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数据资源局> 政策法规>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730661405208Q/202009-00029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旌德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通知
名称: 宣城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宣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 文号: 宣四最办(2020)9号
生成日期: 2020-09-02 发布日期: 2020-09-02
索引号: 11341730661405208Q/202009-00029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旌德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通知
名称: 宣城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宣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
文号: 宣四最办(2020)9号
生成日期: 2020-09-02
发布日期: 2020-09-02
宣城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宣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9-02 09:49 来源:市四最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20年宣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宣城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8月13日     


2020年宣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若干措施


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四最”目标,深化简政放权,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开放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持续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完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依法即时动态调整与年度集中调整相结合。按照“全省一单”权责制度体现建设工作要求和部署,及时公布实施《宣城市市级公共服务清单目录》和《宣城市市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目录》,适时开展县级依职权类权力事项统一规范工作。(市委编办牵头,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10月底前,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面梳理工作,按要求出台《宣城市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改革,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全面提升行政审批质效。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间,12月底前,实现行政审批事项承诺审批时限比2019年平均减少1/5。(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编办、市数据资源局牵头,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开展行政许可事项评估。10月底前,按省工作部署对2019年国务院和省取消和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建议,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积极争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编办、市数据资源局牵头,相关县政府、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12月底前,全面实现投资审批事项线上并联办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线上办理。开展投资审批合法性审查和投资“堵点”疏解治理专项行动,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和一般审批事项承诺制审批。(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6.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依托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和全省统一格式各审批阶段“一张表单”,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深度融合,实现一网通办。12月底前,全面实现并联审批、多图联审、联合竣工验收,开发区全面开展区域评估;市管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产业用地不低于30%按照“标准地”供地;立项用地规划许可20个工作日内完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3个工作日内完成;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至90个工作日以内。(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创新方式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7.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全省统一的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计划任务清单,统筹制定市级监管执法部门年度抽查工作计划,确保年度抽查比例不低于3%。整合多个部门对同一主体的抽查事项,根据随机联查事项清单及工作规范,将部门联合抽查任务占比提高到20%以上,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推进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随机抽查工作指引规范化、精准化建设,12月底前实现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抽查结果100%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8.推进“互联网+监管”。按照“应领尽领”,7月底前市有关单位对照《市级监管事项清单》完成国家监管事项认领工作,认领率达到100%;按照“应编尽编”,9月底前完成检查实施清单编制工作,编制率达到100%。10月底前“一单两库”和系统应用覆盖市、县两级重点部门。12月底前,除我市没有监管对象的事项外,监管行为数据覆盖80%市有关部门监管事项。(市数据资源局牵头,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9.持续优化监管执法。按照《安徽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按照《安徽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安徽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12月底前实现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严禁以刑事案件为由介入企业经济纠纷。(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省部署,针对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方面对民营、外资企业设置的歧视性规定和做法,组织开展全面清理,并向社会公开清理结果。(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1.积极落实科研项目实施和高校专业设置改革。积极将科技计划项目全部纳入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过程实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信息材料实现“一次填报、一次报送”。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报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备案。积极落实除设备费外的项目直接费用调剂权下放项目承担单位。优化项目评价和验收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开展过程检查或评价,合并项目财务和技术验收。高校自主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报教育部备案;自主设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报省教育厅备案;积极对接产业行业需求,按照专业管理规定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目录外新专业。(市科技局、市教体局牵头、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增强联动提高服务效能

12.进一步提升政务大厅服务水平。完善市、县、乡(镇)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12月底前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实现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现“一窗通办”、无差别服务。持续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理,12月底前水、电、气等便民服务进驻办理,各部门服务事项“应进全进”,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市数据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大力推进“一事一次办”改革。梳理我市211项行政许可类事项全程网办参考清单,市有关单位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审批环节,11月底前实现参考清单事项“全程网办”。(市数据资源局、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打造“皖事通办”市级平台。按省统一部署,12月底前建成“皖事通办”市级平台。10月底前完成100%政务数据归集,12月底前完成60%经济数据、社会数据归集。对照省级深度对接事项清单,11月底前事项涉及单位将办件信息及结果文件按标准推送至网上政务服务平台,12月底前完成相关事项与“皖事通办”平台深度对接。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实现50类高频电子证照100%关联事项,办事窗口100%支持扫码亮证,个人事项100%“全程网办”。梳理服务事项,及时推进各类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市数据资源局牵头,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加快推进跨省通办事项。按省统一部署,加快推进我省牵头的长三角“一网通办”精品事项和牵头的非“精品”事项、其他省市牵头的“精品”事项,争取提前完成工作任务。12月底前,实现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出生医学证明等7类高频证照在长三角机动车路面查验、交通违法处理、宾(旅)馆住宿、交通执法等场景中互认。(市数据资源局牵头,市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开展“安康码”码上服务。按照“全覆盖、多功能、一码通”要求,推动实施“安徽健康码”跨地区互通互认,实现“一码通行”。12月底前在政务服务、医疗、教育、交通出行、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推行“一码办事”,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扫码登录、扫码取号、扫码办事、扫码评价,12月底前实现150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码通办”。(市数据资源局牵头,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服务提升满意度

