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旌德经济开发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四年活动”各项部署,突出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全力推动开发区经济平稳发展。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运行情况
2020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6%;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2%,税收收入1.2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21.6%,出口1000万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5.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1%。
(二)全力创新发展,力争补齐短板
一是推动转型升级。黄山胶囊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智能制造专项年内完成建设,年产250亿粒高品质药用空心胶囊项目首台套智能生产线试运行一年多;万方纸业与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作,建立万方实验室,升级保湿纸巾乳液配方,进一步扩大产能,工业产值预计首次突破3亿元;云乐灵芝抢占市场份额,与同仁堂、许氏洋参、雷允上等中华老字号建立合作关系,灵芝保健品项目计划开工建设,破壁灵芝孢子粉荣获2020年度安徽省工业精品;黄山台钻年产1万台智能数控机床项目已建成投产;飞翔电器入选“省级绿色工厂”、“省数字化车间”,荣获2020年度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高硬度板材制造项目进展顺利,电机铁芯智能制造系统项目已全面投产;博思特日用品与上海飞昌合作,三明治、奶茶杯、蛋挞杯生产线建设投产。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培育计划,加快推进“小升规”和千万元企业重点培育,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库,针对不同企业分析制约因素,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实施跟踪服务,目前已完成培育规上企业2家。
二是搭建创新平台。按照“填满起步区、规划核心区”的思路,完善灵芝健康小镇起步区配套基础设施,经十路、纬一路路网工程开工建设。科技孵化器一期4338平米定制厂房已投入使用,宣城市菁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正式投产并申报规上企业;二期新建24712平米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业标准化厂房现已全部封顶,年内完成主体结构验收,并基本完成同步招商;三期(健康制造产业园)成功申报专项债并已完成招标,施工单位已进场进行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建设返乡创业园,并已有两个项目完成供地,年内开工。
(三)加快招商步伐
今年以来,紧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契机,重点瞄准生物医药,依托科技孵化器、标准化厂房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平台,积极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先后签约了尚德药缘新药、大千生物IVD产品、上虞新越高频电刀、禾柏生物快速体外诊断试剂、汇浩生物IVD产品、年产300万锭墨药、年产10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年产5万盒免疫荧光层析试剂、年产60万顶智能安全帽和年产2000万只新型电子元器件等10个招商项目,其中生物医药企业8家。做好园区闲置厂房招商嫁接新工业项目,青山玻纤80台代铂坩埚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拉丝织布生产线项目成功入驻新桥原墨药公司厂房,年产5万吨再生塑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项目入驻旌丰铜业,目前两个项目均开工建设。
(四)打造绿色园区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好污染防治,落实环保属地监管责任,杜绝没有开展环评或没有达到环评的项目入驻园区,聘请第三方“环保管家”服务,指导督促园区涉水企业抓好环境污染源防治和整改,落实监管责任。今年,“环保管家”团队针对园区涉水企业进行二轮环保问题排查,指导企业完善环保手续,帮助、督促企业整改废水、废气、固废等环保问题48项。
(五)盘活土地存量
推进园区企业“退二优二”,通过企业清退、旧厂房拆除和改造、厂区扩建等方式盘活僵尸企业。县工投公司将园区多家企业闲置、低效资产整合申请农发行“产业结构一体化项目”贷款。项目申请贷款资金2.16亿元;项目建设期拟定两年,计划收回土地面积322.32亩,不涉及新增用地,不改变土地性质。2020年11月10日县工投公司在法院第二次网上公开拍卖时成功竞买路邦产业园,下一步进行场地清理,重新规划,启动产业园项目建设。
(六)严抓疫情防控
今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经开区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服务小组,制定经开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包保制度,成立5个包保工作组,每日2次深入企业进行复工复产检查,上门指导复工流程,加强政策宣传,督促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共为企业筹得口罩13000个,消毒液825公斤,体温枪10个,有效协助企业正常投产达效。
(七)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推进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协助招商入驻企业办理工商注册、项目备案、环评等项目手续40余次,利用灵芝健康小镇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为企业发布招聘信息30余次;及时有效地发布经开区及企业相关工作动态、活动信息;定期赴企业及项目现场进行相关问题摸排梳理,详细了解建设进度及生产经营情况,重点解决企业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等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八)落实安全生产
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县《2020安全生产工作要点》、《1+10+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坚决落实经开区“属地监管”安全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紧抓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闭环机制,开展安全隐患“清零”行动,推进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全力确保安全形势平稳。一年来,共开展安全检查22次,检查企业245家次,排查安全隐患408条,督促隐患整改到位382条。
二、党建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实”学习教育,筑牢思想基石。一是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安徽干部教育网、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在线平台巩固学习成果,开展“学习强国”知识竞赛1次。二是围绕县委“四个主题年活动”,结合党日活动和“篁嘉论健”学习型组织,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业务培训4次、法治培训1次、学思分享活动4次、走入项目现场1次,参观革命教育基地3次、党课活动4次。三是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园区15个党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进行研讨10次,参与人员140人次。
(二)建“强”战斗堡垒,夯实组织阵地。一是扎实开展“两个摸排”,推进“两个覆盖”,让更多“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明了身份。新桥园区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新增覆盖2家企业,提升了园区党组织组建率。二是扎实开展“群团扎根、党建提升”项目攻坚,推进2个样本点建设,指导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三是着力打造“红色领航,工业登高”党建品牌,聚焦党建示范点提升,2020年以来,投入5万余元,为万方纸业、众创空间、明成驾校等7家党支部打造党建文化墙,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领,切实增强非公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四是选优配强各企业党组织书记,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参加有关学习培训3次,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1次。五是加强党员发展和管理,牵头组织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次。2020年机关党支部新发展4名入党积极分子,非公企业党支部新发展3名发展对象、4名入党积极分子。
(三)擦“亮”党员名片,锻造先锋队伍。一是在疫情防控中争当“领头雁”。成立党员先锋队13支,协助企业落实防疫宣传、体温检测、人员摸排、重点场所消杀等防控措施。切实落实“五员”帮扶工程,成立5个包保工作组,为企业协调解决物资和通行问题80余个。二是在防汛救灾中争当“急先锋”。组建党员突击队2支、党员抢险队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1支,迅速下沉到园区各隐患点和各企业,第一时间收集受灾情况,并将受灾情况汇总上报科技商务经信局、发改委、工会等各部门,争取后续帮扶支持。三是在志愿服务中争当“排头兵”,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提升年”“脱贫攻坚决战年”行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次。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开展扶贫走访11次,慰问困难党员12人。协助12名困难职工申报帮扶救助、1名困难职工子女申报金秋助学。组织2家非公支部6名党员慰问10名困难学生。对涌现出的5名优秀共产党员、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个先进党组织进行表彰,对3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和企业员工进行慰问。
(四)从“严”管党治党,增强工作实效。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定期召开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党建重点工作;充实党建力量,确定1名工作人员专岗专责抓党建。二是加强非公党建工作指导,每月下发党建工作提示单,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6名,加强与驻企专员沟通配合。投入1万元完善党建工作指导站,共召开党建工作指导员会议3次,指导日常党建活动30余次,开展互学互评3次。由党建办牵头,每月对党建基础性工作随时抽检,及时整改问题12条。三是加大党风廉政教育力度,结合“四查四看”专项行动及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通过分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播放警示教育片、学习先进典型等,让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明底线。四是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对企服务等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拨付1万元用于玉屏村改厕等工作,扎实开展“消费扶贫”和选派帮扶单位“集中走访月”活动,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