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6-06 10:06
来源:旌德县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尊敬的刘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县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养老事业热情关注和诚恳的建议。
近年来,我县按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总体部署,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广大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关于提升我县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主要工作
1、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县民政局积极发动各村(社区),利用闲置用房或新建房屋建设村(社区)级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文化娱乐等服务。全县已建成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镇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个,村(社区)养老服务站(中心)48个,2024年计划新增村养老服务站5个以上。
2、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日益提高。高龄津贴惠及所有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30元,百岁老人每人每月补贴200元。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县1600余名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家居保洁、洗发理发、节日关怀等上门服务。扎实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改造,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适老化改造235户,2024年继续实施200户。
3、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等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布局,持续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实现老年助餐服务更加便利。截至目前,我县共有老年助餐服务点位17个,累计为6909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491810人次。
4、提升机构养老保障能力。近年来,陆续完成了9个镇敬老院消防整改和装修改造工作,安装了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明厨亮灶系统,配置护理型床位床头柜,更新食堂餐桌餐柜,内部装潢全面翻新,改造后环境干净整洁,养护能力显著提升。
5、创新医养结合工作。今年,我县成功申报了省级医养结合创新发展试点地区(全市唯一)。积极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县医院、县中医院均设立了老年科、康复医学科,开设了老年病房和病区,均已进行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和养老机构备案。
6、养老服务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县民政局积极利用上级部门培训契机,通过集中现场培训、网上远程培训等方式,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有效提升养老护理员专业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尚有差距:
1、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多数群众选择居家养老,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够高。
2、专业人才缺乏。全县养老服务人员普遍从业年龄大、专业化程度不高、整体素质偏低,只能对老人进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不能提供专业康复护理等专业化养老服务。加之薪资待遇低、职业认同感低、人员流动率高,养老机构招人难、留住专业人员更难。
3、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水平不高。本地 社会办养老机构均为私人个体建设经营,受资金、土地、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内部环境和经营水平偏低,存在场地扩张难、护理人员招聘难等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
1、加大政策支持。将养老机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激活养老设施功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2、创新运作模式。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核心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保证特困供养老人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床位,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护理队伍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经济困难的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不断提高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
3、培育社会化养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院、老年人康复护理院等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定制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4、链接社会资源。以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假日为契机,依托敬老院、村(社区)养老服务站)中心等场地,积极动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推进我县养老服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答复单位:旌德县民政局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