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1-12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位居全市第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2.5%,位居全市第二。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4亿元,增速4.8%,位居全市第六。民间投资完成14.27亿元,增速6.5%,位居全市第四。全县1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增速同比增长-3.2%,位居全市第七位。
(二)重点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1-12月,我县6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79亿元,投资完成率136.93%,开工率100%,竣工率233.33%;
38个市亿元项目完成投资20.2亿元,投资完成率125.5%,开工率133.33%,竣工率140%。
50个纳入县重点调度项目(含35个结转及15个新增项目)目前,除飞翔高密度板材等11个项目已竣工退出调度外,其余39个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三)资金争取工作取得实效
2022年1-12月,共争取资金4382.05万元,分别为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空心胶囊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盐业公司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5个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以及移民项目。2022年已获批入库非标债项目8个,具体是:旌德县城市更新—城市融媒体中心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旌德县中心城区民生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宣城旅游学校西区改扩建项目、旌德地下管廊(一期)项目、旌德县旌阳幼儿园建设项目、数字旌德新基建项目等,总投资33亿元。
(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截至目前,通过安徽省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共办结项目立项425个,其中审批项目353个,备案项目74个,核准项目0个,节能审查项目办结295个。
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缩减项目申报材料、压缩办件时效。全面梳理了我委入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共60项,其中发改项目立项27项、物价行政许可23项、粮食行政许可10项。 “即到即办”、(马上办)、“零上门办结”(网上办)、“一次办结”事项占比达到政务服务中心要求,承诺办结时限在法定办结时限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均达到了“四办”的标准要求。
(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开展
一是完成企业“信用修复”专项培训,指导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应急局等单位完成企业主体信用修复;二是县法院、县市场监管局完成市对县失信被执行市场主体、严重失信企业的专项治理整治任务;三是开展行政确认等五类信息归集业务实地培训,完成全县五类数据反馈市信用办;四是组织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五是组织开展“信易贷”平台入驻工作,已完成县域内11.09%存续市场主体授权入驻(超额完成市对县10%任务)。
(六)环资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组织编制了旌德县旌盛建筑固废加工与综合利用项目申报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850万元,目前项目资金已完成拨付,项目单位正在积极进行工程建设,预计2022年能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二是加强旌德县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旌德县大别山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调度和推进,年底前将进行竣工验收工作;三是积极推进EOD项目谋划工作,今年我委牵头会同县生态环境分局、国控集团等单位前往马鞍山市雨山区、安庆市岳西县考察EOD项目,邀请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来我县对接EOD谋划工作,并对我县EOD项目进行全面摸排,委托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申报方案编制。四是积极谋划以工代赈项目,已上报以工代赈项目2个,总投资18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带动当地务工人数208人,发放劳务报酬共计45万元,有力地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增收。五是配合开发区完成了特色产业集群自评估以及本年度产业集群现场“云查看”工作。六是制定并印发了《旌德县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行动方案》,根据当前新材料相关企业发展情况规划了未来我县新材料产业链发展方向,并召开专题会议征求意见后印发方案。七是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工作。经过华东院比选分析与论证,初步确定了4个项目选址,分别在我县兴隆镇和蔡家桥镇,目前兴隆镇榔头、牛背岭2个站址均已纳入宣城市抽水蓄能电站谋划储备库。八是谋划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横向了解其他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情况,积极整合公共机构屋顶资源,按计划推动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展。九是积极开展项目节能评审,其中鼎新新材料公司项目已报省节能协会进行评审。十是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牵头成立了我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了全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总结,委托有关公司编制了我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十一是根据上级文件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旌德县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实施办法》,简化村庄小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七)移民工作纵深发展
