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307668617443/202303-00036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旌德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旌德县城管执法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03-27 | 发布日期: | 2023-03-27 |
索引号: | 113417307668617443/202303-00036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旌德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旌德县城管执法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03-27 |
发布日期: | 2023-03-27 |
2022年,旌德县城市管理工作在市城管执法局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12345工作思路,弘扬“三看、三比、三争”精神,全力实施城市管理12319行动,努力打造“忠诚、为民、担当、法治、廉洁”的旌德城管。为加快建设长三角休闲养生后花园,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旌德,贡献城管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一)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丰富“三会一课”的形式和内容,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原著、悟原理,班子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共开展集中学习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通过谈心谈话、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不断增强班子团结和活力。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策“三重一大”事项,有效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二)持续加强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一是持续推进党建品牌创建。按照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干事、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原则,落实“马路书记、马路办公、马上就干,干就干好、干就干实、干就干成”的二十四字工作要求,深入推进“马路书记”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宣传、学习、服务、开放等“四日”活动。二是创新党建品牌创建形式。推动“党建+马路商治+马路信访”工作理念,通过构建商户沟通群、党建品牌小屋、商户自治座谈会等便民体系以及“管、疏、堵、换、增”五条规划策略,破解主城区占路经营、出店经营、无序经营等问题,加强商户及摊贩管理,设置临时疏导点5处40余户。“马路信访”就是将信访工作设在马路上,坚持现场办公,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结合“马路书记”每周开展信访问题调研,做到信访事项“件件有回复、案案真解决”,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三)营造氛围强化城市管理宣传。调整加强了局舆情管控及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信息宣传撰写和舆情管控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宣传和舆情工作,全面加强局意识形态专项工作。今年以来,共撰写宣传信息200余篇、发布微信公众号165期,开设文明创建“亮亮说创建”等栏目,共发布微视频34期,对县级以上媒体投稿150余篇,上稿63篇。
二、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市容管理取得新高度。一是流浪犬整治行动。推行“收容+认养+领养”的管理模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截止目前,共捕捉收容流浪犬475条,教育养犬责任人200余起,处罚养犬责任人余190起,爱心人士认养2条。二是常态化市容管理。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大队加大对农贸市场、高铁周边、广场秩序等区域的巡查管理。截止目前劝导规范流动摊贩500余人,规范噪音16起,立案查处1起,清理规范占道经营、乱披乱挂、乱堆乱放等各类城市管理违规行为2000余次,立案查处2起,清除毁绿种菜地块约7500平方米。三是开展渣土车整治。为加强渣土车源头管理集中开展企业、工地等专项检查,严格检查渣土车审批手续及抛洒滴漏等问题。目前累计,检查渣土车车辆350余辆次,行政处罚12辆。四是流动摊点规范。县城管执法局积极打造美食小吃街,以一小临时疏导点为试点,以点带面,多方辐射,规范摊点设置面积、围挡、雨棚等,同时建立长效化管理制度,保障流动摊贩规范经营。截至目前已完成对一小、天润发区域的升级改造。五是开展城区内非机动车乱放放专项整治。我局自今年以来,共开展非机动车专项整治行动134次,共拖移违法车辆2330辆,规范首尾不一致停放车辆1600余辆,现场劝离违停车辆1500余起 。六是开展城区“门前五包”落实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完成城东路南侧,乔亭路,北一路等20多个路段"门前五包"工作,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42份,逾期未整改到位16家并立案查处16家。拆除店外水龙头241个,水池75个,使市容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七是开展河西路市容市貌整治。重点对乱占乱摆、乱贴乱挂、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截止目前张贴8张《河西路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公告》,发放《致河西路流动摊贩及商户的一封信》200余张。引导流动摊贩到指定区域经营400余户,劝导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商户160余家。八是对河西路路段的经营摊棚升级改造。我局按照统一标准(外观、尺寸、店招等),对经营摊棚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截止目前,已改造升级约145家摊棚,拆除存在安全隐患铁皮摊棚60余家。设计“透明窗口”4个,新设计店招约106块,文明广告挡板约370米。清理规范占道经营、乱披乱挂、乱堆乱放等各类城市管理违规行为1500余次。九是开展河东北路阳光棚专项整治,拆除违规阳光棚24家,面积约298.77平方米,搭建围挡牌约35余块,面积约300平方米。十是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督促经营者自行拆除和整改存在安全隐患门头店招80余块,实施集中拆除100余块、更新50余块、加固20块。十一是开展联合执法进小区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开展16次专项整治行动,共整治小区37个,共清理乱堆放2111处,清运垃圾136车次,清理飞线充电490处,毁绿种菜98处,拆除占用公共部位乱搭水池、水龙头117处,规范非机动车185辆。
