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人社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30560691225X/202412-0013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旌德县人社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12-30 发布日期: 2024-12-30
索引号: 11341730560691225X/202412-0013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旌德县人社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12-30
发布日期: 2024-12-30
旌德县人社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12-30 10:35 来源:旌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根据安排,现将旌德县人社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实就业创业“战略重点”目前我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数2250人,完成率为90%;失业再就业人数192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31.57%,帮扶率为76%;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数26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3.72%,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为98.88%优化“2+N”招聘品牌,保障企业用工。通过开展“直播带岗”“夜市招聘”“送招聘会下乡”等活动创新招聘方式,多元化组织招聘活动,在招聘平台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积极转变招聘模式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并通过“送岗位下乡”活动在全县铺开。2024年累计开展招聘会338场,服务企业7233家次,发布岗位数29917个,进场达21313人次,达成就业意向9371人,成功为县内企业输送上岗2529人次。人力资源服务提速发展。开展“2+3+4”重点企业服务活动。建立企业缺工信息库,持续每月动态更新,形成实时空岗报告,精准把握企业用工情况。为缺工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招工方案,鼓励企业积极参加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周三、周六就业招聘会,指导企业开展招聘。今年以来,服务县内重点企业105家次,举办专场招聘会有338场次,为企业招工2529人次。推深做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工作。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多维度创新就业服务举措,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与县内企业沟通调研,先后走访了黄山胶囊、博思特、菁科生物等企业219家次,电话回访企业455家次,为企业和各类求职者搭建优质、高效的供需交流平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三公里”就业圈为基础,发挥“党建红”引领“就业蓝”品牌作用“线上+线下”立体化加大就业圈宣传力度,建立扫街、扫楼、扫码的“三扫”工作法,广泛引导经营实体和求职者“扫码”入驻三公里就业圈平台,推动充分就业精细化,有效促进社区居民求职和经营实体招工精准对接,目前我县已实现5个城市社区全覆盖,3个城市社区获得省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称号,1个城市社区获得省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称号。目前“三公里”就业服务平台注册经营实体1757家,登记注册求职人员8218人,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者16464人(含农业社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5376个。全面凸显创业示范效应。通过政策落实、培训提质、贷款支持等措施,推动创业创新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深入开展创业培训活动,今年累计举办创业培训班、周六创业课等8期,为238名创业者送知识、送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64万元,带动就业1201人。推进创业服务云平台应用,扩大创业服务受益群体,平台全年共计新增创业个体429人,企业61家,累计发布创业活动、创业培训等13场,逐步建立起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内容多层次、有效覆盖创业全过程的创业服务体系。加大重点人群保障力度。大力推进青年就业见习政策,开发见习岗位461个,累计上岗122人,发放补贴217.75万元。公益性岗位开发235个,在岗67人,累计发放社保补贴61.07万元,岗位补贴74.49万元,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为大学生实习实训系统开发岗位数1045个,上岗95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9.8%。

(二)夯实社会保障“稳定局面”优化工作举措参保扩面提质增效以增进群众福祉为出发点,创新运用宣传引导+入户帮办、政策落实+信息共享、线下服务+线上办理等方式,大力推进参保扩面工作。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11万人,本年度缴费人数为3.66万人,完成率95.40%,人均缴费水平为728.34元,同期增幅17.36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7万人,完成率102.88%。2024年度居民医保参保缴费10.89万人,完成率100%。2025年度截至目前居民医保参保缴费7.37万人,完成参保率70%。资助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防返贫监测对象等群体参保5853人,资助金额200.02万元。突出待遇保障,政策落实有力有效。截至目前,城乡居保待遇领取3.27万人,基金支出7175万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0.86万人,基本养老金支出2184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0.63万人,基本养老待遇支出1548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1.95万人,累计待遇支出67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0.97万人,累计待遇支出152万元。城乡居民医保门诊就诊44.96万人次,报销基金2541.84万元;住院1.81万人次,报销7248.94万元;大病保险政策享受7837人次,基金1207.84万元。职工医保门诊就诊10.25万人次,报销基金847.71万元;住院3343人次,报销2170.29万元;大额医疗补助政策享受178人次,补助基金182.25万元。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对象实施“一站式”救助,截至目前,实施救助1.73万人次,救助金额701.81万元。聚焦惠企利民,精准落实社保政策。全年累计发放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184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5484万元;失业保险金152万元。认定工伤121起,发放工伤保险金674万元。失业保险返还426家6147人,总返还金额179.85万元。着眼风险防范,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深入排查社保基金管理领域风险隐患,制定工作流程图,加强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管理长效机制,确保7.64亿元社会保险基金平稳运行。通过开展社保基金全覆盖检查等累计追回各类社保基金16.54万元。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上线率100%,节约医保基金7.17万元。药品耗材集采100%完成约定采购任务。

