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科技商务经信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工业、商务、科技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规上工业增加值:1-6月,累计完成产值19.48亿元,同比增长49.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
2.技术改造投资:1-6月,共完成技改投资额0.8亿元,同比增长-46.9%。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月,限上企业零售额24471.6万元,同比增长30.6%。
4.进出口总额:1-4月外贸进出口额620万美元,同比增长17.73%。预计1-6月进出口总额765万美元,同比增长35.72%(预计数)。
(二)落实“工业富县”,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1.企业培育扎实有效。加大规上、高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现有“专精特新”企业10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占全市比重分别为4.34%、8.7%、8.7%。飞翔电器荣获省“专精特新”企业50强称号。拟新增1家规上企业(荣欧新材),新申报高企4家,万方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黄山胶囊参加专精特新“小巨人”复评,5家企业申报2023年度省级专精特新。
2.推进项目落地投产。对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每周进行分析调度,切实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紧迫性,紧盯项目建设,协调有关责任部门和属地,督促加快建设进度,推进“环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数字化车间”等16个项目加快统报进度,推动“年产2万吨金属复合材料项目二期”等4个已备案项目尽快入库纳统,深挖技改项目线索,引导企业结合实际科学合理谋划技改项目。
3.主导产业协同发展。一是全力推动生物医药集聚发展。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全县现有生物医药企业27家, 其中规上企业5家,2022年完成产值7.36亿元,占规上产值23.25%,实现税收3324万元;二是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现有智能制造企业2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9家,2022年完成产值4.88亿元,占规上产值15.41%,实现税收944万元;拥有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1个、“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2个、省企业技术中心3个。三是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新优势”。现有新材料企业30家,涵盖金属新材料、玻纤新材料、健康用品材料、纳米新材料、碳基新材料等领域其中规上企业14家,2022年完成产值7.6亿元,占规上产值24%,实现税收1020万元;引导玻纤企业加强与南玻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推进玻纤新材料在建筑建材、环保方向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三)加快商贸流通,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1.加强运行监测培育。以镇域经济考核为抓手,充分调动各镇、开发区的作用,加强限上商贸企业孵化培育;重点关注限下样本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统计数据上报工作,做好重点电商企业的培育工作,提升社零总体数据水平。
2.保障商贸市场稳定。牵头制定“聚人气 促消费”行动方案,做到月月有活动,持续到年底;积极申报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项目,谋划项目十余个,持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汇五仓储一期工程1.6万平方米已投入运营,引导“四通一达”快递、电商等13家企业入驻,资源的整合使得旌德的快递费用大幅度下降,二期项目1.7万平方米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8月份建成,墨药公司申报“中华老字号”,目前已入围省厅推荐名单。
3.促进外贸健康发展。跟踪万方、旌威环保和博思特日用品等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扎实做好促外贸挖潜回转工作;谋划推进我县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通过跨进电商平台,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联系制度,跟踪对接我县6家外商投资企业,及时了解企业运营动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展会3场、第133届广交会等省商务厅重点推荐的境内展览会和各类业务线上线下培训会5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四)围绕创新驱动,点燃转型升级“引擎”
1.深入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县政府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农业科学院分别共建“旌德县牛羊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团”、“灵芝特色小镇”;龙凯新材料、菁科生物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专题对接活动;云乐灵芝、金易智能分别从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聘请“科技副总”;组织安徽“双创汇”活动,与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2.抓实科创项目申报。组织征集云乐灵芝“紫芝孢子粉采收炮制及药理研究”技术需求申报2023年度“同心科创工程”企业技术需求;推荐黄山台钻“ZSK系列5G+智能可预测性维护数控机床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申报2023年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高新领域项目;黄山云乐灵芝“深山灵芝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链构建”项目获202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告。
3.强化人才保障措施。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招聘博士1人、海外华侨硕士1人、本科5人、大专1人,支持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开展技术研发关;选派63名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提前实现了“两强一增”行政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任务;2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家科技特派团、2家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获省级认定。
(五)坚持统筹兼顾,整体工作稳中向好
1.党建引领:开展党员教育发展工作,制定并落实我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年轻干部入党培养工作;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召开2022年度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和基层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完成相关问题清单整改和结果上报工作;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制定局2023年党风廉政工作要点,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廉政教育、重要节点教育;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制定局2023年宣传工作方案,今年以来,政府网等网络媒体共上稿35篇。
2.安全生产: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工贸、商贸、成品油流通、电力设施保护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开展工商贸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由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组成6个检查组于上半年各重点时段对各类重点工贸场所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查检查,督促指导企业做好员工安全操作培训与应急演练,对于排查出的隐患问题,会同属地政府督促落实企业整改;开展消防安全专项督查检查,对全县商贸领域企业包括8家商超、26座加油站(点)开展全覆盖安全督查检查,上半年共排查一般安全隐患20条,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3.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为企服务专项行动,邀请市中小企业促进中心,通过走访企业、组织11户企业召开政策宣讲培训会,为我县28户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资金申报等服务;定期开展“企业家沙龙”等活动,进一步推动政企“高频”互动,政企同心,靠前服务促发展;落实落细《支持工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惠企政策,启动2022年度工业奖补申报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4.电力保障:会同县供电公司先后赴蔡家桥供电所、谭绩支线等施工现场电力安全生产检查,摸排变电站设备运行、电力供应、隐患排查及安全运行情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多部门联合印发《水电气网联合服务实施方案》,实现水电气三家单位业务线上联办;落实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要求,成立电力保供工作小组,从电力保供机制、提高电源侧供应能力、增强电网侧供电水平、提升需求侧管理水平和完善配套保障措施5个方面制定电力保供任务清单,责任分解到各单位,切实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
5.文明创建: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明确责任分工,压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制定《局2023年文明创建志愿活动排班表》,健全单位联系社区、包保网格(路段)机制;督促“联点共建”党员干部常态化到责任社区,主动认领服务岗位,参与社区居民信息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红色星期五”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上半年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发放普法、文明创建等相关宣传册300余份。
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规上企业减产面近50%,矿石开采、加工类、玻纤企业受房地产市场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经营困难。二是规上培育不及预期。截至目前无新建新增规上企业入库,成长型达序时进度的仅有2家。三是技改投资增长乏力。上年度技改基数较高,今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库余项目投资规模小,导致断崖式下滑。四是商贸结构层次不优。我县符合月度型限上商贸单位仅海思德福一家企业,新增限上企业少;电商企业还处在初创期,数量少、规模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坚持目标导向,靶向发力。进一步梳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围绕规上、限上培育,高企申报,创新驱动等指标,把握时间节点,精准研判规上、限上培育库企业每家企业入库时间,切实增强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一时间指导企业申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力争年底前新增规上企业17家,亿元企业3家,10亿元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30家,新入库限上商贸企业不少于10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调度分析,抓实头部企业生产运营的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实施清单化管理,按月调度,按月推进,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情况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精准施策,关注规上增加值、技改、社零、进出口等关键指标夯实基础工作,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三)坚持结果导向,履职尽责。聚焦目标任务,有效推进资本、土地、政策等要素向企业集中,抓细抓实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各项措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早达产,全面走访帮扶建立问题台账,提高服务企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