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党建引领作用
教体局党委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依法治教进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党纪学习教育这一关键核心,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效能与组织凝聚力量。扎实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教育领域始终成为拥护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师资力量配备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印发《旌德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旌教〔2024〕29号);印发《旌德县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方案》(试行)(旌教〔2024〕49号),持续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专项工作。2024年教师节共表彰各类教师69人次,先进集体1个。其中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省优秀教师1人,市级师德先进个人等27人次,市级先进集体1个,县级师德先进个人等40人次。均衡教师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完成2024年全县教育集团之间校长、教师交流66人次,占符合交流人数11.7%,其中县级骨干教师交流占比34.8%。完成2024年中小学幼儿教师招聘计划19名。完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教师评价考核管理。重新申报和组建旌德县新一轮县级名师工作室11个,县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保留心理健康县级名师工作室1个,申报成立长三角名师工作室2个。修订中小学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考核办法,重校修订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职称竞评、岗位竞聘评比细则,并试行。
(三)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推进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1.推进各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制发《2024年城区幼儿园招生工作方案》,合理下达城区幼儿园招生计划,指导各幼儿园规范招生,化解大班额现象。推进学前教育“双普”县创建工作。对照国家学前教育“双普”创建“37条”标准,积极开展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创建标准。2024年7月,“双普”县创建通过市级复核,10月底接受省级评估。持续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优质均衡发展。围绕《旌德县推进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指导中小学对标达标,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资源配置,合理有序扩大城区学校学位供给,持续改扩建梓阳学校高铁新区初中分部,扩大学位,2024年秋季面向社会招收6个班七年级新生309名,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就学压力。加速推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步伐。有效坚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稳妥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加强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指导,充分发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引领带动作用。指导旌德中学把向高等教育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高考升学率稳定在70%。认真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应对新高考。统筹推进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实施旌德县“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改善特殊教学校办学条件。开展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定期核查,“一人一案、零拒绝”做好适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全县适龄残疾儿童76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20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44人,送教上门11人,因身体原因缓学1人,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7%。
2.积极实施“五大行动”。
持续协调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21〕53号),明确责任分工,保障任务落地见效,推进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加强劳动教育。开足、开齐、上好体育美育课程,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发挥各类校外教育基地育人作用,遴选宣砚文化园、旌德文庙、国安木雕馆等县内县外研学资源,组织全县中小学生11000余人,开展研学旅行等综合实践活动。
3.科学开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
2024年紧紧把握集团办学紧密型、托管型、联盟合作三种类型的特点,在运行机制、教学教研、师资资源共享、活动开展上针对性开展工作,把集团化办学工作落实落细。2024年8月,在全面复盘一年来实施集团化办学工作基础上,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旌德县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旌教组秘发〔2024〕1 号),完善集团办学的规划布局。
4.全面加强家庭教育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拓宽家长学校等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培育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组织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行动,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机制,2024年秋季,科大讯飞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四-高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小学普测率全市第一,初高中普测率全市第四,基本掌握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清问题学生信息,并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5.有效落实“双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各中小学新学期课后服务继续推进推行“5+2”模式,制定了学校课后服务方案,开设普惠性和特色课程。在坚持做好“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据统计,2024年下半年全县公、民办非寄宿制义务教育中小学中,小学学生数5720人,参加课后服务人数5674人,占比99.2%;初中学生数2587人,参加课后服务人数2517人,占比97.3%。巩固了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课后服务的实施,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全民健身工作持续深化,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
完成了2024年快乐健身行动年度目标任务:建成社区口袋体育公园1个,百姓健身房1个健身步道建设5公里,百姓健身房建设1个,赛事活动参与人次3万;健身培训0.5万人。圆满完成第四届长三角体育节旌德围棋、象棋邀请赛承办任务。成功举办旌德县夏季篮球联赛、夏季足球联赛、职工乒乓球赛、职工羽毛球赛、中小学生篮球赛、小学生足球赛。组队参加宣城市篮球传统特色学校比赛,梓阳学校代表队获初中组亚军;旌德女子排球队代表宣城市参加安徽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荣获女子乙组季军,第一次站上省级青少年锦标赛领奖台,创历史最好成绩。
