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镇直有关单位、企业:
为坚决防范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发生,根据市、县有关要求,制定了《蔡家桥镇防范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蔡家桥镇防范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旌德县蔡家桥镇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8日
抄送:县安委会办公室
蔡家桥镇防范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
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近年来,全市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和较大险情时有发生,造成多人伤亡。特别是今年8月以来,接连发生2起有限空间事故,这些事故暴露出有关企业存在有限空间风险辨识不清、违章作业问题突出、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等问题,也反映出部分地区和行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行业管理和监管执法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亡羊补牢,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防范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专项整治,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为抓手,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深入排查治理各行业领域涉及有限空间作业时的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切实加强有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全面提升属地安全管理水平,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链条和管理办法,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多发势头。
二、整治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底。
三、整治范围
全镇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凡是有可能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的,均开展专项整治。
四、整治内容
(一)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是否开展风险辨识,并建立健全相关安全制度。
1.企业对有限空间存在的风险和隐患是否进行了辨识和排查管控,并建立相应的台账;
2.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3.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4.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5.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6.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7.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二)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是否对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开展了相关专业培训。
1.是否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培训;
2.是否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3.是否开展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培训;
4.是否开展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培训;
5.安全培训是否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6.是否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是否落实了安全防范措施。
1.有限空间作业前是否执行了审核程序;
2.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是否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3.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是否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4.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是否重新通风、重新检测;
5.作业人员是否配备能够有效防护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的呼吸器、防毒面罩,并佩戴必要的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
6.是否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7.是否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8.企业是否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9.有限空间作业前,是否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是否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10.作业人员与外部是否有可靠的通讯联络设备;
11.监护人员是否始终在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12.存在交叉作业时,是否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13.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是否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14.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是否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是否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是否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15.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是否立即报警而不是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是否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五、整治措施
(一)开展风险辨识。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全面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辨识,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要悬挂“未经批准严禁入内”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标明具体编号、位置、种类、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等内容的风险告知牌。
(二)健全管理制度。凡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三)加强安全培训。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和效果,普及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安全常识和科学施救知识。要督促企业开展内部专题教育,落实岗前培训,切实使从业人员掌握危险作业风险和作业要求。
(四)提升救援能力。各企业要根据作业需要,配备气体检测设备、快速检测设备、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通讯报警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呼吸器具等相应的安全设备设施,并定期检查保养。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按要求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尤其是开展现场救援时,必须使用有毒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施救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坚决杜绝盲目施救,避免事故伤亡扩大。
六、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即日起至9月底前)。各有关部门根据本行业领域实际明确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细化本地本行业领域整治工作职责,迅速开展工作。
(二)集中整治(9月下旬至11月)。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全面摸排,对排查出的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隐患列出清单,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面进行整治。
(三)总结验收(12月)。各有关部门对整治成果进行评估总结,并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