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白地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旌德县白地镇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417300032610629/202201-00117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白地镇政府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2021年度白地镇镇域经济发展情况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1-12 发布日期: 2022-01-12
索引号: 113417300032610629/202201-00117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白地镇政府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2021年度白地镇镇域经济发展情况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1-12
发布日期: 2022-01-12
2021年度白地镇镇域经济发展情况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1-12 19:19 来源:旌德县白地镇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目前全镇共拥有工业企业30家,辖区内规上企业1家(安徽金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2021年1-12月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012.4万元,同比增长46.63%;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家,1-12月实现零售额1816万元,同比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个,今年新增入库项目5个,1-12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76万,完成任务数2350万元的190.5%。

一、2021年工作总结

强化招商引资,积蓄发展后劲。2021年白地镇收集招商线索14条,通过预审项目6个,已签约项目3个,正在推进签约项目3个。其中:海王大健康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项目已签框架协议,正在推进正式协议签订,2022年内力争实现限上商贸企业入库;合金筷生产加工项目已正式投产;电子焊料项目正在开展环评工作。另外,医疗器材项目、纺织品加工项目等项目正在洽谈推进。

关注重点项目,加快工程进度。芜黄高速全面通车;文创本体施工图正在根据图审单位意见修改,砚湖等三个子项目已全面复工,文化长廊基础已完成90%;通航机场项目核心区拆迁全部完成,已做好开工建设的各项准备;灾后重建项目均已完工;鳌峰路和集散中心道路工程已基本完成;梓生路路基、镇自来水改造及农特产品深加工园区等项目已完成80%;集镇老205国道白改黑项目已全面完工。

开展“四送一服”,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登记准入宽松化。围绕宽松准入、激发活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这个目标,大力支持个体工商户、返乡农民工、贫困户等群体创业,着力扶持民营经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及小微企业落户发展,鼓励和引导个转企,有效促进市场主体较快增量。二是行政审批便利化。采取增设窗口、业务分流等多种方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重点项目,实行“事前介入、特事特办、全程帮办、后续跟踪”的无障碍优质服务和招商引资项目便捷服务。对个体创业上,坚持以“不设禁区、不设红灯、不设路障”理念,对简易业务采取现场受理、现场审核,简化证明材料,缩短受理时限,为创业者提供即来即办、即办即结的便民服务。三是推进企业登记电子化。有序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不断完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公示等功能。

二、2022年工作计划

坚持工业核心促发展。一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金易智能将60余亩“白地人工智能产业创业园”打造成我镇工业中心园区,以商招商,招引南通纺织品等一批工业项目,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培育壮大“双晶”科技公司,扩大项目产能,力争2022年完成升规。帮扶千草源打响品牌,结合“海王”大健康项目,做好农特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聚焦园区平台建设。结合非标专项债项目,,利用“白地人工智能产业创业园”以南77亩地,根据企业入驻情况分区、分期建设,建设约40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配比相应的办公楼、宿舍,配套基础设施,谋划打造旌德县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招引更多优质工业项目落地,带动地区农林产业发展,加快形成实体经济发展新局面。三是加快工业补链强链。坚持需求导向,在补短板的同时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灵活性;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抓好产业链供应链这个着力点,围绕智能制造,健康科技,绿色食品深加工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并从中深挖潜力、释放活力和创造力。  

坚持“双招双引”谋突破。一是紧盯项目线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跟进洽谈,全流程做好服务,迅速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力争项目早投产早达效。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用真情感人、用真情招商,高效落实“亲商、安商”的各项服务举措,力促企业早投产、早达效。三是开展广泛招商。人人皆是招商专员,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特别是依靠企业家的现身说法,推动“以商招商”。

坚持“四送一服”增效率。2022年将继续推进做好“四送一服”活动,加快江坑新材料孵化器园区建设,创造优良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继续深化“小升规”及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做好现有规上企业服务工作,指导企业申报政策性奖励资金,通过兑现政策奖励助推企业发展,在扩大经济总量上下功夫,夯实税源基础,加强税源培育。积极引导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加强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