(五)加强教学研究,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加强教学教研管理。制发了旌德县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意见(试行)》,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细致的要求。要求各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教研齐抓并进,不断提高教学教研质量。规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和学科备课组管理,注重集体备课活动的组织开展。认真组织开展“新课标”学习和新教材培训工作。成立了各学科新教材县级研修团队,组织安排46名教师参加新教材省级培训,289名教师参加市级培训。组织开展县级教研活动四十余次,参加省市级教研活动六十余次,参加省市级论文评选285篇,申报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17项等。组建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专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组建了11个中小学学科名师工作室,推动了高层次的教科研课题研究和教研成果的整体水平提升。
(六)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实施,优化办学条件
宣城旅游学校西区改扩建项目。项目规划占地138.11亩,建筑总面积约61307㎡,项目拟投资约2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我县城区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项目分两期建设,正在实施旅游学校西区改扩建项目1-1期运动场项目(梓阳学校初中分部运动场)。主要建设内容是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地下室、主席台及看台、门卫室、挡土墙等附属。2024年7月,施工单位正式进场施工,施工合同价2847万元。现场实施地下室底板浇混凝土,同步实施体育场放坡降土工作,力争年底完成主体建设。示范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示范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为政府专项债项目,占地14.4亩,建筑面积约10700平方米,拟建18个班规模的公办幼儿园一所。该项目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建工程、装修工程、设施设备安装等竣工验收,开始整理收集竣工验收资料并并报送相关部门。体育中心体育馆新建项目。体育中心体育馆新建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面积29.35亩,建筑总面积13806.18㎡。包括人防、室内篮球场、标准泳池、运动员休息室等,配套建设停车场、给排水、暖通空调等设施,为政府专项债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5月开工建设,2024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目前正在办理规划核实,施工单位编制工程决算报告。学前项目。2024年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学前教育水平整体再提升,完成“双普”创建工作,投入400余万元用于全县各公办园普及普惠补短板工程建设、活动场地塑化改造、校舍维修改造以及设施设备采购等,所有项目已经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七)保障教体系统持续安全稳定
加强校园安全隐患起底排查工作,扎实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加强饮食卫生安全管理。我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明厨亮灶互联网+”工程全覆盖,极大地提高了学校食堂监管能力。巩固校园安全防范建设 “4个100%”成果。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配备专职安保人员74名,兼职安保人员119名。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各校配齐消防设施,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开展预防溺水工作,多措并举开展青少年防溺水工作。高度重视全县中小学“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学校自查、县级督查、问题整改三步走,切实规范学校餐饮管理工作,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推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提升学前教育“双普”水平。巩固学前教育“双普”创建成果,在2024年通过市级复核、省级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新建示范幼儿园幼儿入园计划,确保新园投入使用,全面提升我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迎接学前教育“双普”县创建国家评估认定。
2.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根据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若干举措,深化集团化办学、美丽学校创建工作,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5年全县义务教育达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标准,2025年通过市级复核及省级评估。
3.推进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
复盘实施集团化办学以来工作措施、工作成效、问题和不足,制定2025年工作计划。根据《旌德县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估细则》,本集团《三年发展规划》,把集团化办学工作落实做实,确保实现集团化办学中期发展目标。
4.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
认真落实《旌德县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旌德县第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使用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开展好校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同时,利用好我县3家省级、12家场馆等校外德育基地,编制好实践活动课程,有序安排学生到基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力争工作取得实效。
(二)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做好典型人物的选树,表彰一批优秀班主任、教师、教育工作者,讲好师德故事。二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新招聘方式,做好教师招聘工作,结合县域内城乡生源变化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做好骨干教师培养考核,指导市县级名师工作室开展业务工作,扎实做好年度职称评聘工作,落实名师、教育人才等奖励性待遇。
(三)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做好示范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体育馆建设项目、旅游学校西区改扩建项目1-1期运动场项目(梓阳学校初中分部运动场)收尾工作。协助旌德中学实施宣城市旌德县旌德中学高中基础建设综合提升项目,同时申报相关配套项目。
按计划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协助电教馆实施并完成设施设备采购任务,确保2025年8月能投入使用。全面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学生住宿环境,排除安全隐患,做好项目维护与管理。
(四)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进一步推进“三新”、“双新”改革,更新落实新教育理念。深入推进高中阶段“三新”改革,继续组织开展新教材培训,让新课标新理念在课堂落地生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与质量监控,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旌德县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估考核方案,加强对学校的考核与运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加大推进“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建设,开展课堂诊断和岗位练兵,开展新教师教学展示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学中坚力量。加强教研队伍建设,规范教研活动开展,提高教研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