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污染防治,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截至7月8日,受外来污染源影响和气象因素影响,我县PM2.5平均浓度为2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3%,处全省第四位,优良天数比率94.2%,同比下降2.6%。工业源管控方面,对6家涉工业炉窑企业开展信息排查,将71家企业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指导3家企业制定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措施。面源管控方面,开展“三整治一保障”及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共排查问题63个,完成整改39个;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巡查、宣传,组织各镇及有关单位开展秸秆禁烧专题培训,落实管控措施。
二是水污染防治方面。年初制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计划,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目前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等各项工作均达到序时进度。同时为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下发主、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提示单4份,完成徽水河备用取水口上移保护区调整技术报告编制并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形成送审稿。1-6月,2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考核要求,县级饮用水水源水质均值达标率100%。谋划编制了2个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总投资约9986万,拟申报中央资金8229万元,2个项目均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核进入中央生态环境项目库,正待分配资金。
三是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方面。认真开展重点建设用地(用途变更一住两公)土壤调查工作,共完成中学路与和平路交口等4个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土壤调查完成率100%,无污染地块。规范开展危险废物管理,督促指导77家企业完成固废申报,组织相关单位及企业参加危废规范化管理集中培训,共80余人次。积极谋划项目争取资金,协助三溪镇申报《旌德县三溪铅锌矿历史遗留污染源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304.36 万元),拟争取上级资金900余万元,项目已于2024年5月29日进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稳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6月底已完成4个村(旌阳镇篁嘉村、版书镇龙川村、三溪镇双河村、庙首镇新水村)主体工程建设,计划今年下半年陆续再开工并建成5个村“农污”工程,力争年底提前超额完成总任务。
(二)聚焦问题整改,着力解决群众身边问题。
一是推进现存问题整改。2024年我县“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11个,目前已完成整改并申请销号5个,剩余6个问题正有序推进。上报县级自查问题40个,已完成整改31个。二是做好省督察边督边改。省督期间,从严从快扎实开展4件省第二督察组转办信访件的办理,同时突出“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原则,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举一反三,深入排查化解环境矛盾隐患,切实推动省督察信访件和自查环境问题整改,形成管理闭环。三是严格环境执法和源头管控。今年以来,通过审批项目18个,依法否决高污染、高能耗项目2个;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件,罚款81.7919万元;共接群众来信、来访、网络等多渠道环境信访事项24件,已办结22件,目前2件正在办理中。
(三)聚焦为企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深度参与招商引资,在项目甄别阶段提出环保建议,避免项目落地走弯路,提前介入项目环评编制,协助解决项目前期的审批障碍,2024年上半年陪同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外出招商10余次,分析研判各部门招商信息50余条,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16条;二是制定并印发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服务工作机制相关文件,不断提高项目环评审批效率和质量,持续完善项目落地期间服务工作措施,全力保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三是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环保全流程靠前服务,全面梳理排查我县企业环保手续合规情况,帮助12家企业完善环评手续,17家企业完成排污许可手续,有力支撑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四是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助企帮扶工作的通知,采取现场集中走访方式帮扶县域内工业企业,以清单方式详实记录集中走访过程发现的问题和企业反映的困难,帮扶指导企业消除程序违法行为隐患,完成现有环境问题整改,第一轮集中走访工作已于7月10日结束。
(四)聚焦宣传引导,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热情。
一是推深做实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充分把握“5·22”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各镇、学校、工业污水处理厂,组织开展宣传“六进”、“美丽河湖 环保在行动”志愿活动、征文比赛、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宣发旌德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宣传片等系列活动。二是有序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目前已联合县直单位及属地白地镇、庙首镇收集玉水河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等重点材料形成宣传初稿并完成玉水河美丽河湖保护与创建宣传片拍摄。计划于8月底前完成玉水河美丽河湖申报初稿编制。
二、存在问题
(一)污染防治方面
大气方面:2024年截止目前,我县PM2.5年均浓度同比上升11.2%,空气优良率同比下降2.7%,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秸秆禁烧、扬尘等管控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水方面:丁家山水库6月份月度水质超标(超标因子总磷),市控滑渡断面出现2次超标(超标因子氨氮、总磷),断面考核日常监管压力大。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农污工程实施工程中,群众对农田铺设管道、切割路面及终端选址等存在不支持情况。
(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方面
部分问题整改仍需加快进度。如徽水河备用水源地取水口上移工程虽已完成水资源论证及初步设计批复、施工招标,但施工建设仍未完成;省警示片披露砂石行业问题整改措施中关于第四建筑公司的稳定有序退出还需加强指导调度,坚决按照“两断三清”要求,确保10月底前完成取缔退出;徽水河种质资源保护区上四座电站拆除工作正在进行,但补偿资金仍需等EOD项目正式实施后才能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大气管控方案,持续强化秸秆禁烧、规范松线虫防治及建筑、道路扬尘治理,突出重点时段、节假日站点周边应急管控;持续推进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三整治一保障”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柴油货车路检路查、低效无效污染防治设施排查整治、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及检测等项工作;实施无人机巢及颗粒物精准扫描溯源服务项目,提升大气科技监管能力。
二是狠抓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以日保月,以月保年”要求,持续紧盯国省考断面数据,加强数据分析研判,系统开展断面超标溯源排查,厘清污染贡献,精准实施治理。加大农业养殖企业的监管执法,敦促住建等部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项目包装和实施;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整70%问题排口整治任务,同时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审计材料报送和现场检查相关工作。
三是狠抓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对重点产废单位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赴广、宁等规范企业开展现场学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守法意识;开展汽修行业危险废物规范管理帮扶指导;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县产废单位进行全面体检,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对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调查处理。启动并于年底建成5个村“农污”工程,力争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四五”任务。
(二)加快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紧盯剩余未完成整改的目标任务,逐月开展调度,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加快推进徽水河种质资源保护区小水电拆除工作,及主备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整治,积极推进备用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分,9月底前完成备用水源取水口上移工程,11月底前取消原徽水河备用水源保护区。同时,“举一反三”,在抓好中央及省级层面交办问题整改的同时,结合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加大各领域环境问题主动排查力度,排查问题及时纳入系统,切实解决群众身边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三)致力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工作,对全县工业企业开展帮扶,排查企业落实环评、“三同时”、排污许可、环评验收情况,记录项目在落地、建设、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环保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明确帮扶责任人、整改时限,稳步推动整改,切实消除环保手续不全、“三同时”建设不到位等程序违法行为。进一步摸排掌握生态治理业项目谋划及实施情况,及时纳统入库,加大全县生态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力协同县政府做好“两山”基地评估复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