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公安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公安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30003260182R/202406-0002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旌德县公安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关于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关于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允许借道通行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6-27 发布日期: 2024-06-27
索引号: 11341730003260182R/202406-0002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旌德县公安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关于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关于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允许借道通行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6-27
发布日期: 2024-06-27
关于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关于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允许借道通行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答复
发布时间:2024-06-27 10:28 来源:旌德县公安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汤明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允许借道通行”的建议,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提出,我县城区主干道沿线商业发展迅速、居民小区密集,道路交通流量不断增加,部分交通路口特别是在交通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极为严重,建议城区主要交通路口的通行规则进行调整,允许车辆借道通行,以此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经县领导批转我局办理后,我局十分重视,立即责成交管大队根据相关职责,进行调研和论证。

根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八条第四款“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市容)等部门应当依法实施城市道路、桥梁、停车场和道路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督城市道路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单位依职责做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维护和管理”的规定,市政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等设置应当由县住建部门规划、设计、建设。我局交管大队将向县住建部门通报相关建议,同时积极协调并参与相关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借道通行,是指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转弯、会车、超车、掉头、停车时驶入其他道路,包括机动车变更车道、驶入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或人行道等行为。另外,行人在没有设置人行横道的道路上通过车行道也属于借道通行。您提案中提及的借道通行,综合考量,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借道通行,而是指增加相关方向导向车道的情形。导向车道是指车辆驶入路口时按照导向车道线指示方向行驶所在的车道。在交叉路口特别是设置了交通信号灯的路口之前路面都有指示直行、右转或左转的指示箭头标线(有的路口还设置了相关导向车道线的指示标牌)。为保障车辆安全、有序、规范通行,车辆驶入路口前必须按照导向车道线指示方向行驶。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城区很多道路(包括主干道)道路路宽不够,同方向只有两条甚至一条车道。为缓解通行压力,很多路口同一车道设置了两个方向的导向车道线,但都是直行加左转或直行加右转。因为我县城区主干道同一方向最多只有两条车道,路口最多临时划分三条导向车道。如您提及的江村大道梓阳学校路口是临时划分了三条导向车道,而彩虹桥往政府左转方向的路口因桥梁的原因只能划分两条导向车道。在这样的情形下,增加某个方向的导向车道未必能提高通行效率。增加导向车道通常在有三条以上车道或在路口能划分更多导向车道的情形下才能适当提高通行效率。

您提案中提及的车辆拥堵,此情形有一定的标准,通常是指某个路段车辆拥堵达到两公里或达到两个小时以上才必须采取疏导、分流等特别管理措施。我县城区道路车流量通常情况下不是很大,只有上下班高峰期间(其实很多时候同时会有大雨天气情形下)或部分传统节日期间会形成较大的车流量。截止目前,我县城区道路尚未出现前述标准的车辆拥堵情形。当然,我局交管大队针对我县城区车辆拥堵采用的标准是比较低的(其实,我县城区道路出现的车辆拥堵,准确点说是车辆缓行或滞行)。您一定经常看见我局交管大队民警在一些交叉路口或学校附近路段开展定点执勤进行车辆疏导或分流的情形。上下班高峰期间车辆通行缓慢的时间段通常半小时左右;部分传统节日如春节期间,我县城区一些道路出现一定程度的车辆缓行或滞行,主要原因是停车场缺乏,驾车购物者无序或违规停车造成了车辆缓行或滞行。实际上车辆拥堵或车辆缓行、滞行,还有车辆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反应速度等因素。您若仔细多观察可能发现过,同样是绿灯时,有时车辆过得多,有时车辆过得较少。这与高速上容易堵车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相似。车辆越多,相关情形叠加造成的车辆拥堵、缓行或滞行情况越严重。当然,我局交管大队将积极关注、调研并开展相关工作。

我们感谢您对我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旌德县公安局

                       二0二四年五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