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30MB18096456/202112-00028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12-14 发布日期: 2021-12-14
索引号: 11341730MB18096456/202112-00028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12-14
发布日期: 2021-12-14
县科技商务经信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1-12-14 16:21 来源:旌德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科技商务经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聚力“六稳”“六保”,围绕“四条路径”,做好“四篇文章”,推进“四年活动”,坚持工业富县不动摇,推动全县科技、商务、工业经济顶住下行压力,实现稳步回升。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规上工业增加值: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20.4%,全市第一位。

2、技术改造投资:1-10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78.3%,全市第七位。

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0月份,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7%,全市第1位。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3亿元,同比增长22.2%,全市第6位。1-10月限上商贸企业零售额2.586亿元,同比增长23%,全市第5位。

5、进出口总额:1-9月份进出口总额完成2139万美元,增幅39.84%,居全市第六。

二、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推进

1、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一是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解读宣讲会。二是4家企业通过2021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示,18家企业获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认定,4家企业申报2021年安徽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三是组织企业参加G60科创走廊系列活动活动,征集黄山胶囊、云乐灵芝等5家企业6项成果参加2021年长三角 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专利)活动,征集云乐灵芝的“灵芝孢子粉”、菁科生物的“抑菌乳霜纸”等产品参加申报“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直播带货推荐产品清单”。四是开展2021年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完成2020年度科普统计调查工作。五是完2020年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绩效考核。选派14名科技特派员到全县10个镇14个行政村进行结对服务。

2、推进科技项目申报。一是云乐灵芝的“灵芝孢子绿色提取产业化技术研究及配套规范化基地建设”项目获安徽省2021年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立项,获项目资金20万元支持。辉煌粮油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项目”获省科技厅2021年度县级乡村振兴科技项目备案,获项目资金15万元。德泽猕猴获安徽省2021年度科研条件专项立项,获补助资金13万元。黄山胶囊、万方日用品2家企业获科技保险专项立项,获补助资金4.8万元。二是黄山毫喝承担的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三是组织旌德尚德药缘药业有限公司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症的国际原创新药开发项目”宣城菁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酶法合成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2个项目参加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宣城赛区拔赛,分别获成长组第3、5名。

3、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加速实现成果转化。一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奖励工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拟兑付科技创新奖补资金59.8万元。二是搭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教授与部分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邀请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专家教授到黄山胶囊、祥云谷中药、辉煌粮油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搭建云乐灵芝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旌凫农业与中科院合合肥物质研究院合作建设成果转化基地。三是云乐灵芝与江南大学就“灵芝孢子绿色提取产业化技术研究”进行技术合作,槿琳科技与安徽工程大学就“控制器线路板本体设计及生产工艺研究”进行产学研合作,辉煌粮油与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就“个性化营养米制品定制及加工工艺”进行产学研合作对接。

(二)全力推进商贸经济发展

1、落实疫情防控及促销工作。指导商贸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场保供工作,督促餐饮企业全面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以巡查推动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开展“宣城好物·惠聚万家—汽车消费促进专场”、“2021线上皖东南名品展销会暨年货节”、“第六届旌德县灵芝文化旅游节—灵芝菜品比赛、展示”、“旌德县2021跨年迎新购物季”、“旌德慢城金秋惠民消费季”等消费促进活动,极大的提升了消费信心,拉动了消费市场。

2、推动外贸经济发展。一是重点挖潜万方、徽垦、翼博重点外贸企业进出口数据的回转,及时了解企业出口情况。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新增获权备案企业2家,力争实现我县全年外贸进出口正增长。二是发挥外经贸专项工作资金的激励作用。适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等配套政策和储备政策。组织外贸企业参加跨境电子商务系列线上+线下培训会、省级外贸政策宣讲及业务等培训会。使企业全面了解掌握国家、省、市级外贸政策和目前外贸出口形势。积极组织企业申报2020年度省、市、县级外贸奖励资金,截止目前兑付外贸奖励资金133万元。 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充分利用境外展会平台,组织我县外贸企业申报第130届网上广交会和申报第131届广交会、组织外贸企业参加省商务厅重点推荐的境内外线上、线下展览会及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3、电商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农村电商示范创建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建申报工作,经过摸排走访调研,已申报蔡家桥镇为省级电商示范镇;云乐镇刘村、孙村镇玉溪村、旌阳镇河东社区、版书镇版书村为省级电商示范村。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已根据文件申报旌德县徽沁饮品店为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二是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开设消费扶贫企业馆10个,开设消费扶贫专区21个,其中线上消费扶贫专区3个。实施“龙头企业+基地”模式,依托电商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基地”模式,指导安徽同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八个乡村对接合作建设网货产品生产基地。其中三溪镇双河村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云乐镇许村百亩黄金茶基地,带动12户贫困户就业、分红,户均增收2000元。开展农产品收购活动,指导龙头电商企业开展不定期不定时上门收购农户农产品。目前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收购3户脱贫户的农产品共9人次,约8000余元。土爷驾到、五大平台等龙头企业也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网销活动。三是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累计开展4期电子商务线下专题培训,共计118人次。

(三)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推进项目申报,加快技术改造升级。一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积极开展安徽省2021年工业投资导向计划申报工作,广泛征集工业投资项目,指导企业申报安徽省2021年工业投资导向计划项目28个,第二批工业投资导向计划项目2个,不断加快机械电子、玻纤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指导飞翔电器申报2021年安徽工业精品;指导黄山胶囊、飞翔电器申报2021年度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项目。指导黄山胶囊、万方日用品申报2021年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资金项目。二是黄山胶囊获“2021年省级智能工厂”评定。黄山胶囊通过空心胶囊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省级验收;飞翔电器高硬度金属板材精密塑性成形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建设;绿德孚环保科技和凤凰画材项目以及金易智能年产20万套人工智能产品配件技改项目已投产;科讯新材料年产120平方米室内装修部品件项目部分厂房和办公室改建已投产。

