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旌德县城市管理工作在市城管执法局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人才兴县”四大战略,弘扬“三看、三比、三争”精神,为加快建设长三角休闲养生后花园,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旌德,贡献城管力量。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主要成效
(一)“抓党建”打造忠诚城管。一是提升党建引领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组织意识形态学习研讨3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3次,专题党课7堂,集中观看专题纪录片5次,打造“旌城小事”等专题视频20期,局党支部获得省住建厅“共产党员先锋岗”荣誉称号、荣获县直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二是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按照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干事、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原则,落实“马路书记、马路办公、马上就干,干就干好、干就干实、干就干成”的二十四字工作要求,创建 “马路书记”党建工作品牌,设立“马路书记”工作责任牌34块,设置“马路书记”宣传阵地1个,拟新增“马路书记”宣传长廊1个、城管工作驿站4座。三是开展“四日”活动。“宣传日”开展“砂石资源管理”等城市管理宣传日活动3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4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余起。同时加强宣传信息、自媒体交流等工作,撰写宣传信息259篇、发布微信公众号160期,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学习日”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组织集中学习20余次,开展“最美环卫工人”评选活动,20名环卫工人荣获“最美”、“先进”、“进步”等奖项,设立了环卫爱心驿站46个、环卫工人维权工作站5个。“服务日”。成立城管“三色”志愿服务队,即党员为主体的红色老兵志愿服务队、团员为主的绿色奋青志愿服务队和环卫工人为主体的橙色天使志愿服务队,开展了1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开放日”建立自媒体交流沟通机制,创新“人人当城管”活动载体,组织50余人次社会各界代表参观旌德县流浪犬爱心收容所,通报流浪犬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抓干事”打造为民城管。一是市容市貌管理。积极开展“城市六乱”综合整治行动,共清理规范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各类城市管理违规行为1900余次,其中拖移违停非机动车1000余辆,施划城区非机动车停车位约7000个。开展入城“第一眼”整治工作,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0余份,拆除违规牌匾12块,清除入城口3处占道建筑垃圾,规范占道经营商户13户。二是环境卫生管理。坚持人机结合,实施常态化保洁,出动各类车辆6000余次,清除城市牛皮癣6500余份、清洗、消杀城市家居380余次;收集处置生活垃圾23202.37吨、餐厨垃圾1525.30吨、处置垃圾渗滤液26033吨。8月底全面实现生活垃圾转运宁国进行无害化焚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三是市政园林管理。坚持市政基础设施“即查即修”工作机制,更换井盖386个、人行道4210平方米、护栏184处、隔离桩306根、减速带760米、路灯3795余盏。坚持群众反映问题解决“事不过夜”原则,新增路灯45杆、应急处置管井处塌陷6处。完成城区26万平方米日常养护,进行绿化带补植3600平方米,安装各类防坠网约1650个;四是违法建设管理。开展第七次违法建设清零行动,累计拆除违法建设3019.87平方米。工地施工管理。实行一地一档,强化日常巡查,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33份,约谈工地12家,行政处罚4家31000元。六是智慧城市管理。通过全方位拓展城市管理问题收集渠道,共受理案件24730件,立案24730件,结案24581件,结案率99.39%。
(三)“抓攻坚”打造担当城管。勇于担当,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交办工作任务。一是全面推进砂石资源整治。共检查砂石运输车辆4.5万余辆,取缔非法企业14家、整改企业10家(1+9)、销号企业69家。移交砂石案件线索48起,罚款113263元,追缴赃款63574,补收税费及滞纳金22071.25元,拘留2人。出台《旌德县农村村民宅基地建房使用砂石指导意见(试行)》,90余户村民享受到惠民政策。今年1至10月份,全县销售砂石约680万吨,销售金额约4.4亿元,砂石类企业入库税收3426万元。二是常态化应急处置。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工作,定期开展城市大扫除、城市家具消杀等工作。快速响应防汛防台等工作,成立24小时应急队伍,组织队员对城区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开展排查、巡逻、警戒等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时做好台风、暴雨过后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清理泥沙约3吨,第一时间恢复了干净、整洁的城市面貌。今年4月,我局荣获市委、市政府表彰防汛救灾先进集体。三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开展燃气液化气、垃圾处理场、市政公共部位等专项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集中排查2次、不定期抽查6次,对城区18家使用瓶装液化气的流动摊点落实整改,确保城区流动摊点无使用瓶装液化气情况;对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13次,全部立行立改到位,确保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四是开展城区户外广告整治。开展了15次户外广告专项拆除行动,共计拆除户外广告牌266块,面积4336.96平方米。并对符合专项规划的户外广告进行回收,共回收LED大屏3块,户外高炮2个,座地式广告54块,回收广告面积6729.38平方米。目前,已将城区户外广告分两个标段进行公开挂网拍卖,本月20号进行经营权公开拍卖。五是开展流浪犬收容整治。为切实加强流浪犬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开展为期1个月的流浪犬专项整治行动,并坚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统一集中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开展流浪犬专项整治20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捕捉204条,教育养犬责任人50起,处罚养犬责任人77起,爱心人士认养1条。六是开展遮阳棚专项整治。拆除各类违规遮阳棚101个面积约740平方米。七是全面落实项目建设。新建垃圾填埋场项目,箱涵全部完成,生化池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挡土墙主体结构全部完成,膜车间、餐厨车间、管理房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库区水平防渗完成75%,调节池完成底板钢筋制安。启动老垃圾处理场封场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企业已进场进行封场前期准备工作。纳入今年政府投资项目4个,其中灵芝广场区域时令花草及周边绿化提升项目当季花卉已种植完成;城区绿化带护栏安装及绿化提升工程正在施工;解放北路与滨河路交叉口、环城北路、北一路人行道工程已在发改委完成立项,并完成项目招标,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展路基施工;背街小巷路灯安装及亮化提升工程目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完成立项,近期将开展施工。
