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131313113213/202204-00295 | 信息分类: | 规范性文件发布 |
发文机关: | 旌德县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工业、交通 |
成文日期: | 2022-04-23 | 发布日期: | 2022-04-23 |
发文字号: | 政办〔2022〕33号 | 有 效 性: | 已失效 |
标 题: | 【已废止】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旌德县亩均效益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 ||
政策咨询机关: | 旌德县科技商务经信局 | 政策咨询电话: | 0563-8601501 |
索引号: | 123131313113213/202204-00295 | ||
信息分类: | 规范性文件发布 | ||
发文机关: | 旌德县政府(办公室) | ||
主题分类: | 工业、交通 | ||
成文日期: | 2022-04-23 | ||
发布日期: | 2022-04-23 | ||
发文字号: | 政办〔2022〕33号 | ||
有 效 性: | 已失效 | ||
标 题: | 【已废止】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旌德县亩均效益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 ||
政策咨询机关: | 旌德县科技商务经信局 | ||
政策咨询电话: | 0563-8601501 |
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旌德县亩均效益评价
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政办〔2022〕33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现将《旌德县亩均效益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3日
旌德县亩均效益评价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推进全县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根据《关于印发宣城市亩均效益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宣政办秘〔2022〕5号)和《关于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旌办发〔2021〕2号)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前期执行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范围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二)占地5亩(含)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不包括供电、给排水、燃气、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公益性企业。新建供地项目建设完成后当年投产的企业、新设立企业投产未满1年的可暂不评价。
二、评价体系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亩均技术改造投资、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污染物排放营业收入、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单位能耗营业收入7项评价指标,基准分值分别为40分、20分、10分、10分、10分、5分、5分。
企业综合素质附加指标及分值:
序号 |
加分项 |
加分细则 |
数据来源 |
1 |
品牌 |
国家级5分、省级2分 |
县市场监管局 |
2 |
质量 |
中国质量奖5分、省政府质量奖2分、市政府质量奖1分 |
县市场监管局 |
3 |
高新技术企业 |
加1分 |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 |
4 |
国家单打冠军 专精特新小巨人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
国家级5分、省级2分 |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 |
5 |
绿色工厂 省级智能工厂 |
国家级5分、省级2分 |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 |
6 |
研发机构 |
国家级5分、省级2分 |
县发改委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 |
7 |
企业上市 |
A股上市5分 |
县财政局(金融监管局)局 |
8 |
院士工作站 博士后工作站 |
院士工作站3分、博士后工作站1分 |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 县人社局 |
9 |
“揭榜挂帅”专项 |
国家级5分、省级2分 |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 |
10 |
省制造业百强企业 |
加2分 |
省企业联合会 |
注:同一类别加分项按照不重复和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各类荣誉(证书)有效期为参评年度1月1日-12月31日。
(二)占地5亩(含)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以亩均税收、单位能耗营业收入、单位污染物排放营业收入3项指标,基准分值分别为60分、20分、20分。
三、计算公式
企业得分为每项指标数据得分之和,加上附加分值,附加分值最高不超过15分。
单项指标得分=单项指标权重×〔20+80×(企业本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100;
企业综合评价总得分=∑单项指标得分+附加分值。
四、评价分类
根据评价数据,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分类,按照得分高低、相应比例分成A、B、C、D类企业。
A类——优先发展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转型升级发展成效明显的企业。总得分在综合评价企业中排名前20%(含)的企业。
B类——鼓励提升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较高、经营效益较好,发展水平可以进一步提升的企业。总得分在综合评价企业中排名列20-65%(含)的企业。
C类——帮扶转型类。是指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综合效益不佳,需要重点帮扶、引导升级的企业。总得分在综合评价企业中排名列65-90%(含)的企业。
D类——倒逼整治类。是指综合效益差,需倒逼整治的企业。即参与评价企业中除A、B、C类外的所有评价企业。
五、评选程序
(一)数据汇总。每年5月1日前,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综合评价指标,将企业上一年度数据资料录入工业高质量发展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平台(数据来源部门详见附件3)。
(二)综合评价。坚持县统筹、部门评价的原则,每年6月底前,县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评价,共同完成企业综合评价计算工作,建立一户企业一张“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亩均效益评价体检表”,并发放企业进行核对确认。
(三)结果审核。最终评价结果经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报县政府审定。
(四)定档公布。报县政府审定后,公布ABCD四类企业,并作为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政策支持和行政监管的重要依据。
六、结果运用
(一)设置项目准入门槛
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对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亩均税收低于15万元、亩均固定资产投资低于200万元,省级以上开发区一般不再单独供地;新供地项目容积率原则上不低于1.2。