2、狠抓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组织开展2020年工业企业杰出贡献奖、创新发展奖、成长之星奖企业和服务工业企业先进个人通报表彰以及工业企业税收十强评选活动,设立纳税光荣榜,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浓厚的工业发展氛围。二是建立“四送一服”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单位包保联系企业制度,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访千企、抓帮扶、办实事、助发展”专项行动。三是落实选派驻企专员(党建指导员)制度,召开驻企专员(党建指导员)工作座谈会,督促驻企专员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企业问题收上来,把惠企政策送下去。配合县组织部做好对全县第一批14名驻企专员的年度考核工作以及第二批驻企专员的报名工作。

 3、强化政策引领,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开展全县 “四送一服”政策集中宣讲以及“送政策上门”活动,会同县“四送一服”办发布《旌德县支持工业发展若干政策(2020年修订版)》政策解读,让企业及时精准享受政策红利。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支持工业发展若干政策》,兑付2020年工业企业杰出贡献奖、创新发展奖和成长之星奖奖金共计70万元,完成2020年工业奖补审核工作,共需兑付奖补资金1247.49万元。三是积极指导飞翔电器、万方日用品、金易智能、德普曼新材料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高成长型小微企业、专精特新民营经济系列奖补项目。

4、坚持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是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旌盛再生建材、科讯新材料成功申报新建新增规上企业,3家企业成功申报第一批成长型规上企业,另有8家企业超过序时进度,有望纳入第二批申报。二是研究出台《关于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筹建全县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大数据平台,推进企业提质增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强人才培训,落实企业家培训制度,组织40户重点工业企业参加全县工业发展暨企业家高级研修专题班,不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

三、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方面

我县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偏小,县域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偏少、规模偏小,省级研发平台少,企业自身建立的研发平台创新能力弱。

(二)商务方面

1、因受疫情影响,出口货柜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部分外贸企业进出口额大量减少。商贸和餐饮企业零售额下降幅度较大,难以恢复去年同期水平。德普曼和博思特两家企业的出口额同比下降约45%。

2、限上商贸企业数量少,体量小,各镇分布不均匀,差距较大,限上商贸企业的申报要求更加规范严格,入库难度加大。限下样本点数量少,优化难度大。受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因素影响,外贸进出口企业和外资项目引进难度大。

(三)工业方面

1、我县工业企业数量少,体量小。结构不优,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企业普遍存在研发能力弱、产品层次低、终端产品少、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

2、产业集聚度关联度不高,企业之间缺少相互协作配套关系,产业内的龙头企业还没有发挥好对上下游和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

四、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科技方面

1、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选择有基础、有优势的领域,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力争黄山胶囊等高新技术企业顺利通过重新认定,重点培育金易智能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对德泽猕猴、尚德药缘等企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备案工作。

2、抓好科技项目申报。加强对国家、省、市科技政策和计划导向分析研究。根据省、市科技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狠抓项目储备,指导企业做好2022年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项目申报准备,努力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成功率;加强对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管理和项目经费使用监督,对飞翔电器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祥正生态承担的省重点研究与开发等科技计划项目的完成验收。积极开展县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监督。

3、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与各类高校院所沟通交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旌创新创业。

4、不断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选派科技特派员帮扶行政村,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申报,发挥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提升我县科技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二)商务方面

1、大力发展内贸促进消费。发挥商贸流通行业协会、餐饮(烹饪)协会和旅游商品协会的作用,鼓励商贸企业和餐饮企业积极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拉动消费。积极谋划电商产业园。加大对电商企业的摸排和限上培育,支持传统商贸主体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直播电商,举办直播电商大赛,培育本地网销品牌和网红带货达人。

2、稳步推进对外贸易。一是重点培育我县具有发展潜力的外贸企业,培育年进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2家等外向型企业,鼓励企业扩大产能增加出口规模。二是继续做好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大力培育壮大外贸主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组织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为企业的产品销售提供各种平台。

3、继续开展促外贸回转工作。引导辖区有出口无海关实绩和出口实绩大多在外的企业出口实绩有效回转,强化进出口进度与目标任务的对接。

4、发挥外经贸专项工作资金的激励作用。适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等配套政策和储备政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县外贸政策相关业务培训。

(三)工业方面

1、坚持不懈加强企业培育。全面贯彻落实《旌德县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重点规上培育企业的跟踪服务和调度,确保2023年底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突破60家,进一步增加“小升规”企业数量。全面推进“亩均论英雄”评价改革工作,实现资源要素的差别化配置,不断提高资源要素使用效率,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消耗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加快破解“天花板”制约。

2、坚持不懈实施精准帮扶。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访千企、抓帮扶、办实事、助发展”专项行动。落实选派驻企专员(党建指导员)制度,配合县委组织部做好第二批驻企专员选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省、市和我县出台的有关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政策,充分发挥各级政策的杠杆引导作用,提振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3、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机械电子、玻纤建材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提质提效。二是加强对国家、省、市、县政策和计划导向分析研究,狠抓项目储备,指导企业做好2022年项目申报准备。三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5G应用、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时机。

4、坚持不懈强化项目建设。推行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积极推进铝材新材料、水性碳基复合材料、科讯新材料二期、孵化器二期招商项目早开工、早投产,进一步提高规上企业发展质量。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大力推广使用工业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