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林业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林业局> 政策解读> 负责人解读
索引号: 113417300032602970/202008-00045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旌德县林业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旌德县林业局主要负责人徐文胜】解读:旌德县林业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08-03 发布日期: 2020-08-03
索引号: 113417300032602970/202008-00045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旌德县林业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旌德县林业局主要负责人徐文胜】解读:旌德县林业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08-03
发布日期: 2020-08-03
【旌德县林业局主要负责人徐文胜】解读:旌德县林业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8-03 08:50 来源:旌德县林业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上级林业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要求,围绕“12336”工作目标,以争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县为引领,持续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以林为先,统筹五绿共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生态宜居水平;以各项工作机制的创新、制定、完善和落实为抓手,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护绿”固本强基

全面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开展示范片工程建设,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森林生态修复力度,促进森林提质增效,增加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以低产低效林为重点,实施退化林改造,解决林分过密、过纯、过疏等问题。完成森林抚育1.5万亩(其中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项目0.56万亩,省级森林抚育0.94万亩),占任务75.2%,达任务序时进度;按时按质完成封山育林1.1万亩及退化林修复0.3万亩, 旌阳镇、三溪镇、庙首镇、庙首林场正在建设市级森林抚育示范片3个,分别为1000亩,俞村镇桥埠村完成市级退化林修复示范片补植,面积500亩。严守生态保护红线,9.5万亩天然林严标商业性采伐并全面加强监管,完成发放20172019年天然商品林(集体和个人)停伐管护费补助资金289.1015万元,加大矿山复绿力度,建立健全矿山复绿机制。

(二)攻坚“增绿”扩面提质

实施国土绿化做到应绿尽绿,扩展绿化空间;发动群众,推行义务植树“认种认养”模式。以荒地、低山残丘、采矿废弃地、陡坡开垦地等为重点,依托长防林工程和其他造林工程,实施攻坚造林,完成人工造林2373.1亩,占任务118.66%,其中长防林造林计划1000亩,中央财政造林补贴1000亩,其他造林373.1;认真实施“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巩固提升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成果,在创建40个森林村庄的基础上,新创建的5个省级森林村庄正在创建中,主体已完成;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已完成前期招标工作。

(三)智慧“管绿” 科技监管

1.强化推进依法治林。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严格凭证采伐、凭证运输,控制商品林主伐,加强对高铁、国省县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森林限制采伐管理,确保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发放林木采伐证453份,蓄积19141.65立方米。严厉打击违法调运、销售、加工林木产品的行为,加大林业新品种保护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林地和林木资源管理制度,围绕“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定期开展森林督察和林地保护专项行动。严把征占用林地审核关,加强公益林、天然林、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切实把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落到实处。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生态、科研、观赏价值,提高公众爱护、保护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监管和保护。完成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15宗,面积6.2126公顷。

2.自然保护地及湿地保护管理。严格按照马家溪森林公园20192025年工作方案,进行建设与管理。围绕公园绿道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游步道建设、绿化美化及林相改造、资源与环境保护、其他基础设施开展公园建设,建立健全森林公园管理和监督体制。加大自然保护地及丁家山湿地的日常巡查巡护力度,确保森林风景和湿地资源生态安全。开展了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完成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各自然保护地分述大纲编制。

3.持续推进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全力推动“智慧林业”的建设,及时更新了完善林长制智慧信息管理平台web端“1+6”(即林长综合信息平台以及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经营管理、林权管理服务、生态护林员、森林应急减灾和公众信息服务)数据资料,全面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监测和管理绩效评估。创新古树名木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完善珍贵野生植物智能管理系统。

4.筑牢生态屏障,提升“两祸一灾”防控能力。积极推进森林防火责任、信息、救灾三大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森林火灾预警和处置能力,推进森林防火智能信息平台建设,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内,作好了森林防火工作,全县未发生森林火灾;深入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网格化、防治服务社会化、检疫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林业有害生物受害率控制在5.47‰以内,加大松材线虫病防控力度,筑牢黄山风景区最后一道防线。全面完成了21.6万亩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和防控工作。

5.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继续依托 “一林一警”平台,充分发挥林区警长制作用,机构改革中及时成立了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层层落实责任,严厉打击乱捕乱猎,乱采滥挖、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四)科学“用绿” 提升效益

1.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快建设一批优势特色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示范基地。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扶持和鼓励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林下中药材产业和灵芝产业,通过示范点、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的形式推进,形成产业带动,重点抓好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区、丁家山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和十大示范基地建设。以典型示范带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通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地租金、劳务收入、合作分成等多种形式,让绿色资源转变成发展资本,让多种价值变为社会财富,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助力林业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

2.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进白地镇现代林业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培优育强一批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善于运用资本市场撬动各类资源要素。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推进旌德黄精创新联盟建设。积极引导产销衔接,推进“互联网+”与林产品产销高度融合,大力发展林产品电子商务。

3.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和做大做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组织实施好林业品牌建设与保护行动计划,引导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林业新材料、林业碳汇、森林生物制药、森林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促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加快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

4.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一是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巩固完善科技推广中心、镇林业站、高校院所以及涉林企业等各类主体的多元化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二是探索建立林业乡土专家等新型推广队伍体系,选聘一批种植大户、技术能人为“林业乡土专家”,设立“林业土专家服务站”,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建立激励引导机制,打造一支不离乡间、熟悉乡情、掌握技术、热心服务的科技推广队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三是加强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优秀林业企业家。四是深入开展“112”林业科技服务活动,推进“一林一技”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科技扶贫实用技术培训班10319人次。

(五)深化“活绿”改革创新

纵深推进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完善收储中心建设。

1.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扶持林业力度。结合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共同开发林业信贷新产品,进一步扩大“五绿兴林·劝耕贷”的扶持面,积极配合省农担公司开展“五绿兴林·劝耕贷”业务,不断加大金融扶持林业发展的力度,满足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本年度新增林权抵押贷款25笔,新增贷款额3498万元;“五绿兴林•劝耕贷”累计担保户数为40户,贷款金额为3070万元;收储中心累计担保贷款7笔,贷款金额为325万元。

2.创新体制机制,规范林权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了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完善集体林地“三变”联系点制度,探索建立盘活农村集体林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机制,探索农村集体林地股份制合作经营机制三项建设任务。

落实旌阳镇凫山村首批三个村民组3700亩林地入股村公司,对适度规模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

3.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加强林业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4.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进一步优化林业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林业产业,加快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六)林业生态保护扶贫稳步推进

创新林业扶贫机制与模式,拓展生态保护扶贫和林业产业扶贫的新途径,大力抓好林业生态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切实做到将资源优势变为增收优势,将行业优势化为帮扶优势,推进林业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1-6月份生态保护扶贫共带动贫困户944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60人,带动贫困户增收136.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