(二)环卫管理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强隐患排查,提高安全水平。加大环卫工人巡回保洁力度,确保责任区域内无垃圾,使用清扫车辅助保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档,并根据季节调整延长清扫保洁作业时间,提高保洁频次,减少垃圾积存时间,确保路面干净整洁。二是全面清处卫生盲区、垃圾死角。对城区进行拉网式排查,集中予以清理,同时工作期间实行动态保洁,达到“六无四净”的标准,逐步使环卫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三是建筑垃圾管理有序推进。建设了一座建筑垃圾处置中心,并于10月开始运行,对城区建筑垃圾进行可再生利用。四是持续推进公厕提升行动。城区现有公厕数量达到设置标准,目前正在进行重建的公厕2座,升级改造的公厕29座。五是提前完成生活垃圾“零焚烧、全填埋”工作。完成旌德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及环境整治工程,生活垃圾进行外运焚烧处理。六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小区工作。目前已在灵芝中央城(二期)、香格里拉、御龙湾、和平新村、东方雅苑5个小区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亭,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投放。
(三)市政园林取得新提升。一是加强市政维护管养工作。更换雨水篦、窨井盖225个,疏通下水道287处,修复护栏211处,更换人行道地砖3015平方米,隔离桩141根,减速带1420m,反光桶145个。二是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除草面积30万平方米,拔草面积8万平方米,修剪色块面积7万平方米,补种小苗2.1万平方米,补种草皮6000平方米,补种各类树600余棵,补植各类球型植物1400余棵,打药、施肥约6万平方米,清理绿化带垃圾600吨,修剪群众反映树枝遮挡60处,安装树池蓖子243块。三是加强亮化设施维护工作。累计维修路灯1753盏,新安装路灯122盏,景观灯带1050米,电缆1650米,路灯出新307盏。四是加强停车位施划工作。为切实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截至目前共施划城区非机动车停车位约51800米,清除破旧、不合理非机动停车位约1500米。配合交警部门对路面上的机动车车位进行补划和新增,截至目前,共补划1260余个机动车位,新增1660余个机动车位,“开门缓冲区”500余个。施划中黄线900米、边白线2300米、菱形8个、导向箭头27个、消防通道5处。
(四)违建管控取得新成绩。一是新增违法建设管控有力。强化规划区内违法建设巡查防控,重点区域及重点项目重点巡查,充分利用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员,做到违法建设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新增违法建设制止率、处置率达到100%。今年共拆除违法建设41处,面积1699.52平方米。二是违法建设处置程序规范。制订《旌德县违法建设认定处理办法》,细化违法建设认定标准,规范操作程序,规范行政裁量权,坚持依法有序开展工作。三是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发布《旌德县违法建设举报奖办法》,拓宽群众参与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的渠道,通过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微信公众平台,智慧城管12319投诉热线等方式,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处理机制。今年以来共受理投诉举报近200余次,接受咨询100余次,快速处置30余起起,制止新增违法建设41处。四是小区违强化源头管理。从源头上对小区违法建设进行管理,化解执法矛盾,减少业主损失。要求物业公司对自己所管理的小区对易产生违建的业主提供其身份信息及其联系方式,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等方式向其业主宣传关于违法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我县相关政策和部门规章。同时,建立物业公司违法建设管理群,将拆除前拆除后的对比照片转发至每位小区业主,起到警示宣传效果。五是加强施工工地管理。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台账,一个工地一档案,详实登记工地项目信息,监管部门检查督查,问题整改、落实“六个百分百”及行政处罚等情况,目前建立档案施工工地档案20个。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在建工地日巡查,专项督查不间断。严格执法,针对落实扬尘污染防治不到位和工地噪音等违法违规情况,约谈工地50余次,行政罚款1万元。六是严格执法与便民服务相结合。及时为民排忧解难,解决百姓生活用房困难的问题,会同自规局对36户D级危房(偏房)重建实施监督检查,并做好100余户偏房维修审批咨询和服务工作。并积极与住建局沟通交流,在建筑业领域管理和执法模式有了一定的突破,并开展了新的执法项目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6起,行政罚款18000 元。
(五)智慧城管取得新成效。通过信息员采集、热线举报、微信举报、视频监控收集、车载移动巡查上报等方式,全方位拓展了城市管理问题的收集渠道。截止目前,共受理案件18813件,其中信息采集员上报18700件,公众投诉(社会公众举报和12319热线举报)113件,立案交办2834件,公众投诉(社会公众举报和12319热线举报)增加297%。同时,智慧城管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启动了自行处置子系统,采集员自行处置零星垃圾、城市牛皮鲜(小广告)、非机动车乱停放等案件,自行处置案件15979件。
三、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一)砂石资源管控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目标完成。对标2022年砂石行业销售纯收入和税收目标任务不放松。2022年1-9月,砂石实际销售额约46612.23万元,计划清单预测销售额66336.09万元,完成率约70%,砂石行业实际税收及纯收入约8517.00万元,计划清单预测税收及纯收入14839.51万元,完成率约57%。二是加强砂石收储。针对在建项目原地自用砂石规范审批使用,共办理砂石资源处置审批59件,对各镇村河道清淤产生砂石、项目产生砂石、矿山尾矿砂石等砂石资源做到应收尽收。重点加强对9家大理石矿企尾矿等砂石收储工作,累计收储砂石原料约360万吨。三是加强案件办理。县砂石办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始终保持对涉砂石违法行为“零容忍”态度,累计移交各执法部门案件线索8起,其中巡查发现3起,举报发现5起,已办结6起,正在办理2起,没收违法所得110元,累计罚款10000元。同时,开展路面联合执法行动中,共检查车辆2000余台次,查处违法运输车辆50台次,共计罚款33.5万元。并严格落实“人防+技防”的措施,强化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常态化开展砂石运输车辆检查工作,累计检查砂石运输车辆4万余辆。
