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戴某某在给郑某某承建的农户家盖房时不幸受伤,双方就医疗费、护理费及后期误工费等相关赔偿费用产生争议。
为解决争端,该镇“娘家人”调解室负责人专门邀请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调解,通过最接地气的“家常话”说情理、讲法理,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一举实现“事心双解”。
无独有偶,该镇三山村村民徐某某骑两轮电瓶车与骑三轮电瓶车的刘某某发生碰撞,对于前期医疗费、护理费及后期误工费、营养费等相关赔偿费用,双方意见不一,矛盾升级。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该镇“娘家人”调解室主动作为,邀请当事人进行现场调解,并派出吕腊香、周正友和李大海三名调解员坐镇化解双方心结。经过长达2小时的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纠纷一朝化解。
“感谢调解员,不仅处理得快,更处理得好,‘娘家人’调解室确实名不虚传,是真正为我们着想的家里人。”纠纷化解,徐某某十分高兴。
“解忧家庭事,守护幸福家。”今年以来,兴隆镇坚持人民至上,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新路,于今年6月20日成立以女性镇村干部为团队的“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主动积极为群众解纷止争。成立至今,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起。
据兴隆镇“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负责人江雯介绍,成立这一个性化调解室,通过理性定纷、柔性止争,构筑了化解婚姻家庭、家长里短等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成立这一个性化调解室,使命是当好兴隆人的娘家人,方式是面对面沟通,效果是达成双方‘事心双解’,以此打造本土人民调解金字招牌——握手言和。”兴隆镇党委书记陈静告诉记者,下一步,该镇妇联将与司法所加强联动,协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联动处置等长效工作机制,做好“家”字文章,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多元化家事解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