17.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将463个市重点项目、1393户重点企业纳入联系包保范围并动态调整,充分发挥“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线上线下服务实体经济。(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8.依托线上平台促进惠企政策落地。梳理完善更新惠企政策措施及网上办事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网上线“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等,推进金融、运输、人才、民生、市场等服务上线专栏,不断优化企业办事体验。(市数据资源局牵头,市金融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9.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依托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通办”平台,打通信息共享通道,9月底前全面实现全市企业开办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申领税控设备、银行预约开户、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等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企业开办材料压缩到一套6份以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9月底前全面实现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公章服务,12月底前全面实现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税控设备。(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市数据资源局、市人行、市公积金中心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0.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深化一窗受理并行办理,12月底前,各县市区全部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涉及水电气过户等配套服务的,实现联动办理,各县市区建成不动产登记“网上(掌上)登记中心”;各县市区实现规划、测绘、土地供应、土地审批、竣工验收备案等属地信息共享;全面实现办理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一般登记对外环节2-3个工作日内办结,生产制造企业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查封登记、异议登记即时办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市数据资源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1.进一步推进纳税便利化。推行主税、附加税费合并申报,持续压缩办税事项和时间,将纳税人年度纳税时间压至110小时内、纳税次数减至6次,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限压至7个工作日以内,两类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办理时限压至10个工作日以内。12月底前,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98%以上涉税事项实现一次办结,主要涉税服务事项96%实现网上办理。(市税务局负责)

22.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全面推广进口货物“两步申报”通关模式,12月底前实现企业、商品“全覆盖”;推广口岸通关无纸化电子化,企业进口申报环节免予提交合同、装箱清单,出口申报环节免予提交合同、发票等商业单证,全面实行企业原产地证网上申报、自助打印。(宣城海关、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依托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企业资质、税费支付、加贸保税、跨境电商、银行金融、信用保险、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集装箱动态联网等主要申报业务方面,积极推广应用。(市商务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宣城海关、市税务局、市人行按职责分工负责)。依托全省统一的口岸物流辅助系统平台,整合港口信息系统,实现通关和物流作业同步进行。(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商务局、宣城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23.深化减证便民。推进“一照通办”“一证通办”,梳理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事项,以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为依托,减少额外证明和重复提交材料,9月底前实现信息一次采集、部门共享。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市司法局牵头,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4.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依托“皖事通办”平台,10月底前实现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社区、家政、旅游、体育等领域更多社会服务。(市数据资源局牵头,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智医助理”覆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市家政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超50%。(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5.优化医保报销和结算服务。12月底前,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程序纳入基本医保和异地结算定点协议管理范围,实现符合条件的跨省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直接结算。公布统一的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12月底前实现所有按要求完成医保信息系统改造的县市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市医保局负责)

26.优化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服务。11月底前,全面清理取消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企事业单位不合理收费、材料及证明事项,服务标准、资费标准、承诺办理时间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并及时更新。(市发改委、市城管执法局、市司法局、市供电公司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水电气等报装服务全面进驻县市区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大厅,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服务上线“皖事通办”平台。(市数据资源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供电公司牵头,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依托“皖事通办”平台接入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一口申请、同步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市数据资源局、市供电公司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电力接入工程规划许可、涉路施工许可、绿化许可、占路许可等行政审批5个工作日内完成。(市供电公司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等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低压小微企业、高压普通用户供电企业办理用电报装业务时间分别不超过8个工作日、23个工作日;无外线工程、有外线工程供水接入服务时间分别不超过2个工作日、14个工作日;无外线工程、有外线工程供气接入服务时间分别不超过4个工作日、14个工作日。持续提升水电气暖供应可靠性。(市城管执法局、市供电公司牵头,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7.持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严格执行《安徽交通运输领域收费清单》,清理规范铁路、水路等货运不合理收费,实现清单之外“零收费”。落实取消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政策,实现“零办件”。客货运行政审批100%纳入属地交通运输权责清单,12月底前实现清单之外“零审批”。(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

28.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安徽省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全面梳理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现行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等,8月底前完成清理和修订工作。将有关营商环境法律法规规章宣贯工作作为年度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将企业群众知晓度纳入对各市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市司法局、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9.积极开展创优营商环境升级版提升行动。出台《宣城市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升级版》,对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等重点指标重要任务加强调度,确保12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提升行动方案工作目标。(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依托“互联网+营商环境监测”系统、第三方评估等,实行营商环境监测评价情况通报。(市政府办公室、市数据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0.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12月底前,在完成小微企业融资收费问题全面排查基础上,开展重点抽查。落实2020年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支小再贷款额度不低于9.9亿元,专项支持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和单户授信金额不高于3000万元的民营企业贷款。(市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人行、宣城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1.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环境。12月底前完成工程项目招投标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及时公开曝光一批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不合理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供应商的违法违规行为。(市公管局牵头,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对2019年以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招标按照不低于20%比例随机抽查。(市公管局、市住建局负责)。对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在指定网站进行公示。(市财政局负责)。根据水利工程造价数据交互接口规范以及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行业信用管理办法及评价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2.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对收费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全面清理取消违法违规收取的入会费、赞助费、会议费、培训费、评比表彰费等,限期退还违法违规所得。12月底前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自查自纠情况组织开展抽查检查。(市民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3.加大政务失信行为治理力度。12月底前,总结我市涉政府产权纠纷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各县市区建立涉政府产权纠纷问题治理的长效机制。持续整治“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通报一批企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受到损失依法予以补偿的典型案例。(市发改委牵头,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4.持续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强化部门联动,定期开展清欠摸排工作,确保无分歧欠款全部“清零”。(市经信局牵头,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5.强化跟踪问效。“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情况按规定纳入2020年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根据《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对成效明显的加大表扬和激励力度,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执行不力的抓住典型约谈通报。(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情况,于12月25日前书面报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