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和科研水平,推进教育信息技术发展,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教科研工作相关规定。
一、指导思想
以“会备课、备好课、上好课”为目标,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优化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实现减负不减质。为此,学校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强化教师的科研能力,推广智慧课堂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研训目标
1.通过研训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及新的教育价值观,使全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通过研训使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达到“骨干教师有个性,青年教师要过硬,老年教师有进步”的目标。
3.通过研训,使教师转变教学行为,规范体育、实验、课外活动等学科的教学,精心打造高效课堂,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
4.通过研训,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掌握教育科研方法。
5.通过研训,使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养成课例研讨、课堂观察、教学反思、勤写论文的习惯,具备教育教学诊断能力。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落实校本研训工作,特成立学校校本研训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金 勇(校长)
副组长:彭 云(副校长)
成 员:许美琴(教导主任)、严 龙(教导主任)。
四、研训内容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书籍相关书籍,开展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把握最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及本学科的专业能力。
2.加强教师的备课、上课、课件制作、教育科研﹙教研活动、教学反思﹚等基本功的指导,并着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3.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从备课、上课、教研、学生评价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研训,实现“高效益,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4.组织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观看优秀课例、进行网上学习、参与网络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应用智慧课堂能力。
校本研训的方法突出多样性和开放性,坚持分散研训与集中研训相结合,个人研训与集体研训相结合,校内研训与校外研训相结合,研训人既注重学习,也要突出实践,同时要重视“研究”含量。
教研活动:以教研组备课组和研训项目包为单位,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研系列活动。
教学反思:提倡教师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
集散学习:通过学校规定时间组织教师的集中学习和教师个人的分散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
五、具体措施
(一)引导教师加强学习,用先进理念启迪人
1.大力倡导教师读书。每学期规定教师必读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相关学科专业书籍,写好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2.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素质。
3.引领教师转变课程观念。课程开设坚持国家课程不动摇,坚持地方课程灵活开的原则,同时要体现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差异发展的理念;课程内容要丰富,课程形式多样化。
(二)建立校本研训制度,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
1.校本研训工作制度。
(1)建立学习制度。学校统一每周一下午召开全体教师例会,在会中组织教师集中学习。
(2)建立教研组教研制度。周二为语文,周四为数学,周三为英语和综合。组织者为各教研组长,在此时间有序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2.教研组长校本研训工作制度。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制订出教研组计划,确定教研组的有关活动和研训计划。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
(2)落实教学常规,积极参加教学工作月查,并进行详细记录,与教师交流反馈信息,提出改正的建议。
(3)组织好每月教研活动,按计划进行公开课,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提出教学中的整改措施和办法,活动要有研讨记录。
(4)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好新教师和青年教师。
(5)深入落实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好本学科的课题研究,定期开展研讨和交流,及时总结、交流、推广。
3.教师校本研训工作制度。
(1)结合教学计划,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做好学习记录。
(2)按时参加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3)每位教师都要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上一堂公开课,完成一篇个人的课例分析,撰写一篇教学总结或论文。
(4)以项目包、工作室为平台,参与本学科的课题研究,做好相关的工作。
(三)立足教育科研活动,用优秀理论指导人
1.改进备课形式,完善备课制度。每个学科组中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该学科的“中心发言人”,负责集体备课的内容及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选择课文中较有典型性或较难处理的章节,然后进行认真备课和教学研讨,让教师达到理解与掌握教材的目的。集体备课前,组内所有成员先自备,再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的情况下,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在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对备课稿进行修改。
2.力求课例研讨、教学反思经常化。教导处及教研组要进行校内公开课,打磨教师的课。教师要积极听课学习,不断加强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以便丰富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听10节课,完成不少于15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