、围绕特色产业提质,积极开展农产品非遗项目申报工作,提升“土特产”竞争力,建成全国十大农业优异种质资源“石井玉枣”保种基地,联合国家桃体系首席科学家姜全研发团队,与大健康企业对接,扩大玉枣种植规模,挖掘其药用食用经典名方和文化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
5、稳定粮食种植面积1万亩,确保粮食安全。
|
6、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探索集体林地股份合作经营制度改革,拟申报省、市级农林产业龙头企业2家。结合“欧投行”、“国储林”项目开展马尾松纯林改造500亩,营造“彩色森林”300亩,新建油茶基地220亩。
|
7、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实践经验,完成三个自然村整治,实施城乡一体化饮水工程及碧云饮水提升和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开展高标农田建设长效管护。持续开展“四勤、两参与”,推广“新风堂”、“百姓说事点”等移风易俗宣传阵地。
|
8、开发“乡村田园风光游”线路、“红色文化体验游”线路,串联起本镇的特色石井梯田、盘古山果园、玉屏村古村落等景点,整合镇内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资源,打造红色教育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特色线路。
|
3
|
民生保障方面
|
1.各项数据信息录入不错不漏:全员平台数据及时录入、维护;当年奖特扶对象资格确认准确无误,无差错;利导资金发放及时规范、资料归档完整;特扶帮扶系统录入及时规范;对待平时布置的日常工作、临时工作及时回应、落实并完成。
|
为民服务中心
|
姚小俊
|
按时完成
|
8661301
|
2.履行工作职责,开展卫生健康服务活动:按照安徽省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信息系统模块要求,督促下辖村录入相应内容;每月开展卫生健康服务活动,有图片、有文字,有宣传氛围。
|
3.加强计生协组织队伍建设:计生协基层网络队伍、制度建设、六项重点任务落 实及系统更新维护;人口健康基金项目开展;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建设及培训;上级计生协安排的重点工作。
|
4.落实妇幼民生工程。卫计互通,加强儿童免疫规划:完成“两癌”筛查与孕优工作任务;孕优怀孕率;孕产妇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老龄健康政策和医养结合工作。
|
5.配合县卫健委抓好职业健康工作;做好阶段性无偿献血工作:规范企业职业健康档案,督促企业开展“职业 健康达人”活动;按要求完成2025年度无偿献血指标。
|
6.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
7.扎实推进医保工作:完成2025年度医保征缴工作,做到特殊人群参保率100%:每月按要求完成信息报送: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重点工作。
|
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每月特困供养、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救助政策资金发放,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合理运用临时救助、“救急难”等救助政策。
|
9.推进更高质量就业:常态化通过招聘会、线上线下发布招聘公告为企业提供就业支持。
|
10.优化殡葬管理:持续加强殡葬改革宣传,倡导文明生态殡葬新风。
|
4
|
社会治理方面
|
1、优化综治中心建设,完善基层信访法治化办理流程,建立“123”群众事项办理闭环机制,办理抓实1月2次“1+6+X”综治工作例会,发挥王龙玉个性化调解室、老兵警民调解室、法官工作室等各调解平台作用,壮大村居法律明白人力量、用好基层网格员队伍,压实村居调解委会一线化解矛盾纠纷责任,强化信访案件源头治理,推动信访积案尽快化解。
|
综合治理办公室
|
胡哲贝
|
按时完成
|
8661301
|
2、建立乡镇部门综合治理职能清单,聚焦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关键点、乡村偏僻地区防护薄弱点、群众日常活动密集点,搭建“安全监管+应急处置+为民服务”的乡村治理服务平台,加强道路交通沿线、工商贸企业园区、快递物流自取点、民宿出租流动点等重点部位管理。全面梳理社会保障救助政策,建立重点群体救助帮扶机制,实施重点群体重点事项一事一议,落实资金保障。强化中心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重点单位公共安全保卫工作。
|
3、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落实接访、约访、下访,规范信访办理:畅通信访渠道,严格落实领导值班接访制度,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约访、下访,全流程规范做好初信初访案件办理。
|
5
|
强化执法力量方面
|
1、强化执法力量方面:1.执法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执法办案规范: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学习《行政处罚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参加县级部门开展法律知识学习、行政执法文书使用学习和执法实务培训;组织开展典型案例剖析、讲解,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
综合执法大队
|
姚远
|
按时完成
|
8661301
|
2、生态环境保护:围绕绿色生态,推动环境保护新进展,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四“长”联动,以“制”促“治”。深入打好三大保卫战。持续开展渣土扬尘、秸秆焚烧等专项治理,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地段生态环境监管,深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开展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专项巡查,推进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闭环管理。对历年来交办的各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回头看”,保持整改成效。
|
3、砂石资源:规范我镇砂石资源管理,不断提高砂石资源管理水平:持续巩固砂石资源管理各项成果,做好农村村民使用砂石审批服务工作,及时处置非法采挖行为,坚决做到零新增。
|
4、市场监管:全力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四大安全”,牢固树立“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服务”的理念,助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要强化隐患治理,坚守“四大”安全底线。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压实安全责任、织密安全网络,坚守安全底线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风险。二要营造良好环境,全力维护市场秩序。配合做好在商标、质量、计量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三要加大执法力度,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的重点领域,遇到涉及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药械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安全的案件,要配合主管部门严厉打击,杜绝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的发生。
|
5、农村道路:切实加强农村道路规范化建设,保障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一要开展电动三、四轮车综合治理,推行电动三、四轮车户籍化管理,规范电动三、四轮车交通行为,努力实现“两提升、 两下降”。二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银发护卫”行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全力预防和减少涉及老年人交通安全事故发生;三要做好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保障群众道路同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