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医疗、医保、医药三部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打造优质医疗资源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医疗机构行风建设,优化县级公立医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推进胸痛、卒中、创伤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与17家省内外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协作,县域内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县域内门诊人次394576人次,住院16556人次,县域内就诊率(住院)85.31%,同期增长3.85%。
医共体融合机制取得新作为。开展“1+1+N”为模式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深度融合分级管理建设试点工作,健全医共体内帮扶引领工作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2024年医共体下沉专家432人次、接诊患者5494人次,上转、下转患者分别为170人次、62人次。开展各类义诊40余场次,群众参与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5000份。推进医疗技术服务同质化管理。优化整合县域内信息平台开展辅助诊疗、远程会诊、健康管理等服务,2024年开展县域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分别为4474人次、7527人次。
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完善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设,2024年累计投入76.2万元,完成标准化手术室、口腔科改造和医疗设备采购,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00万元,用于次中心及辖区卫生院购置CT、B超等设备。做实“两病一体化”管理试点项目,2024年,全县“两病”免费用药累计43082人次、县财政兜底35.33万元,纳入“两病”一体化管理1.58万人,降低了慢性病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巩固“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实现“互联网+中医药”系统闭环服务。截至目前,完成全县基层医疗机构上传的煎煮处方4385人次、汤剂26499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