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技商务工业信息化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科技商务工业信息化局> 政策解读> 上级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341730MB18096456/202407-00034 组配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旌德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上级政策解读】《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解读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7-10 发布日期: 2024-07-10
索引号: 11341730MB18096456/202407-00034
组配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旌德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上级政策解读】《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解读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7-10
发布日期: 2024-07-10
【上级政策解读】《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解读
发布时间:2024-07-10 09:33 来源: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我省沿江近海、居中靠东,是连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是长江中上游与下游及沿海地区经济联系的必经要道,江淮运河全线通航,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新格局正在形成。同时,我省也是全国十个造船重点省份之一,内河水路货运量居全国第1内河船舶保有量居全国第2位。20228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我省与江苏、浙江、湖北等9个地区列为全国首批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创新发展试点地区,将安徽定位为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领导批示要求,为做好向海而兴、借船出海开放文章,加快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赴省内外调研基础上,起草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充分征求并合理吸纳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省有关单位、各市及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意见经合法合规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形成实施方案(送审稿)》,经省政府同意,于2024628日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名义正式印发。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分为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

  (一)总体思路围绕我省沿江近海独特优势,重点开展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创新发展试点,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坚持市场化运、产业化集成、规模化应用,推动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制造、配套、应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明确到2027年,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特色海洋工程装备、游船游艇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场景应用上实现新突破,船舶与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占比稳步提高,装备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构建345+N产业发展格局,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三)重点任务。提出了4个方面12重点任务。

  一是统筹推进船海装备研发应用,包括大力发展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积极发展特色海洋工程装备加快发展游船游艇3项任务。

  二是全面提升船海装备发展水平,包括提升高端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全面推动制造模式转型升级加快关键配套环节延链补链3项任务。

  三是着力培育良好船海产业生态,包括做强做优企业主体培育打造装备产业集群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建设完善配套设施4项任务

  四是探索创新船海产业发展模式包括建立利益共享发展模式推行新型商业发展模式2项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

  三是强化金融赋能

  四是狠抓责任落实。

  三、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目标量化。到2027年,船舶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造船完工量实现300万载重吨,新建及改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总量达到500艘,培育1个年产值超过100亿骨干企业2个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产业基地。

  二是突出系统布局。提出345+N”产业发展格局,即3绿色智能船舶创新发展集群4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5特色化海工装备与配套产业集群N重点地区特色产业集群

  是突出四链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构建研发、设计、制造、配套、应用为一体的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生态。


  咨询处室:船舶行业管理处

  联系方式:0551-6287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