(三)筑牢劳动监察和维权“制度防线”妥善处理仲裁案件。截至目前,累计劳动争议立案64起,结案62起,其中调解结案42起,裁决结案20起,另案外调解56起,结案率96.88%,调解率81.66%。重点推进劳动关系专班工作。持续推广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已签订2679份电子劳动合同。通过“青年仲裁员志愿者服务企业活动”等途径开展入企普法宣传,今年以来选树培育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10家。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2024年新增16家企业调解组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解组织累计建立37家,组建率已达82.22%。扎实推进无欠薪创建工作。持续跟进旌德县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旌德县融媒体中心、旌德县示范幼儿园3个“无欠薪”标杆项目,夯实创建成果。确定安旌高速、农业科技示范园及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建设等5个项目为2024年度“无欠薪”标杆项目创建对象,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全力抓好根治欠薪工作今年以来共受理线上线下各类投诉156起,帮助1450余位民工追回劳动报酬约2285万元,时效内办结率100%。截至目前,我县未因节前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产生群体性事件。

(四)压实人才建设“主要支点”搭建引才平台积极搭建校地合作桥梁,先后与上海外国语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人才工作站”“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并与巢湖学院、铜陵学院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在上海旌德商会挂牌旌德县驻沪就业工作驿站,与江苏省安徽商会签订《旌德县驻南京就业创业协作协议书》,挂牌旌德驻南京就业创业协作站。强化人才培育创新培训模式,促进各类重点群体稳岗再就业,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801人。全年新增技能人才995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559人。组织推荐人员参加宣城市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四届全市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2名家政技术人员获个人优胜奖,团体荣获三等奖。深化人才服务序时推进事业单位招聘69人、“三支一扶”招募10人,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落实“旌十条”政策,兑现企业28家,兑现人数778人,共计兑现金额329.75万元。推动人才服务与沪苏浙接轨,发放“宛陵优才卡”18张。加强平台建设目前我县共建有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市级博士后创新工作站2家,市级大师工作室7家,县级大师工作室5家,做到以产学研的深入融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我县各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政务服务“全新格局”开展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开展了社保卡惠民活动,覆盖全县各镇,带动全县消费45.6万余元,发放惠民补贴10万余元。坚持服务便民利民,在县人民医院新增社保卡全流程就诊服务功能。省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服务目录207项事项应用深度,完成率100%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医保码在医保经办服务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等各类场景应用服务全覆盖,让就医过程更方便、更快捷、更省时。全县42家零售药店、2家医疗机构开通药品耗材追溯码系统接口,全面上传药品耗材追溯码,42家零售药店上传率114.35%。创新优化政务服务。截至目前,综合窗口全年累计办件量21372件,办件好评率100%。机构改革后,人社、医保“一站式服务窗口”得到提升,设置了“一线便民服务”工作机制,打造五险“旌”牌社保品牌,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便利、更便捷的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目前县内发展较好且有招工需求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较少,有招工需求的企业普遍工作强度较大,环境条件偏差,工资福利偏低,与求职者的心理预期存在差距,导致我县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很多生产工人难以在长期坚守岗位。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转型,目前我县生物医药、新材料研发生产等类型企业缺乏生产研发型人才和高级技工,但由于企业本身以及县内人才政策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导致此类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二)社保基金风险仍然存在。社保待遇领取按现行要求,当事人违规领取社保待遇时有发生且事后追缴难度大,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工伤案件调查过程中,当事人提供虚假证言骗保现象仍然存在,工伤案件数量日益增加,工伤保险待遇收不抵支,增加了财政负担。

