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1.全面推进S68旌德至绩溪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对接有关县直单位、乡镇收集项目路线方案和选址意见,已完成工可报告初稿,目前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和初勘工作。
2.S472版仙路K26+171~K42+435段改建工程,通过实地踏勘、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优化正在完善线路。
3.G205旌德段美丽公路建设工程,预计6月底设计挂网招标。
4.S207南长岭至分界山段美丽公路建设工程,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二)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1.安旌高速宁国至旌德段完成总工程量32.5%,累计完成投资纳统7.46亿元。
2.S456绩溪至谭家桥公路旌德段项目完成总工程量70%。
3.宣城旌德通用机场完成土方平整及格宾挡土墙、宿舍楼基础等建设,当前融资已确定徽商银行宣城支行、合肥瑶海支行,贷审会已通过,待总行批复。
4.2024年第一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项目7个,计划投资4381万元。分别为:G330滑渡至篁嘉中桥段路面修复养护工程、S207云乐至新桥段灾害防治工程、S472里仁至南元段灾害防治工程、G330徽水河大桥、S207张村桥、凫山一桥、S472水北桥4座危旧桥改造工程危旧桥梁改造工程。其中,徽水河大桥危桥改造工程已于2023年底提前实施完成,其它项目已完成招标和施工合同签订工作,正在进行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计划10月底全面完工。
5.第二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2个,计划投资758万元。分别为:登云桥、三板桥、2座危旧桥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桥梁荷载试验及施工图设计,计划11月底前全面完工;
6.农村公路建设项目5类,计划总投资1.09亿元。分别为:联网路工程10.208公里、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38.569公里、农村公路养护项目49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3.002公里,安防设施提升工程约90公里。目前已完成全部项目招标工作。6月底前项目陆续开工,计划11月底前全面完工。
7.G330篁嘉至兴隆段美丽公路主体工程已完成。其中,中海油裁弯取直段、兴隆驿站及节点正在等待土地占用报批手续。
(三)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1.全面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旌德县客运综合枢纽站建设主楼5月份顺利封顶,辅楼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内部砌筑,计划8月完工;客运综合枢纽站光伏项目一期工程约2400平方米光伏板已完工,二期已进场,计划与客运综合枢纽站同步建成运营;三溪、旌阳、俞村3个乡镇综合服务站施工有序进展中,计划8月份全面完工,白地、兴隆乡镇综合服务站选址已确定,计划12月完工。
2.申报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旌德县申报试点领域为“公路水路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装备推广应用”。其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装备推广应用”试点项目已上报至交通运输部,专家已评审,目前等待部级专家评审结果。招引的六河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已采购40辆新能源重型运输车并稳定运营,在3处普通公路驿站服务区和1处治超站内建成10台充电桩,现已投入运营。
3.积极融入大黄山一体发展。与黄山市风景区运输中心对接开通旌德高铁站直达东黄山的定制旅游公交摆渡车专线,已达成一致意向,待黄山东大门开放后及时开通定制旅游公交摆渡车专线,同时对公交摆渡车车体进行统一标识LOGO和县域旅游元素,跨区域旅游延伸将进一步促进交旅融合,实现资源合作共享,扩大便民出行服务圈。
4.城乡公交一体化再优化。积极筹备2024年旌德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启动适老化、无障碍公交站台建设、城区公交停车位划线、资福禅寺附近设置临时公交末站、集镇公交站点亮化、美化,升级灯箱式公交站牌、城区公交线路优化,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实施中,多措并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便群众出行。
5.环保要求落实落细。一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部署,联合公安、财政、经信、生态环境印发《旌德县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和《旌德县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补助方案》,加快推进我县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二是结合行业目前发展形式,出台我县出租汽车更新新能源出租车补贴办法,鼓励出租公司及驾驶员积极更新新能源出租车,逐步将燃油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三是推进驾培行业两个平台建设工作,结合“蓝天行动”,定期抽查机动车维修企业污染治理情况,督促维修企业做好电子健康档案上线工作,规范运行。
(四)综合执法成效显著
1.坚持精细管理,强化路域环境整治。今年来,对县域内G205、G330、S207、S472国省干线公路及县乡道公路累计巡查8千余公里,发现公路及公路附属设施应修复问题9起,清理路肩种植150平方米。巡查中发现的路面污染20余次均已现场处置责令当事人冲洗清理。对占用路肩、路面乱堆乱放5处予以现场整改完成清理。开展专项行动,依法整治拆除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标牌43块,违章搭建2处。
2.保持高压态势,全面推进超限运输治理。坚持源头管控与路面治理相结合、日常巡查与专项行动相结合、流动检测与非现场治超检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信息中心与路面中队紧密配合,充分应用“治超监管+执法监控+北斗定位”精准查处违法车辆。截止目前,共办理违法超限行驶案件81起,卸载货物738吨,联合案件办理9起,巡查源头企业22余次。与绩溪县、宁国市、泾县、黄山区、芜黄高速路政支队、宣城市高速交警七大队等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8次,与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6次。
3.规范市场秩序,护航群众安全出行。联合运输中心开展出租车专项整治行动,依托高铁站、客运站并辐射周边区域,围绕非法营运、服务行为、设备使用、合规经营四个方面,采取固定卡点执勤和流动巡查相结合方式,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重点针对出租汽车拒载、拼客、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议价等违法违规运营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行动期间,共出动执法车辆30余次、执法人员84人次,约谈出租车驾驶员4人次。
(五)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1.充分认识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全面清查招标工程建设项目,认真梳理问题,建立台账。对自查问题采取“清单+闭环”形式,逐一整改到位,逐一对账销号。把“当下改”和“长久治”结合起来,形成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2.聚焦“民生问题”,持续深化出租车市场经营管理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出租车确权前期工作,全县46台出租车已办理个体工商户,更新出租车计价器和主动安全监控设备,5月23日起巡游出租车正式实行机打新票价。
(六)安全监管常态扎实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百日行动”、公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交通运输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聚焦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扎实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确保我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1.运输领域:持续加强“两客一货”安全监管,运用交通政务通APP实时定位记录检查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截至6月份,共开展客货运企业安全生产检查50余次,达到每月企业安全检查全覆盖,共发现安全隐患67处,均已按时完成整改。