(四)“抓业务”打造法治城管。树牢执法先懂法的基本原则,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法制化。一是开展法制培训工作。共开展法制培训2次、法制测试2次,培训法制骨干100人次, 8人参加并通过本年度执法证考试,参加省、市、县相关培训6人次。在9月份参加全市城管执法技能竞赛,取得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同时本月将作为代表宣城唯一代队参赛全省竞赛。二是执行三项制度工作。完善“三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行政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工作部署。三是加强法制审核工作。共审核各类行政案件246件,涉及较大数额案件12件,申请强制拆除4件,办理行政诉讼案件3起。四是行政许可办理工作。共办结行政许可805起,其中根据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容缺办理行政许可35起,预约办理18起,延时办理66起。办理免费占道41件,免收金额4063.2元。
(五)“抓法纪”打造廉洁城管。始终把作风纪律和反腐倡廉做为常态化管理工作,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观看正反廉政专题片20余次。二是强化作风建设考核。完善局加值班制度、日常考勤等相关规定,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督查40余次,对2起反映城管工作人员不遵守工作纪律的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处理。三是加强群众举报、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对25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均按时按要求答复当事人,并持续推动相关工作深入开展。累计收到热线举报、诉求266起,全部做到办结率94.73%,反馈满意率92.84%。
二、主要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体制机制不完善,职责交叉;二是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三是群众参与度不高,缺少鼓励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措施方法;四是底线工作不够精细,环卫、市容整治有时出现反弹;五是垃圾分类、养犬管理、停车收费等短板问题有待破解;六是市政绿化缺少亮点特色,有待提质增效。
三、2022年工作思路
1.开展党建引领抓落实。进一步完善“马路书记”品牌,把城管服务驿站建设作为发挥行业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育。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规范发展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进一步强化党员志愿服务,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抓好结对共建工作,积极与联系村开展结对共建,形成“党带群团、一体共建、互促共进”的工作格局。
2.开展综合管理补短板。一是推进市容市貌管理工作,持续推进“马路书记”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加大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的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维护市容秩序。持续推进规劝引导、媒体曝光、行政处罚、集中整治“四步法”措施,引导推行把式车辆“首位一致”有序停放。持续推进“铲菜行动”,对私自占用城市公共绿地、花坛、河道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持续推进遮阳伞和遮阳棚整治行动,提高城市管理新高度。持续推进临时疏导点位和季节性水果摊点位建设,科学规划城区摆点群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建筑垃圾运输车的“抛洒滴漏”严管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持续推进流浪犬专项整治行动,降低流浪犬扰民、伤人等问题,完善犬类管理制度,建立常态化管理措施。二是推进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持续推进违法建设“清零行动”,加强违法建设监督。建立完善防控机制,制定城管执法队员+信息员采集员+社区网格员+小区物业管理员“四员一体”的违法建设防控网络。发布《旌德县违法建设举报奖办法》,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处理机制。持续推进工地扬尘防治差异化管控,要求各类建筑工程开工前严格落实好工地“六个百分百”。制订出台《旌德县违法建设认定处理办法》,坚持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对新增违法建设坚持“即查即拆”,确保违法建设“零增长”。三是推进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对承包公司督查考核机制,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持续推进精品环卫爱心驿站、环卫工人维权工作岗打造工作,提升环卫工人社会地位。持续举办环卫工人爱心捐赠活动,让社会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珍惜环卫工人劳动成果。四是推进市政园林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城区盲道等无障碍设施整改提升、市政桥梁区域量化提升、城区人行道整改行动,全面改变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推进市政设施即查即修机制,确保城区市政设施正常运行,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6%以上。持续推进市政园林项目落地,全面提升城区公园、城市小品、绿地品位提升,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五是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工作。持续推进“人人当城管”活动载体,建立自媒体沟通交流机制,落实城市管理“开放日”活动,着力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六是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完工投入使用。加快推进路灯节能改造及管理机制改革,实施城区路灯节能改造特许经营项目,对城区高耗能路灯及问题线路进行改造。谋划好智慧城市提升改造项目,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
3.开展综合执法促规范。一是提高执法培训层次,推动学习培训取得实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特别邀请市城管局领导、局法律顾问来我局授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城管执法队伍。二是坚持以评验学、以赛促学,提高执法标准。成立旌德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案件评查小组,开展优秀案件评选、执法标兵评选、优秀法制员以及法制宣传员评选活动。三是以综合执法能力提升行动为契机,全面提升综合执法能力。一线执法部门应对市容市貌、道路秩序、环境卫生、规划建设、房地产等方面加大执法力度,推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向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方向发展,全面持续提升工作效能。
4.开展安全生产守底线。一是全面从严落实安全生产“日排查、日整治”工作。在开展日常工作时,要同安全生产巡查工作相结合,做到安全生产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解决”。同时,做好排查整治台帐登记和报送工作。二是切实加强节日期间值班值守。节日期间要高度重视值班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所有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严禁撤离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