(三)和谐劳动关系需进一步优化。在建项目中专业及劳务分包单位管理不规范,分包公司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受产业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矛盾居高不下,12345投诉件日益增多,仲裁案件申请人诉求多,金额较大、案情复杂,审理难、调解难。

三、亮点工作

(一)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动人社工作提质增效。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组织局各部门梳理业务流程和党风廉政风险点,目前共梳理制定业务流程图55个,各类廉政风险点178个,力争人社业务事项零差错。

(二)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助力人社服务暖心便民。机构改革后,五大险种合并办理,重新整合人社服务窗口职能,设立大病医疗救助和工伤受理专窗,增加“即来即办”工作内容,达到业务“健身”的目标,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同时,创建“旌”牌社保宣传品牌,用最通俗的语言详细解答群众关心的社保问题。

(三)以改革创新为引擎推动人社业务精准高效。推进工伤认定调查前置改革,完善工伤案件办理流程,大力压缩办理时限,全面提高工伤案件认定质效。创新实施乡镇卫生院“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改革,助力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四、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就业创业提质增量。稳步落实就业政策全年镇新增就业数不少于2400人,失业再就业帮扶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率等重点指标不低于市定目标深入落实《创业旌德行动方案》各项目标要求。打造“旌”日招聘品牌,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用工服务协同发展,深化与长三角地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旌就业。常态化开展“2+N”招聘会,促进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深入实施暖民心行动就业促进行动,引导企业、劳动者就近就业用工。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特点,加强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岗位推荐、公岗兜底等帮扶措施,多渠道分流就业压力,兜住民生底线。全面提升创业示范效应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创业安徽”行动,发挥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载体作用和省级皖厨创业街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帮扶力度,进一步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程序,更快地为需要周转资金的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二)突出社保兜底功能,社会保障拓面提质。加大民生服务建设。优化15分钟便民合作圈建设,依托人社建设的68个村居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增加了医保业务,推动五险经办服务在全县乡镇和村(居)全覆盖,让群众更加便捷、省时、省力。推进医保激励县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双提升”创新机制。以县域内医共体为单位,积极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杠杆”作用,激励镇村两级医疗机构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医疗服务,实现“镇村常见病就诊率提升、住院率总体下降,医保基金使用高效”目标。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持续开展社会保险基金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全覆盖检查、社保基金专项检查、疑点数据精准核查、日常监管、培训宣传、能力提升等活动,推进社保基金监管常态化、智能化、多元化。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加大并改进巡查方式和力度,联合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在建项目工地和企业进行检查督查,将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化管理落实落细。持续对已成功创建的标杆项目进行监管,从源头上规范新建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标杆项目的持续规范化管理。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工作。依法依规做好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加大案前调解力度,力争结案率达95%以上,调解率达85%以上。进一步推进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做好劳动关系方面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发挥“旌”牌调解组织作用,推进劳动案件早预防、早协商、早调解。

(四)强化人才发展支撑,人才人事活力迸发。持续强化政策落地见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人才工作的相关论述,继续围绕人才兴县战略目标,认真谋划实施“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动,积极兑现“旌十条”人才政策,确保各项惠企引才补贴落到实处。持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根据我县产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开展高技能研修班、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形式,培育更多技能人才,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力争2025年全县新增高技能人才55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比达50%。持续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大技能大师工作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和博士招引工作力度,助力人才队伍扩充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力争2025年新增一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一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两家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产学研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