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兴隆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旌德县兴隆镇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41730003260799J/202105-00090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兴隆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兴隆镇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文字解读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5-15 发布日期: 2021-05-15
索引号: 11341730003260799J/202105-00090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旌德县兴隆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兴隆镇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文字解读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5-15
发布日期: 2021-05-15
关于兴隆镇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文字解读
发布时间:2021-05-15 20:34 来源:旌德县兴隆镇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背景解析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兴隆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三看三比三争”精神,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和镇十八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聚焦县委、县政府“四大”战略,按照“一定位两融合三依托”的发展思路(“一定位”暨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长三角休闲养生后花园、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旌德”的总目标,定位好镇村产业发展;“两融合”暨做好农业一产与加工业二产的衔接融合,做好优质生态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三依托”暨依托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发展好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小香薯、灵芝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发展好农特产品深加工;依托悠然谷、云上梯田等项目,发展好生态旅游),构建镇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一定位两融合三依托”的发展思路,“一定位”暨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长三角休闲养生后花园、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旌德”的总目标,定位好镇村产业发展;“两融合”暨做好农业一产与加工业二产的衔接融合,做好优质生态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三依托”暨依托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发展好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小香薯、灵芝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发展好农特产品深加工;依托悠然谷、云上梯田等项目,发展好生态旅游,发展乡镇经济。

        三、工作要求

      (一)镇域经济求“进”,发展培养特色产业

        1.做实招商引资工作。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四大”战略,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着力突破招商引资的土地要素制约。综合运用以商招商、人脉招商等方式,主动对接企业、商会、协会。压实责任,实化量化招商工作目标任务,形成人人抓招商、时时想招商、事事为招商的良好氛围。强化服务企业能力,做好“放管服”工作,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落实好《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协调解决好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来兴隆投资的企业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

        2.做好项目谋划建设。结合县“十四五”规划及重点项目库编制,加强政策研究,锚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上级产业政策,在工业经济、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方面,有重点的谋划一批质量高、可实行的好项目。加强对上争取力度,力争更多镇域项目进入上级规划建设的总盘子,争取更多资源,全力破解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实施好今年集镇弱电下地、风貌提升和路面白改黑项目,进一步提升集镇品味。启动推进我镇2个农村公墓建设。

        3.做优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巩固茶、竹、木支柱产业优势,注重培养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实现农产品增值增效。进一步发展梅桃种植、生猪和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持续优化种养殖结构,实现农业产业“0”到“1”的质变和“1”到“N”的量变。

        (二)乡村振兴加“速”,提升农村发展品质

        1.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巩固完善河长制,加强河道巡查,持续做好砂石资源管理,从严打击乱采乱挖、侵占河道破坏水生物资源等行为。全面落实林长制,在推进增绿增效、管绿护绿的基础上,做好用绿富农文章。深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保持殡葬整治工作力度。做好生态转换文章,立足优质自然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紧紧围绕“行摄小镇”主题,完善“云上梯田”基础设施,延长摄影旅游产业链,真正实现旅游富民。

        2.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产业兴村、错位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党建引领、以奖提效等多项措施,大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集体经济经营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推进土地整合流转、闲置资产出租、集体资源发包,大力发展资源开发、资产经营、合作共享、入股分红、休闲观光“五型”经济,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积极培育一批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力争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再上新台阶,实现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万元,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三)民生保障暖“心”,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1.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主体责任,将疫情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做到疫情防控意识不松懈,疫情防控措施不降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治知识宣传,做好新冠疫苗全民接种,确保全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民生改善持续发力。落实33项民生工程,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保参保等各项工作。落实城乡低保、大病救助等扶持政策,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杜绝因病返贫现象,确保人民群众享受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

        3.文化建设服务大众。做好文化大礼堂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优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深入推行文化引领工程,持续开展“兴隆好人”“新乡贤”“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推进“卫生村”“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

        (四)社会大局保“稳”,打造安全和谐新环境

        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紧盯问题隐患、提高预警能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将各类矛盾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防范在源头。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深入开展“平安兴隆”建设,维护好全镇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做好“1+10+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断完善应急救灾体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其他

        咨询部门: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

        联系人:汪浩、吴成

        联系方式:861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