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油菜花已开遍江淮大地。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水口镇的一级翻水电灌站泵房外,5根粗黑管道呈约50度角架设在岸坡边,白花花的长江水顺着管道被潜水泵提升后,沿渠道流入水闸上方的滁河。这些水将继续通过后面的杨庙站、黄坝跌水堰、彩虹桥等七级泵站,最终流入屯仓水库东干渠,补充来安县2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和农村饮水。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春分过后,随着用水需求量逐渐增大,保障春耕灌溉和农作物生产用水需求成为水利人的当务之急。安徽省水利厅提前科学研判,做好准备工作,立足防大旱、防长旱,动态开展水源保障分析,分时、分区域全力做好城乡居民用水及农业春耕春灌水源保障工作。
科学研判旱情 打有准备之仗
今年以来,安徽省降雨偏少,1月1日至3月17日,全省平均降雨量110毫米,较常年同期少三成。3月17日,长江干流大通站水位4.20米,较常年同期低1.88米。
省水利厅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雨情、墒情、旱情监测分析,科学研判,超前安排部署防旱抗旱工作,督促各地按照“留内水、提外水”的原则,开启各类固定站抢提外水,并采取架设移动抽水设备、多级提水等方式,千方百计加大外水提引力度,补充内部蓄水。2月16日召开的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视频会议,就蓄水保水、城乡居民用水、农业春灌用水等工作进行全面安排。根据旱情发展变化,3月7日,省水利厅发出《关于做好春季防旱和水源保障工作的通知》。针对大别山区水库群蓄水严重偏少的状况,3月1日、11日,省水利厅两次召开会议,分片区安排部署淠史杭灌区春灌供水工作。
淠史杭灌区闻令而动,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配,合理利用内部蓄水,科学安排引水,全力引提外水,按照总量控制、以供定需的原则,摸清底数,算准水账,预留好城乡居民生活水量,按灌区编制2023年抗旱供水计划,细化配置各用水单元引蓄提水量,确保城乡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安全,努力做好供水服务。
做好抗旱工作离不开设备支持。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密切关注全省供水安全保障形势,全面跟踪掌握借出抗旱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各地当前需求,算清水账和需求量,研究制订临时泵站架设方案,为统筹工程建设和保障供水安全提供技术、设备保障。同时,根据各市县地形、水源条件和扬程、流量等技术参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对接相关市县,为各地寻找水源、架设移动设备、保障电力供应等出谋划策,选配最适宜的移动设备,指导架设移动提水设施,把设备支持和技术支撑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肥西县在全县78座中小型水库、1万多口塘坝累计蓄水量仅0.3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不足两成的情况下,提前谋划,全面排查全县排灌泵站,及时清理疏通渠道、检修试运行泵站,确保泵站开机即出水。县提灌站3月11日开机提水,为官亭、铭传等乡镇浇灌冬小麦、补充塘坝水;官亭电灌站下属7个分站目前已全部开机提水,保障春耕生产。
摸清蓄水总量 提前补水到位
做好春耕保障工作,摸清全省蓄水情况、统筹各类水源是关键。
目前,安徽有水利工程控制的主要河湖库总蓄水量119.32亿立方米,总量与常年同期相当,但分布不均。水库蓄水量较常年同期少两成以上,其中淠史杭灌区水库群蓄水13.4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少五成。湖泊和淮北干流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针对各地蓄水情况,尤其是大别山区水库群蓄水严重偏少的状况,安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调度作用。自2022年5月25日开机以来,驷马山引江工程已累计提引长江水量约6.2亿立方米,其中向合肥市供水3.6亿立方米,向滁州市供水2.3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合肥、滁州城市供水压力,置换了大别山区水库群有限的水源。
“2022年,我们这遭遇夏秋冬连旱,今年开春雨水也较少,来安县水库蓄水量较常年偏少。目前我们也关注着滁河沿岸的库塘蓄水,抓紧时间‘留内水、提外水’。”来安县水利局负责人张越说,“2022年8月发生旱情以来,省机电排灌总站帮我们架设了13台套临时抽水泵,加上县里的临时抽水泵共67台套,已抽引外水1亿立方米,为我们保库塘蓄水作了大贡献。目前,来安县水库蓄水0.8亿立方米,基本可保障春灌用水。”
从2月19日起,天长市二峰站、川桥补水站、何庄补水站、上泊湖站、跃进补水站等泵站相继开机提水。截至3月13日,已累计提引外水2000余万立方米。
寿县水利局比往年提前两个月启动开荒一级、二级电灌站,分别向石集分干渠、保义分干渠补水,有效缓解了县境内3座中型水库及库塘蓄水比2022年同期少6000多万立方米、现有水源严重不足的困境,保障了灌区用水。
因地因时施策 切实保障水源
眼下,江淮大地上,春灌正在有序推进。安徽省水利厅密切关注雨水情和土壤墒情,因地制宜保障水源,同时合理调控河道、湖泊水位,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
省水利厅督促各地水利部门加强与农业部门沟通对接,及时通报用水形势,对于严重缺水的水库灌区及无灌溉水利设施死角地区等,及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改种耐旱作物等方式,科学合理应对干旱风险,最大程度减轻农业损失。
农业用水有保障,居民生活用水也不能放松。安徽针对目前蓄水较少且承担城乡居民生活供水任务的水库,原则上不放水灌溉,春灌用水主要依靠外部提水解决;对于预计可能会水源枯竭的农村供水工程,督促当地采取打井、水厂并网联网、应急送水等方式确保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