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县审计局依法对2020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县财政局及有关单位对其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旌德县审计局的责任是依法独立实施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20年末县级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共有108个,总人数6115人(在职3990人、退休2111人、离休14人)。
(一)财政收支及预算执行情况
1.总预算资金收支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收入总计18623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24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99%,比上年增长0.2%),上年结余113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796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2630万元,调入资金26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支出总计18510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489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9%,比上年增长3.28%),上解上级支出116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9664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32万元。收支对比,年末结余1129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支:总收入53729万元,其中:本年收入3351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71.81%),上年结余37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065万元,调入资金26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3500万元。总支出52818万元,其中:本年支出5281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8.32%)。年末结余911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上年结余23179万元,本年收入2481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8.21%),本年支出187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2.60%),年末结余29242万元。
二、审计分析和评价
2020年,全县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力“六稳”、“六保”,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克服疫情、灾情、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积极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改革,全力确保了工资发放、机关运转和民生需求,从审计情况来看,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年减税降费7500万元,新增债券资金16496万元,较好地促进旌德经济社会发展。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支出,2020年对财政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办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按10%进行压减,将节省的资金更多的用于疫情防控、基层“三保”及相关重点领域投入。
---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促进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2020年,县财政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889万元,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集中财力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扶贫、乡村振兴等重点支出,2020年民生支出14090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85.4%,33项民生工程总投资36400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资金11700万元已足额到位。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推进财政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的渠道、方式和内容。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联网监督机制,逐步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升财政管理绩效水平。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
1.无预算进行政府采购
2020年全县实施政府采购的一级预算单位共计52家,其中21家一级预算单位未编制年度政府采购预算进行采购。
(二)预算执行方面
1.部分单位可用预算指标执行率较低
通过对全县104家单位(包括二级机构)当年可用预算指标与实际支付额度数据进行比对分析,2020年可用指标平均执行率为97%,其中低于平均水平的有11家单位。
2.部分预算收入未上缴国库
截至2020年底,应缴未缴国库资金257.89万元,其中:财政专户及股室利息收入54.13万元、资产运营中心历年收入结余203.76万元。
(三)财政资金管理方面
1.拨入财政专户部分资金未使用、部分专项资金使用率较低
2019年、2020年预算各拨给经建股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以及2020年11月预算拨农业股中央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截至审计时,分别结余在经建股和农业股,尚未使用,未形成支出。
2019年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专项资金、 2020年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2020年第二批省级水利资金,当年使用率仅分别为2.6%、5.5%和8.4%。
2.农发项目结余资金未及时清理
截至审计时,农业股管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已连续结转两年以上未使用,应作为存量资金进行清理而未清理。
(四)其它问题
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出进度较低
截止2020年12月底,旌德县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出进度为75%,其中城市停车场工程项目和经开区健康制造产业园2个项目资金支出进度较低,分别为0%、52%。
四、审计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管理行为。严格执行《预算法》,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无预算不得支出,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对预算单位的用款计划考核、预算执行进度考核通报等制度,缩小预决算差异,提高年初预算执行到位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健全项目支出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为优化预算编制、改进项目管理、落实支出责任提供依据。
(二)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增强财政统筹能力。梳理整合各类财政资源,及时清理财政借垫款和往来款,盘活各类沉淀、闲置和结余资金,建立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不断满足重点支出和民生项目的资金需求。规范财政专户管理,科学、合理调度国库和财政专户资金,杜绝“以拨代支”等违规行为,对于从国库拨付到财政专户的资金,要采取措施加快形成实际支出,防止资金滞留专户。同时应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覆盖到所有财政性资金。
(三)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人员业务能力,规范做好专项资金财务核算,同时应加大专项资金跟踪监管力度,资金拨到哪里,资金监管就跟到哪里,督促专项资金使用部门(单位)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用途合理安排使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加快支出进度,使财政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资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