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教育教学中心,积极进取,务实创新,充分激发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努力办好当地人民满意教育。
二、工作思路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学校发展,以创建“五星级美丽学校”、市“平安”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三、 工作目标
1、学校德育建设以抓党建和文明创建为着力点,继续抓好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工作,深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队伍、完善德育制度、加强德育阵动,促进德育工作的特色化、品牌化。
2、2023完成两个争创:争创五星级美丽学校和全县高质量发展优质学校。
3、学校安全管理要构建完善的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切实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要深入开展师生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4、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要稳步推进,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切实发挥功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校教学质量。
5、落实“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要求,做好课后服务工作,为农村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6、学校总务后勤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勤俭节约、恪尽职守。根据学校财力状况,继续做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对校舍及各种设施和物产的管理修缮工作,改善办学条件。
7、争取小学部各年级教学成绩在农村学校居前列(四分之一区间),中学部毕业班成绩再上新台阶,七八年级成绩居农村学校前列(四分之一区间)。
8、加强幼儿园管理,2023年实现入园人数100人以上。
9、2024年中考完成教体局下达的质量考核目标;教研活动获奖总量以及获奖等次有更大的提升。
四、主要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加强党建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1.固本强基,扎实开展政策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的讲话,学习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进学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向纵深迈进,进一步落实学校完善党员教师联系留守儿童、党风廉政建设及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创建党建示范工程。
3、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精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开展各类常规评比,加强学生养成教育。认真开展班内、校级评比活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继续开展读书活动,德育处、教导处积极推动即到即读制度,营造书香校园,让每一位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3.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班会、队会的示范观摩课。
4、特别重视单亲家庭、贫困家庭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积极推动留守儿童教师、党员帮扶制度和家访制度家校联动制度等。
5、重视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
(三)密切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1、建立健全各班级的微信群。通过班级微信群及时发布学校、班级信息动态,及时了解家长所关注的问题,及时向家长传递学生在校的相关信息。
2、支持家长委员会开展工作,建立学校、家长、家庭三结合的联系络,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准确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3、办好家长学校。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做一位称职家长,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四)安全教育。
1、学校继续推行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
2、落实好关于对校园实施半封闭式管理的要求,杜绝安全隐患,营造校内外良性互动的健康、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大环境。
3、重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消除隐患,营造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好局面,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开展。
4、加强安全知识教育,用好《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提高安全意识。
5、加强学校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邀请交警队和相关人员来校为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增加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认真做好学生接送车辆的管理工作。抓好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6、加强值日工作,提高值日责任感,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文明的有益活动,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7、加强和规范门卫值班制度,严把校园出入的第一道关,严防外来侵入事件的发生。加大教师值周、值日、值班制度督查力度,落实责任,严格学校安全管理。
8、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预案,积极开展演练,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9、重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与管理,加强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重点传染病的监测,控制流行性疾病在学校内大规模流行和传播。
10、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增添必要的消防器材,经常加以检查,保证设备完好,能够正常使用,发挥作用。
11、重视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按卫生部门的规定办好食堂,做到证照齐全。制定好各项卫生制度,严格按程序操作。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保证师生身体健康,严格考核制度,各种食品必须从正规渠道进货,严禁购买不洁、变质食品。
12、体育课及其它室外游戏,体育教师应全程监督学生的活动。活动量较大的要向学生讲清要求,问清学生能否参加,避免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上下楼梯靠右轻走,严禁在楼道、走廊里奔跑追逐。
(五)教学工作
1、把好“三关”
(1)把好备课关
考虑到我校的教师的年龄跨度较大,为了较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聘期未满5年内的教师实行纸质备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到先备课后上课,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由于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实行在课本上备课,但要求必须使用智慧课堂进行课堂教学。重视抓好集体备课加强“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个人修改”的集体备课制度。
(2)把好上课关
全体教师都能按照教学部门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把好辅导关
2、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研组建设。
本学期备课组活动分两部分内容:一是智慧课堂使用研讨,二是集体备课,如对教材的钻研、命题研讨、练习的设计等等。学校的领导将对接小学语数两个教研组,全程参与活动,希望在校领导的督促下,各位教师能借此活动机会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能力。
各教研组计划分别磨课,通过“集体备课、试上、评课、修改”等过程后向全校推出。积极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争取在全县、全市的活动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2)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学校将开展以“智慧课堂”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加强学科组之间的相互听课交流,促进学科组之间的互动提高,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
3)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研修,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3、重视毕业班的各项工作。加大对毕业班师生的思想教育力度,狠抓作风建设,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增强团队的战斗力。切实做好体育训练、理化生实验、计算机考试等各项常规工作,立足学生现有基础,针对年级特点,深挖潜力,千方百计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让人民群众满意。
4、严格搞好控辍保学工作,做好学籍管理。及时建立学生学籍档案,按规定办理学生的转学手续。保证学生流失率为0,巩固率100%。
5、建立并推进学校领导联系班级、学科制度。方校长联系小学语文学科和小学六年级;胡校长联系小学数学和小学一年级;何古月主任联系小学二至五年级;金勇主任联系幼儿园;汪坤联系初中部。
(六)总务后勤工作
1、健全财产管理档案,管好用好学校财物。对各班级、各科室的财物管理,责任到人,对班班通设备,要加强管理,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和维护措施,确保其良好的运行状态,以发挥网络多媒体设备的最大效益。搞好对水电设备的管理和养护,保证正常使用。
2、做好办公用品的供应、保障工作。搞好食堂、卫生室、的服务管理工作,尤其是食品卫生、饭菜质量价格等,及时进行检查指导,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3、搞好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化基础建设。
4、对搬迁后的初中部、乡村少年宫做好各项后勤工作,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教学。
5、力争塑胶操场本学期投入使用。
(七)加强智慧校园建设
1、完善《庙首中心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2、表彰智慧校园课堂建设表现优异的教师;
3、组织新教师学习运用智慧课堂设备;
4、加强对教师运用智慧校园设备上课的指导,以青带老,共同提高;
5、采取考课、比课等方式鼓励教师运用智慧校园课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大赛。
6、做好智慧校园建设经验总结、活动宣传(重在通过家长群、家长会、家访等平台向家长、社会宣传),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班主任、教师参与智慧校园、智慧班级建设。
(八)落实“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要求,大力推动学校课后服务工作。
1、大力开展“五项管理”政策的全员培训。
2、大力推动课后服务工作,实现课后服务的全覆盖,实现“5+2”工作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3、做好课后服务服务费的分配工作,确保学校的和谐、稳定。
4、落实“双减”政策,努力做到减时不减质。
(九)持续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实施“五美”并举,即德育心灵美、传承文化美、劳动创造美、生活发现美、锻炼健康美。
1、坚持育人育才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抓党建和文明创建为着力点,继续抓好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工作,大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2、学校努力将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以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师生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让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正面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达“腹有诗书气自华”。
3、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规律,循序渐进地在不同学段开设相应的劳动实践课程,激发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的内在动力,推动家校劳动教育结合,让“学习即劳动”、“家庭生活即劳动”等价值观入脑入心。
4、通过美术课、书法课、音乐课、语文课等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美;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摄影、春游秋游等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美、发现美。
5、学校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创设群体健身氛围,推动全体师生开展体育锻炼,提升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拥有健康之美。
(十)落实教体局关于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改革创新模式,规范教育教学,强化智慧教育,促进我校农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