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财政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财政局> 机构领导
索引号: 11341730003260203A/202209-00180 组配分类: 机构领导
发布机构: 旌德县财政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领导活动】旌德县财政局召开“非凡的成就·旌德这十年”民生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9-27 发布日期: 2022-09-27
索引号: 11341730003260203A/202209-00180
组配分类: 机构领导
发布机构: 旌德县财政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领导活动】旌德县财政局召开“非凡的成就·旌德这十年”民生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9-27
发布日期: 2022-09-27
【领导活动】旌德县财政局召开“非凡的成就·旌德这十年”民生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2-09-27 08:35 来源:旌德县财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旌德县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擦亮幸福旌德民生底色,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持续实施省定民生工程。2022年9月26日,旌德县财政局分管副局长在“非凡的成就•旌德这十年”民生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十年来民生工程实施成效,并回答媒体记者的相关问题。
  一、助力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完成
  党建引领扶贫工程。充分发挥村干部和选派帮扶干部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凝心聚力投入脱贫攻坚,帮助贫困村解决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产业扶贫提升造血功能。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支持在贫困村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940户,引导和支持821户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开展自种自养,发展特色产业,强化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的造血功能;资产收益扶贫助力贫困人口增收。通过资产收益扶贫工程累计投入2300万元,支持贫困村开展光伏、旅游、种植、养殖等类型共40个收益项目建设,带动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实施政府兜底保障。为全县4500余名农村低保对象提供生活保障,为集中、分散供养的950余名特困人员提供集中或分散供养;为2700余名困难残疾人、1300余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落实健康脱贫兜底“351”和“180”工程扶贫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不断提高。 
  二、教育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 
  健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十年来,全县累计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面积8.6万平方米,免费教科书补助累计受益学生达4.05万人次,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对寄宿生给与生活补助。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000余万元,保障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和普通高中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学杂费,有效解决困难家庭学生就学问题;学前教育投入持续加大。累计投入资金1900万元,新建4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9所公办幼儿园。全面落实幼儿资助政策,对接受学前教育的困难家庭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幼教资助;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向群众免费开放12个文化场馆,更新农家书屋出版物,为群众提供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公共空间设施场地。每年开展“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和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完成全县68个行政村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设“15分钟”阅读圈,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享受人数超过2.7万人,实现县级养老服务中心、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全县养老机构床位数达1150张,有效解决城乡居民养老后顾之忧。为5000余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对全县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月提供1092元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对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关爱保护体系。持续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新增幼儿托位建设,在不少于30%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并开展幼儿延时服务,解决家长“接娃难”问题。对适龄儿童开展免疫规划,第一类疫苗接种率98%、建卡率100%;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7.8%,基本医疗保险共惠及12.2万人。群众健康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面对疫情严峻挑战,县财政部门闻令而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2020-2022年,共筹集37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
  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全面改善。“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目标任务,农村公路浇筑和扩面延伸共计770公里;美丽乡村全面提升。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求,完成49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累计完成农村改厕15003户,全县卫生厕所达95%以上,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基本普及。建设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安全饮水得到保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3处,改善了超过一万余名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棚改和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实施。累计完成576套棚户区改造,累计实施91个城镇老旧小区整治,共改造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受益群众达5581户,老旧小区环境和服务水平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