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文化和旅游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文旅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30566367047C/202307-00003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旌德县文化和旅游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
名称: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7-11 发布日期: 2023-07-11
索引号: 11341730566367047C/202307-00003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旌德县文化和旅游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
名称: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7-11
发布日期: 2023-07-11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4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7-11 11:01 来源:旌德县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赵芳芳委员:

提出的“关于实施‘旅游融入大黄山’工程的几点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关注,我局高度重视您所提出的提案。县文旅局一直坚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旅游活县”战略,特别是今年以来,紧扣“全域化、品质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以县委1号文件制定并印发《旌德县旅游融入“大黄山”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重点实施产业升级、业态扩面、合作创新三大行动,稳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建设。

(一)实施产业升级行动,下好资源整合一盘棋一是健全协调机制。成立旌德县旅游融入“大黄山”工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旅游发展工作。县委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旅游融入大黄山工程,于5月11日带队赴省文旅厅,专题汇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大黄山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是盘活存量资源。开展“闲置房屋二次创业”行动,建立乡村文旅资源清单,组织各镇深入摸排土地、房屋等资产,梳理具有文旅开发潜力的各类资源76个,分门别类进行资源整理,有针对性推介开发。启动江村景区运营模式改革,推动朱旺景区市场化运作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旅游资源管理水平。优化项目招引。依托“大黄山”和“皖南川藏线”建设需求,扎实推进文旅项目库建设,重点谋划产业平台类、基础设施类、策划运营类等五类项目41个,总投资223亿元。其中,组织各镇谋划对外招引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49亿元。今年以来今年以来,通过预审会文旅类项目5个,共计划投资8.15亿元;新签约文旅类项目3个,共协议投资2.15亿元是加快项目建设。紧盯时间节点和工程进度,稳步推进在建项目实施、在谈项目签约、签约项目落地。目前,全县在建、在谈、谋划招引(储备)64个,总投资262亿元。其中,文化馆、图书馆、融媒体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江苏国旅文旅体项目已签订投资意向性协议,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EOD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计划向上申请项目资金7亿元。

实施业态扩面行动,绘好全域提升一张图一是做精旅游特色产品。突出“绿色、红色、古色”旅游,成功加入长三角红色文化城市联盟,入选长三角红色文化线路1条。设计推出“绿水青山 旌德印象”“旌德旅游 印象慢城”旅游联票产品,并联合旅行社推向市场。采用“村集体+企业”运营模式,推进乡村精品旅游民宿建设。朝野别院、鲍家大院已建成投入运营,庙首三公子生态旅游民宿项目已开工建设,旌德网红禅修度假小镇项目正在编制规划设计。二是实施旅游倍增计划。实施乡村旅游421”行动,路西村入选宣城市首批“双微”行动重点村,江村村入选省级精品主题村,培育精品民宿3家。积极推进“微创意、微改造”工程,稳步开展“双微”重点村、提升点建设,计划全年完成50个“双微”提升点。三是提升文旅品牌效应。创成第二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旌德慢城入选十大长三角老年旅游产品,兴隆梅园、白地岭下梯田花海、凫山花海入选央视新闻联播“大美中国”。举办“云上梯田、岭下花海”露营节、同心筑梦二十大奋楫扬帆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书法展、皖南星7天·2023旌德“田陌神韵云上梯田”主题摄影节暨开犁节、“赓续红色基因攀登皖南井冈”徒步赛、旌德文庙2023高考祈福暨成人大典等文旅活动等。保护和挖掘非遗文化,建成市级非遗传习基地2家。完成“中国宣砚之乡”文房四宝特色区域复评,谋划开展第七届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四是打造夜间旅游经济。坚持以美食体验店为绳,“美食+文化”为特色,推出县级十大深夜食堂及十大特色美食体验店,创新研发新徽菜美食46道。完成文庙水街区域夜景亮化工程,进一步提升文庙水街整体片区品质。开展文庙夜游中国潮·儒风皖韵旌德行——2023旌德文庙夜游季活动,发展夜间美食小吃、地摊经济,持续丰富旅游业态,促进二次消费。

