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乐镇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有效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预防和减少亡人交通事故的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攻坚行动。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坚持“事故可防可控”,高度重视“隐患就是事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力争实现全镇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交通事故亡人数明显下降,源头隐患、事故黑点明显减少,群众安全文明出行意识、道路交通环境秩序明显提升的工作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精准研判,明确整治重点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亡人事故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车辆、重点违法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一早一晚”,省道(或与县乡村道平交路口),驾乘电动车(二、三、四轮)不戴安全头盔、违法载人、逆行、随意调头、不开车灯,货运车超载、违规超车,客运车辆乘客不系安全带,行人不走人行道、不靠边行走等,是道路交通安全“人、车、路、企、时”等要素中要紧盯的重点。各村、镇直各平台(中心),对镇域企业使用的客货车辆要分别按照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紧抓隐患排查整改、严管严控严防,全力以赴防范亡人事故发生。
(二)加强管理,压实主体责任
一是镇“两站两员”工作机制要实体化运行,每日安排镇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在车流较大或安全隐患较大的平交路口开展“一早一晚”(早上6:30-7:30;下午16:30-17:30)交通安全劝导工作,及时劝导制止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二是全面排查镇域范围内各类道路安全隐患(如:S207沿线及各村联网路平交路口、梅村搅拌站、上村烂尾楼、不按证照进行违规操作的特种作业车辆及农用机械、路口杂草等),建立台账,做到应排尽排、应报尽报、应改真改,做到“查隐患、除隐患”常抓不懈。
三是持续开展电动三、四轮车户籍化管理和“银发护卫”行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
四是每半个月联合镇派出所、蔡家桥中队开展交通现场执法工作,对群众进行面对面劝导。
五是加强对重点人群(如:60周岁以上老人、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在上下班高峰、昼夜能见度较低等时间段的宣传和劝导。
六是常态化开展上门入户警示宣传教育,做到见老年人、见车、见子女,播放典型事故视频、发放宣传画册、讲清楚驾乘电动车“三无”(无驾驶技能、无交通法规意识、无车辆保险)问题的危害性。
七是统计省道及农村联网路平交路口缺失或破损的警示桩、减速带、警示牌等设施,做到“应统尽统、应改尽改”。
(三)行业监管,做到履职尽责
镇小学:学校要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加强在校教职工和学生家长驾乘电动车安全教育管理,通过“小手拉大手”引导教职工和学生家长遵守交通法规,严防发生涉校学生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发生。
镇派出所:一是定期联合蔡家桥中队来镇开展交通执法,严管严控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全力实现“减量控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目标;二是协助镇村“两站两员”“银发护卫”行动、电动三四轮车户籍化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夯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三是结合路面巡查、事故现场勘查等形式,滚动排查道路隐患,加强部门联动,及时推送隐患,进行整改。
经发中心:一是对国省道安全隐患较大的平交路口(如:洪村-上村路口、张边桥三岔路口、刘村灵芝大道路口等),要严格落实“重点时段”(即重要节假日出行高峰时段;学生上放学高峰时段;重大活动高峰时段;农事活动群众早晚出行高峰时段;红白喜事出行时段;开展民俗活动时段;冰雪、暴雨等恶劣天气时段)进行交通安全劝导,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加强对镇域企业的安全监管,强化驾驶员安全教育,严查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企业客货运车辆规范安全出行;三是负责平交路口警告标志、道路标线、减速带、警示桩设置或建设。
综治中心、司法所:加强对镇内重点特殊群体的监测力度,联合村委上门走访,告知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危害,增强该群体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
农发中心:加强对全镇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协助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应急站:督促指导各村贯彻执行省安委会工作要求,持续开展电动三四轮车户籍化管理工作。
综合执法大队:强化销售源头管控,对不合格电动车产品销售、非法改装电动车加大查处力度,做到应查尽查,绝不放过问题电动车。
社会事务中心:一是要及时走访各村五保户和低保户,加强宣传教育、告知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二是督促敬老院负责人注意并引导院内及门口车辆移动,同时查看周边交通设施是否完好、破损。
党建办:专项整治期间,各村、镇直各平台(中心)要加强工作推进情况信息报送,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先进经验及典型案例。
其他部门: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强化“减量控大”事故预防工作相关措施,切实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三、时间安排
本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攻坚行动为期三个月(6月1日至8月31日)。各村、镇直各平台(中心)要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具体工作举措,确保攻坚行动落地落实、取得实效。各村、镇直各平台(中心)于6月初部署开展相关工作,第一个月围绕“人、车、路、企”四要素全面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自身执法管理、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不足,逐项建立台账,提出整改措施;第二个月全面进行安全隐患整改和执法管理、宣传教育问题整改,要见到实招,取得阶段性成效;第三个月全面完成各类问题整改,全部通过验收,建章立制,形成长效。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攻坚行动有力、有序推进,成立攻坚行动领导小组(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发中心,负责做好攻坚行动期间日常工作调度。各村、镇直各平台(中心)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推动落实、跟踪问效,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协同共治局面。
(二)强化攻坚提升。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按照“聚力攻坚、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紧盯突出问题,集中资源力量,全力开展好攻坚行动。要边推进边总结,及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上升为政策制度,加强集成配套,注重协同衔接,推动整体提升,确保全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取得实效、见到长效。
(三)强化督导检查。镇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常态化深入路面,开展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存在问题。特别是聚焦重点任务,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及时高效整改到位。对思想不重视、工作开展不力,不能有效遏制交通事故高发势头,特别是发生亡人事故的行政村,将开展深度调查,倒查责任落实情况,视情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