2.运营公路领域:深刻汲取梅大高速塌方灾害事故教训,开展公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发现一般公路安全隐患1673处、较大以上公路安全隐患39处、二级公路地质灾害点1处、危旧桥梁安全隐患5座,目前已依托交通公路工程项目、干线公路养护资金、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等项目资金制定治理计划,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隐患治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3.工程建设领域:组织开展“铁军利剑”安全质量联合监督检查暨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对G330洞合线灾害防治、县乡道危桥改造等在建工程开展各类监督检查20余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23个,均按时完成整改。
4.行政执法领域:开展“一路多方”打击“两客一货、违法超载、超限运输行为”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68人次,查处超限超载、未覆盖运输等案件110件,卸载货物738吨,拆除非公路标志标牌及户外广告44块,处理路肩违法堆放6起,有效遏制车辆超限超载、跑冒滴漏等违法行为发生,确保我县路域环境安全畅通。
5.研究制定《旌德县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领导组成员单位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旌德县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领导组工作职责》等明确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6.为提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促进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多次组织客货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员、从业人员培训,做到教育培训全覆盖。
7.修订完善公路防汛抗旱等应急预案,组建道路应急救援队伍,充实应急中心救援物资器材,开展交通运输领域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全方位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七)政府实事落地见效
1.实施绿色交通旅游畅行提升工程。出台《旌德县推广应用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运营补贴方案》,鼓励更新新能源出租车;与黄山市风景区运输中心对接同意开通旌德高铁站直达东黄山的定制旅游公交摆渡车专线;完成公交摆渡车车体统一标识方案设计,正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摸排沿线充电桩设置情况,其中旌阳镇106台、蔡家桥镇3台、孙村镇1台、庙首镇1台、白地镇1台。在庙首镇和蔡家桥镇2处普通国道服务区内安装的4台充电桩正式投入使用。正在与白地镇政府对接国省干线公路服务站建设选址工作。同时计划将洪川和水北村道班打造旅游公路驿站服务区,目前正在编制方案。协助旌德县六河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孙村镇尽快完成站场供地,目前该建设用地报批组卷材料已上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启动皖南黄金线一期(白地镇至旌阳镇段)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一是积极准备,科学谋划道路综合整治项目。我局组织专班技术人员以路线分布、重要节点、镇村需要、群众需求突出为重点,合理谋划沿线提升工程和路域环境整治内容。研究制定《皖南黄金(旌)线一期(白地镇至旌阳镇段)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二是加大投入,全力推进路域环境治理工作。投入资金约278万元,于5月底完成蔡家桥至城区段路灯亮化照明工程。加大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力度,对整治路段35.52公里沿线绿化红叶石楠等树木进行绿化修剪2次。清理沿线路肩乱堆乱放77立方,拆除沿线私搭乱建2处,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17块,铲除高路肩约4.8公里,处置沿线绿化遮挡行车视线安全隐患8处,更新公路标志标牌15块,增补沿线道口桩22根、减速带12道,维修或清理公路排水边沟约4340米,新建或维修公路挡墙39米,补划道路标线约1300平方。完成中海油路口安全隐患处林地报批工作,待用地批复后立即组织开展施工。三是形成合力,共同打造旌德旅游风景廊道。根据方案工作要求,沿线各镇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道路沿线脏乱差整治,积极摸排镇内特色文化景观。
(八)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立足规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强化措施、真抓实干,构建党建工作面上有人管、点上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坚持“标准要高、要求要严、节奏要快、本领要强”,把党建与交通运输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责任清单,与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责任书,所属各支部确定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双丰收、双促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1-6月份,宣传信息在中国交通报、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媒体报导30篇,市、县媒体报道17篇,报送党政信息7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形成抓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组织开展“绿丝带爱心送考”、无偿义务献血、文明创建“红色星期五”等党员志愿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各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构建“亲”“清”政商环境,促进全局工作。
二、存在问题
1.道路设施还有短板。高质量发展对公路建设提出新的需求,快进慢游的城乡路网不均衡,国省道技术等级不高,运输承载力、安全防范力不足,县乡村道路三级以上道路比例较低,难以适应乡村振兴和交旅融合发展的要求。
2.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土地、森林、河流、生态环境及资金筹措等因素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刚性约束日益突出,交通公路项目谋划和研究论证难度加大。
3.运输产业发展不足。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高效、顺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不健全,运输结构不合理,网络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运输降本增效困难。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全力推进18个项目(续建6个、新开工9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3个),计划完成投资14亿元,确保年度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二是全力抓好示范创建。将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建设任务,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继续争创全国农村物流品牌。
三是强化行业生态环保。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鼓励老旧营运货车提前报废更新,降低营运柴油货车排放污染。加强汽修企业常态化督查,规范汽车尾气排放治理维护站(M站)运营,确保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取得实效。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对道路运输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持续突出对重点企业、车辆、从业人员及关键环节、节点的执法监管,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依法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稳定。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加强在建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我县公路建设水平。
五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党纪学习教育等重要讲话论述,开展好集中学习研讨,对照《条例》边学边思边整改,坚持自警自省自励,真正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