)实施合作创新行动,织好融入黄山”一张网一是促进多区域联动。持续深化与黄山区及周边县市区的交流,开通全省首条市际旅游公交专线,旌德至黄山区跨区旅游通达更加便利。稳步推进旅游风景道路建设,绩谭路开工建设,G330美丽公路进场施工,云俞路正在施工图设计。持续提升皖南川藏线品质,在百度地图等导航系统内更新完善皖南川藏线南入口及周边景点信息。打造“皖南川藏线”南入口新环线,依托G205国道链接“大黄山”、“皖南川藏线”两大IP的区位优势,形成西连大黄山、东接长三角的新格局。二是构建大循环旅游。发布4条“四季休闲康养”旅游线路,“踏雪寻梅 共迎新春”度假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省十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围绕美食游、研学游、康养游等特色主题,差异化设计旅游线路产品10个。持续深化县旅游公司与县内、县外各旅行社交流合作,组织参加“春游宣城”惠民活动。三是突出数字化赋能。持续推进“惠游旌德”平台建设,组织文旅企业丰富平台线上文旅商品,完善餐宿预订、自驾导航、旅游购物等功能。以“互联网+”提升旅客消费体验,精准细分用户定位市场,设计推出休闲康养游及红色游产品3个。四是创新全方位营销。拍摄并制作旌德文旅宣传短视频,邀请“徽常皖美”周群的101次时光之约节目组来旌现场采风拍摄利用我县灵芝、黄精等特色产品设计包装“旌德礼物”系列礼盒,打造“旌凤凰”区域公共品牌。组织宣砚、徽墨、云乐灵芝等文旅商品企业,在宣城市“大黄山”文旅推介会上、第17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展览。组织各镇和相关涉旅企业负责同志分2批次前往临安区、溧阳市、淳安县等地,开展主题村和美丽乡村先行地学习考察。

下一步,县文旅局将一是抓项目储备。围绕“大黄山”(皖南)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皖南川藏线建设需求,牢牢把握差异化发展方向,突出“绿色、红色、古色”旅游,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积极向上争取,在白地镇、皖南川藏线南入口建设游客集散中心,配套交通换乘、停车场、汽车修配、旅游服务、商业售卖等服务,着力打造康养、休闲、度假、研学、运动等文旅业态。二是抓项目推进。紧盯时间节点,坚持问题导向,稳步推进通用航空等省“512”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力争江苏国旅文旅体项目投入运营,加快文化馆、图书馆、融媒体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建设,确保16个在建项目早日完工运营,7个计划开工项目顺利落地,不断丰富我县乡村旅游、冰雪运动、低空飞行、民宿酒店等旅游业态,增强核心吸引力和主动融入大黄山的服务能力,打造一批旅游新亮点、新坐标。是抓品牌创建。全力争创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省级特色旅游名村、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持续开展安徽省“四级联建”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储备一批2A级旅游景区,提升一批3A级以上旅游景区。开展乡村旅游“421”行动,指导旅游重点镇、村和重点企业以创促建,久久为功,形成我县文旅特色品牌。持续开展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推动人气聚集、流量涌入。四是抓市场活跃举办一批文庙论语讲坛,常态化组织开展鉴宝江淮行等互动型节庆活动,促进市场消费。组建旅游、越野自驾协会,设计推出一批越野自驾游线路,力推形成一片皖南非遗类小吃聚集地。发布“行佣供母”“井水不犯河水”“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江郎才尽”“唐打虎”“钦免养马”等一批成语推荐旌德旅游小视频。在前期调研江浙一批主题村美丽乡村先行地基础上,分类举办一批多层次的旅游发展座谈会,打造亮点、制造热点、期待爆点,推动我县旅游实现跃升。

最后,由衷地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对文化旅游工作予以关注、监督,适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谢谢您的支持!

 

答复单位:旌德县文旅局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