(二)重点项目建设再获新突破。一是孙村新建垃圾处理场建设全面完工,预计明年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二是城区智慧路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江村大道及城西路共220杆中华灯的升级改造工程,正在对解放北路及部分背街小巷进行施工。三是城区公共厕所改造项目全速实施。已经完成30余个公共厕所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及部分墙面出新,两个老旧公厕已完成拆除及基础原址重建工程。
(三)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再获新成效。一是加快推进城区绿化提升。完成江村大道、灵芝广场等路段绿化整治提升项目建设工作,除少量暂时不宜施工的部分外,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城区居住小区、机关单位、主次干路、大小街道等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0.39%。二是加强城区公园和生态休闲场所建设。提升灵芝公园、兔儿山公园、梓山公园、灵芝广场等城区公园绿地品质,增加公共生态休闲场地。截至目前,已完成灵芝广场东侧绿化提升1500㎡,并根据文明创建工作安排将城区2万余平方米闲置空地建设为停车场及绿化景观设施,目前城南路、中石油、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0个临时停车场均已完工。
(四)重点工作落实再展新气象。一是常态化应急处置。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工作,落实“两码”联查工作,定期开展城市大扫除、城市家具消杀等工作。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对城区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开展排查,组织开展防汛演练2次,确保预案有实效、起作用。二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开展燃气液化气、垃圾处理场、市政公共部位等专项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集中排查4次、不定期抽查6次,对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12次,全部立行立改到位,确保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长效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建立城市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摸排机制,制作常态化扫黑除恶宣传动画视频2个,并在公共电视墙上予以滚动播放,建立流动宣传站2个,设置举报箱3个,建立专项行动长效机制,充分认识城市管理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的重要性,稳步推进全局扫黑除恶工作。四是提质脱贫攻坚决战工作。为巩固脱贫成效,局工会统一采购扶贫户2.51万元扶贫产品,并组织局干部职工及其亲属采购扶贫户农产品,积极帮助扶贫户解决滞销农产品问题。一直以来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切实关心爱护下派基层驻扎扶贫干部的生活、健康、安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以作风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城管队伍形象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开展法制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共组织法制培训班1次,新招聘5人通过执法证专业和通用知识考试,组队参加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宣城初赛,目前已确定代表宣城市参加全省决赛。二是行政案件法制审核。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面推进落实“三项制度”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今年共审核一般程序行政案件18件,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案件2000余件,涉及较大数额行政处罚案件10件组织召开重大案件审查会议,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起。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让市民了解、熟悉有关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积极组织宣传《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撰写宣传报道1篇,宣传视频1部,并在城区LED大屏上进行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宣传。四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热情接待办事群众,耐心解答疑问,高效办件,通过电话预约等方式,节假日、周末共预约服务6次、工作日延时服务9次,容缺办理17件。今年以来,共计办理户外广告审批133件、临时性占道审批187件、建筑垃圾运输审批22件、城市道路挖掘审批3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审批1件。收取临时占用城市道路费13559.42元、建筑垃圾处置费547651.95元、道路挖掘修复费27019元。按照上级政策文件,减免征收临时占用城市道路费2304元。
(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是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开展深入推进“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观看正反廉政专题片10余次。二是强化作风建设考核。完善局加值班制度、日常考勤等相关规定,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督查17余次,印发加值班及考勤情况督查通报8期及会风会纪通报2期。三是加强群众举报、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省网上信访系统受理、办结重大信访件10起,接待来人来访50余人次,完成信访部门转办件30余起,人大代表建议主办50件、协办2件,政协委员提案主办15件,电话投诉举报500余次。
