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版书镇2024年如何加快凝聚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答:坚定不移攻项目。加快推进年产30万台液晶显示设备、电容式触摸屏及周边材料的研发制造、LCM液晶显示模组等项目投产入规。协调推进年产30万吨新型硅材料深加工、年产3.69万吨萤石精粉、东黄山徽韵田园居·南关渔村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争取早日投产。稳步推进新建隐龙桥、旌绩高速等重大项目顺利开工。
全力以赴抓招商。拓展产业园区,实施版书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二期项目,高效利用南关钟家45亩建设用地和版书村沙胜标准化厂房,围绕产业布局,制定产业地图,精准对接企业。开展延链强链,盯紧安徽光太集团年产10万吨萤石精粉深加工项目,做长矿产资源产业链条。聚焦新质生产力,支持玻纤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力争在光伏支架、防火防爆材料、节能保温材料新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
用心用情优服务。打造“版帮团”服务品牌,扎实做好“四送一服”工作,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项目落地效率。从全镇产业布局、企业发展、重要指标等方面认真分析研判,重点培育申规潜力企业,梯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常态化摸排企业用工总量、和岗位需求,尽心尽力为企解决资金和用工等问题。
问:版书镇2025年如何全面构建城乡融合版书样板新格局?
答:完善优化城乡基建。持续对农村道路交通提质改造,打通乡村发展的“脉络”,加快推进207省道版书段中心区域提升亮化工程和南关村南七路、龙川村管家山路拓宽工程,积极申报管家山至王家庄林区道路及健走绿道,谋划建设夹岩路、黄浩路,实现景点互通、村村相连。完善徽水河备用水源地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确保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
深化和美乡村建设。做好省级中心村长效管护,加快推进南关和美乡村EPCO、南关村和美广场建设、龙川村省级中心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点。落实殡葬整治持续攻坚三年行动,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打造了多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景观和休闲场所。
推进绿美生态环境。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抓好对农村面源污染和农业废弃物的治理工作,推广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落实环境监督长制度,加快各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常态化开展河道禁渔、农村人居环境、建筑垃圾的治理管控行动,加强对存在的顽瘴痼疾集中攻坚。抓好秸秆禁烧管控,综合利用好秸秆回收政策,加大对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问: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版书镇2025年有什么具体举措?
答:筑牢农业安全根基。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等措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加强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和指导工作,确保粮食质量和安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建设工作,在隐龙村注册成立旌德县版书镇隐龙村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拓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提质发展农旅产业。立足花卉、白茶、蓝莓等特色农业,依托木活字印刷等非遗文化,打造“版书红色线、南关休闲玩、隐龙生态养、龙川革命学、江坑工业游、白沙水果季”特色线路,举办春季黄高峰登山节,夏季蓝莓采摘节,秋季黄牛宴,冬季非遗展等引流活动。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提升南关渔村、管家山民宿配套,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将皖南革命历史纪念馆、皖南第一个党支部、梅大梁故居、王家庄和黄高峰连点成线,设计红色研学精品线路。
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乡村运营先锋123计划”,发挥产业村长作用,摸底数盘资源,做强做大镇级强村公司及村集体经济,力争强村公司纯收益达6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90%。开展人才大调研,引人才,重培养,实现村域人才共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茶叶综合产值力争实现上浮10%,旌德黄牛发展到2000头,总产值达到0.55亿元,完成新注册家庭农场3家。探索乡村市场化运营模式,在南关村、龙川村开展整村运营试点。
问:2025年,版书镇如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愿景?
答:持续夯实民生保障。围绕《版书镇为民办实事“1030”清单》,推进镇村40件重点民生实事。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做到应保尽保。精准识别救助对象,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 ,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社合作,收集就业岗位信息,建立岗位信息库。同时,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举办创业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创业指导,激发群众创业热情。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在江坑村试点实施农村互助式智慧养老,打造助餐、助洁、助医、助安、助娱、助急“六助”服务平台,探索“积分制 + 养老”模式,构建多元养老新格局。在南关村和白沙村新建村级养老服务站2个,为老人提供生活便利、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鼓励社保医保查询与办理、生育登记等高频事项线上办理,安排专人负责线上平台维护和业务受理,确保群众线上申请能及时响应、高效办理。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功能优化,常态化开展“送戏进万村”等各类文化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和各村特色,全年组织开展不少于8场文化活动,如春节文艺汇演、端午民俗活动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版书镇特色文化。助力龙川村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持续擦亮“红色龙川”品牌。
问:2025年,版书镇如何勇于开拓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答:巩固安全生产防线。扎实做好生产安全、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等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强化部门联动并定期组织联合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推进隐患排查和复查整改工作。通过完善视频监控网络、加强巡逻防控等措施,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建设平安法治社会。深入推进“枫桥式综治中心”创建,聚焦“两大一防”,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切实维护“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以“五不两无”为目标,抓实重点人群服务与管理,做实初信初访化解,推动积案攻坚稳控,严防非访行为发生。
构筑乡风文明建设。制定详细的网格管理责任清单,完善激励机制,推动网格化和积分制管理模式走深走实,提升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黄高峰微课堂”、新风堂等平台作用,高标准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促进乡村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