2022年共安排移民后扶项目60个,总投资1524万元,分布在全县45个行政村(社区)。截至目前所有项目都已开工,部分项目通过验收并完成拨款。完成2022年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发放工作,核定人口为7859人。积极做好移民维稳及疫情防控工作。完成了2022年度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绩效评价及监测评估考核工作。
(八)价格监管工作持续加强
一是核定重要服务价格。完成幼儿园延时服务收费标准的制定并核定城区停车服务收费标准。二是向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在省市的统一部署下,联合民政、财政、人社、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向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本年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2.97万元,共20841人次。三是建立“惠民菜篮子”门店。按上级文件要求,建立了一家“惠民菜篮子”门店,并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启动门店运行,为我县老百姓提供惠民菜品,分别今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启动门店运行两次活动均按照规定圆满完成,约向群众让利3万余元。四是于2022年底前完成旌德县涉企收费清单的动态调整,并通过政府网站对外公布。
(九)价格认定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共接到16 起涉案价格认定案件(受理办结涉纪价格认定1起;涉案价格认定9起;不予受理并下达《不予受理通知书》涉案价格认定3起;受理并正在办理涉案价格认定3起。)二是按时分类上报价格监测数据,并完成价格监测点年度补助及奖励发放。三是做好成本监审及成本测算,对托育机构收费成本进行初步测算;对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成本进行合理性测算。
(十)粮食安全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制定《旌德县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供工作手册》、《旌德县城市封控居民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方案》、《旌德县发改委(粮储局)突发疫情粮油应急保供工作方案》等,并上报县疫控办。二是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为加强粮食应急工作管理,保障粮油供应,督促粮食应急加工供应企业、放心粮油示范经销点及主食厨房、成品粮油代储企业、社会责任储备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更新完善企业信息,落实应急保供人员和车辆,在启动粮食应急响应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三是为理顺粮食资产和资产划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了旌阳、俞村、蔡家桥、三溪、庙首5家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及旌德县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工商注销工作。四是开展2021年产中晚籼稻重金属超标情况调查,根据《旌德县重金属超标处置方案》,拟发了《重金属超标稻谷收购通知》,向财政局递交《2021年产重金属超标稻谷收购资金报告》,共计收购重金属超标稻谷153.308吨,5月份已拍卖销售。很好的保护了种粮农户和粮食经营者的利益。五是加强成品粮油代储管理,制作悬挂《旌德县成品粮代储库》牌,建立《旌德县成品粮油储备管理制度》和《成品粮油保管员职责》,先后10次对150吨成品粮、15吨食用油代储库进行检查,督促代储库点做好质量检查、保管及出入库台账登记工作,确保成品粮油质量好、数量足。六是根据省局要求,为有效实行县级储备粮均衡轮换,上报《关于要求增储2000吨县级储备粮的请示》,并取得县政府同意。七是与1家粮食储备企业、13家粮食加工企业及粮食物资储备中心签订《2022年度粮食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与10家粮食应急供应企业签订《粮油应急保障协议书》,落实各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粮油应急保供责任。八是加强智慧皖粮信息化系统企业平台、县级平台管理,适时监管检查储备库设施设备在线率,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使在线率保持100%。九是开展2022年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周、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14家粮食企业悬挂“科技兴粮兴储、创新有你有我”“不让一个人掉队。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 ”主题横幅,制作PPT宣传图片在政府大屏滚动播放,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开展科普及爱粮节粮宣传活动,发放有奖问答奖品100份,发放宣传册120份,收到良好效果。十是根据市局《关于落实2022年粮食产业化目标和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任务的通知》要求,拟定下发《旌德县2022年度粮食产业化目标任务和粮食质量监测对象》。十一是积极落实涉粮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改,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成立整治小组,明确责任人,狠抓责任落实。根据整改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储备库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日常工作带头作用。扎实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开展深度自查,研究问题,扩大整改效果。十二是积极落实粮食购销工作,已完成2000吨新增县储粮轮入任务,验收通过;积极做好关于2022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库点申报工作,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渠道作用,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性。十三是完成储备库改制划转国有控股集团的事宜。完成企业营业执照信息变更及其他信息更换工作,确保日常工作稳定进行。
