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关于印发《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 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3-27 11:13
来源: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机关各股室、局属二级机构:
现将《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 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2024年3月20日
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 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县安委会《关于印发<旌德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的通知》(旌安〔2024〕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农业水利行业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消减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八大行动”,落细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切实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二、主要任务
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类农业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风险管控机制全面建立,重大危险源严格管控,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物质装备得到改进,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显著增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管控能力有效提升,保持农业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行动
举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刑法等法律法规,推动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指导各地加强工程、农机等重点行业基层安全管理队伍和有关企业、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持续提高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履行主体责任、部门履行监管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整顿,按照《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严肃查处无证驾驶操作拖拉机或联合收割机,酒后、服用违禁药品等操作农业机械,拖拉机违法搭载人员,无号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投入使用,超载、超限、超速,拼装、改装农业机械等导致不符合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农业机械存在灯光不齐、安全防护装置与安全标志缺失,以及刹车与转向系统失灵等安全隐患等行为。要组织农机执法人员积极联合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对农机作业现场进行巡回检查,杜绝无牌无证、酒后驾驶、超速超载、违章带人等非法违法违章行为,对不利于作业条件的场所和危险地段,不得强行农机作业,对机况不好的农机禁止进入作业现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隐患,要严格依法严肃处理。积极协调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做好抗灾救灾所需的农机具和零配件等物资的供应和储备,提高农机故障接报和维修应急反应能力。积极配合交管部门,加强对已注销未报废的变型拖拉机违法上道路行驶的查处力度,确保账面和路面双清零。
(三) 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安全整治
严格落实加强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发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管理系统。新建、改(扩)建、加固小型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前,项目法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完成蓄水安全鉴定。开展隧洞穿越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复杂地层等处治措施研究,及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严格落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制订事故预防服务指南,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紧盯高处作业、临边作业、动火作业、交叉作业、起重吊装、临时用电、施工现场交通、特种设备等重点环节, 常态化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无资质超资质承揽工程,将有关违法违规行为作为监督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强化信用监管,及时公示有关企业失信信息。
(四)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水利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检查水库所在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安全责任制度落实情况,小水电站“两票三制”贯彻落实情况;各运行水利工程安全责任制和应急预案制定、抢险队伍建设、事故救援演练情况以及各类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安全隐患,确保各项安全设施设备完好有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五)实行隐患排查治理动态清零
健全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自查自纠常态化机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对标对表自查自纠工作。要细化单位各层级排查整治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完善单位内部奖惩机制,发动全员包括班组一线员工积极排查整治。及时汲取国内外发生的同类事故教训,迅速排查本单位同类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至少开展 1 次检查,其中工程建设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开展 1 次检查,实行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完善审核把关销号机制,实行闭环管理。必要时聘请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强化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技术指导,并对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进行研判,制定管控措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及时制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主要负责同志要强化领导、亲力亲为,及时动员部署,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各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推动、狠抓落实,及时研究分管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经常性开展督导调研;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加强“条”上的督促推动,确保三年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保障安全投入。各部门要强化安全生产相关工作投入,科学合理安排预算,保障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病险工程除险加固等资金,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管理,规范使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措施费、工程运行维修养护经费和应急处置经费等费用。
(三)完善长效机制。各部门要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聚焦工程建设、工程运行、设施公共安全等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深层次问题,全面推进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等有关制度措施,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水平。
(四)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宣传和舆论监督力度,教育引导从业人员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