五、以考核细则为底线,全面提升我县考核排名
(一)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工作。根据市对县绩效考核细则要求,我局全面落实对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确保无积压、无满溢现象出现,目前我县生活垃圾处理已经实现了“零填埋”“全焚烧”目标要求,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考核为并列第一。
(二)牵头便民停车行动工作。一是改造升级现有停车场。一期对高铁广场停车场等10个停车场以及城西路等6个路内停车位进行了改扩建,同时配套建设完善了智能停车场系统以及警示标志,增加停车收费指示标牌及收费系统,目前已建成1157个,其中新增停车位121个。二是利用闲置土地新建。全面摸排闲置土地,有序推进10个临时停车场项目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将新增标准停车位314个,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停车场二期(大货车停车场)项目开工建设。三是统筹公服项目配套泊位。今年将新增公服项目配套停车泊位四处,分别为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旌德县汇五仓储工业基地、资福禅寺项目、旌德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总计195个停车泊位,已陆续向社会公众开放。截至目前,今年我县城区共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30个,超额完成市既定每年新增600个的任务目标,大大缓解区域内停车位不足等问题,便民停车行动专项考核为并列第一。
六、以改革创建为突破,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2023年县城管执法局坚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弘扬“三看三比三争”工作精神,常态化保持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努力做到城市管理能力再提升。一是提升市容管理能力。实施沿街市容秩序整治,规范设置便民疏导群点,深入推动废品收购站治理、门前五包责任区包保等工作,提升城市管理人文内涵。实施扬尘治理攻坚,加强餐饮油烟管理。实施广场舞、露天KTV、施工工地、娱乐会所等噪音管控。建设打造2个示范街区、特色街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二是提升环卫管理能力。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面整治提升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五大社区、背街后巷等环境卫生。持续改造开放公厕,完成公厕提升发行项目建设,实现5分钟如厕圈。进一步深化建筑垃圾处置场运营管理,全力打造全省最干净县城之一。三是提升规划管理能力。持续实施“清零”行动,计划拆除5000平方米。实施常态化巡查管控,保持违法建设“零增长”。严格实施我县《物业小区装修管理办法》《偏房维修管理办法》《危房认定维修管理办法》,加强审批管控。四是提升市政园林能力。实施园林景观及附属设施提升,持续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创建能力。全力实施智慧路灯项目推进,提升背街小巷亮化覆盖率,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持续提升市政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养护,改造均2000米人行道路面,规范提升市政设施养护标准,加强城区防汛响应能力,建立完善市政桥梁常态化巡查养护维修管理机制。五是提升砂石管理能力。坚持24小时在线巡查,确保全县砂石资源不遗漏、不外流。坚持有奖举报制度落实,发挥案件查办通报案力度,常态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发力做好日常巡查管控工作,提升国有平台及代加工点管理能力,做到精准合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重点加强源头管理,开展抛洒滴漏扬尘专项治理工作。持续做好砂石资源惠民利民机制,最大程度降低农民建房使用砂石成本。六是提升行政执法能力。继续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全面推行“721”工作法。持续推进规范化大队(中队)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进城管文化建设,发挥好媒体作用,多渠道、多形式讲好城管故事。持续开展执法骨干培训工作,常态化评选优秀执法骨干、优秀执法案例,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办案能力。七是提升智慧城管能力。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平台,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实时监控、智能感知、精准调度、快速处置,要将“队员通”办案率提高到98%以上,最大限度向科技要“编制”、要“能力”、要“战斗力”。创新“人人当城管”活动载体,完善社区城管服务站工作机制,推动城管执法向社区、基层延伸,着力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八是提升安全生产能力。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节日期间值班值守工作。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完善城市安全应急方案,落实安全生产“日排查、日整治”工作,强化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物资保障水平。九是提升干部作风能力。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以上率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挥好城管传统作风优势,坚决反对“躺平”工作现象,全力打造担当尽责的狼性干部队伍,强化青年干部培养和管理,全面营造领导带头,干部主动工作氛围,做到团结合作干、担当尽责干、创新借力干、廉洁自律干 ,始终保持良好的政治生态。
主办: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旌德县政府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3418250001
地址:旌德县政务新区1号楼5层 电话:0563-8021521 传真:0563-8026519 邮编:242600
旌德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旌德县政府热线电话:12345皖ICP备14019058号-2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04号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