(十)疫情防控和救灾物资保障有力
一是物资采购:根据旌德县防指办(防指办〔2022〕8号)《关于2022年防汛物资储备计划的函》,经询价、招标、签订合同、入库验收等环节,于6月10日全部入库,共采购物资21种,数量26854件,采购资金14.81万元。二是抗旱保收工作:经政府批准,紧急采购抗旱物资7种,数量400件,采购资金28.91万元;为全县9个镇发放抗旱物资潜水泵66台、汽油机水泵20台、软管267卷、马达线32卷。三是物资管理:为保障物资储备完好充足,确保应急时能调的出、用的上、不耽误事,及时对储备物资开展了检查,对所有应保养维护的物资,进行了检测试用和维护充电保养,确保完好率100%。四是资产管理:积极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全年粮食资产租赁收入83.79万元,减免中小微企业42户(含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13.37万元;为避免国有闲置资产损坏流失,筹集资金28.22万元维修房屋8幢,面积2418平方米;为配合城市文明创建,对北门油厂院内的4处违建房屋进行拆除;按照《旌德县国有粮食企业政企分开工作方案》的阶段工作要求,对所有粮食系统存量资产进行确权变更。
(十一)加强依法行政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粮食行政执法大队正式挂牌,充实大队工作人员5名,其中4名持执法资格证;组织人员到市场监管局。城管局等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二是明确执法权责范围和执法服务对象,补充完善“一单两库”,梳理更新“权责清单”,严格执行公示告知制度,依法行使职权。三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政策性粮食库存专项检查、粮食重金属专项检查和粮食普法宣传。四是制定“八五”普法工作计划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活动。五是制定《旌德县发改委(粮储局)国家工作人员参与旁听庭审活动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做好项目谋划推进。一是加强与各部门对接谋划,2023年新增谋划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15个,力争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库和上位规划。二是强化项目调度,加快在库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2023年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三是进一步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会同农水、乡村振兴等部门积极谋划项目,在适宜人工作业的项目环节积极推广,对已开工项目严格落实省发改委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要求。
(二)全力对上争取项目资金。2023年,争取各类资金不少于2亿元。一是做好老旧小区、供排水等城建领域以及环资、农经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二是做好非标专项债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大已发行专项债项目调度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争取早日达产达效。三是多领域谋划,做好各类金融工具、贴息贷款等项目申报工作,支持重点企业发展。
(三)不断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坚持早安排、早谋划、早部署,加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高技术、战新等6项经济指标分析研判,按时间节点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和运行监测,确保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做好发改委(粮储局)承担市对县考核指标(15项、20分)的分析研究,全力积极争取二类县第一。
(四)持续发力“为企优环境”。扎实开展包容普惠创新工作,进一步优化发改系统营商环境。做好开发区综合服务工作,协调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标准地”改革、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积极挖掘亮点,不断加快长三角融入进程。加强节能管控工作,严格落实新上项目省市节能评审工作制度,鼓励现有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对能耗异常增长企业进行能耗定额管理,倡导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持续提升信用体系建设,常态化、标准化监管信用数据,力争2023年度工作争先进位。
(五)以人为本做好移民工作。一是做好2023年移民后扶项目计划谋划、申报、安排和实施工作。二是做好水库移民人口核定工作,准确发放移民直补资金。三是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区移民群体稳定工作。四是加大移民就业创业培训,提高移民就业创业能力。
(六)持续强化粮储工作。一是围绕粮安考核,力争排名进位。二是加强行业管理,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遏制食品安全事故。三是强化政策性粮食库存监管。四是积极稳妥做好粮食系统政企分开工作。五是做好应急物资采购和保管工作。
(七)扎实做好价格工作。一是核定重要服务价格。核定农村公益性公墓价格,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学费、住宿费,公交一体化票价。二是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向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实施“惠民菜篮子”工程,动态调整旌德县涉企收费清单。三是做好价格认定和价格监测工作。
(八)按时按质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