各地拟单独供地项目,须报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审查,3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
(二)差别化政策运用
各地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在资源配置上按照A类优先保障,B类积极支持,C类相对控制,D类严格限制的原则,依法依规制定实施用地、用能、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推进资源要素向综合评价高的企业集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1、对A类(优先发展类)
(1)各类评奖评优、申报项目优先重点推荐。
(2)优先供应土地,优先保障用电、用水需求。
(3)优先保障建设项目新增排污总量指标。
(4)鼓励其对落后淘汰企业实施收购兼并、资产重组。
(5)优先支持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重点保障信贷需求。
2. 对B类(鼓励提升类)
(1)支持申报各类评奖评优、项目等,支持序列在A类企业之后。
(2)保障用地、用电、用水需求,支持序列均在A类企业之后。
(3)支持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支持序列在A类企业之后。
3. 对C、D类(转型帮扶类、倒逼整治类)
(1)原则上不予安排新增工业用地,督促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厂房、设备资源实施“零增地”技改。
(2)连续2年被评为D类企业的,依法依规退出园区。
(3)“一企一策”实施精准帮扶,坚持综合施策,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4)实行差别化用电。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旌德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等工作。
(二)加强跟踪指导。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对亩均效益评价工作进展情况的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在工作推进中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严肃督促整改。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评价指标和政策措施的解读说明,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综合评价工作。积极推广经验和典型做法,发布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合力推动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
(四)本方案由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 旌德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 旌德县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说明
3. 有关数据来源
附件1
旌德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吴忠梅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胡兴华 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金 伟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张 静 县政府办主任
傅世恩 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何艳华 县发改委主任
傅 巍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局长
鲍童德 县财政局(金融监管局)局长
徐连喜 县人社局局长
高庆华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张 峰 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书记
朱园园 县住建局局长
周成辉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钱广兵 县统计局局长
汪世友 县城管执法局局长
饶卫国 县税务局局长
钱 俊 供电公司总经理
汤明月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总工程师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傅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汤明月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附件2
旌德县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说明
亩均税收(单位:万元/亩)
亩均税收=总税收/用地面积
总税收:包括企业申报入库税款、查补税款、代收(代扣)代缴税款,其中,企业享受的税收减免、出口退免税视同企业实缴税额。根据上级政策变化等原因,适时调整。
用地面积:指企业实际用地面积,包括企业通过政府出让、土地二级市场获得的自有土地使用权土地,通过租赁方式实际占用的土地,以及其他实际占用的土地等。
亩均营业收入(单位:万元/亩)
亩均营业收入=总营业收入/用地面积
总营业收入:包括增值税计税销售额、简易征收销售额、出口销售额、免税销售额。
亩均技术改造投资(单位:万元/亩)
亩均技术改造投资=企业技术改造投入资金/用地面积
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万元/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总营业收入/年平均职工人数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
单位污染物排放营业收入(单位:万元)
单位污染物排放营业收入=总营业收入/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污染当量数总和
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污染当量数总和:指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类污染物排放的污染当量数之和。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单位:%)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经费/总营业收入
单位能耗营业收入【单位:万元/吨标准煤(等价值)】
单位能耗营业收入=总营业收入/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
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指企业生产和非生产活动消耗的能源总量(等价值)。工业生产活动消耗能源包括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及生产工艺中使用的能源。
附件3
有关数据来源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所在地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小类代码)由统计部门提供。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名单、所在地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由企业所在地会同税务、市场监管、统计等部门通过企业纳税、市场主体登记、行业分类等有关信息筛选确定。
企业用地面积由自然资源规划部门提供。
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由科技商务经信、统计部门提供。
企业税收、营业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税务部门提供。
规上企业职工人数由统计部门提供。
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用电量、用气量分别由发改、供电、住建部门提供。
企业4类主要污染物排放环境统计数由生态环境部门提供;主要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由税务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