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2019年旌德县新闻发布会(旌德县两河治理与第二水源点建设情况)通稿
发布时间:2019-12-26 08:50
来源: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一、发布会主题:旌德县两河治理与第二水源点建设情况通报
二、发 布 单 位: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三、发布会时间:2019年12月25日下午
四、发布会地点:旌德县政府三楼会议室
五、发布会出席人员: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副局长 蒋永生、项目建设管理站站长 程萍
发布人: 蒋永生
主持人: 陈卫军
六、参加媒体:旌德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健康旌德》、旌德政府网、旌德先锋网、旌德新闻网、旌德县人民政府发布、微旌德
七、新闻发布会议程
各位媒体记者:
大家下午好,下面就我县“两河治理与第二水源点建设”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今年初,县政府将徽水河、白沙河水环境治理(简称两河治理)和第二水源工程列入县政府“十件”实事,这两个项目是我县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三水两智一垃圾”中解决“看的水”“喝的水”问题的切实之举,更是全县人民翘首盼望实施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两河治理项目总投资0.87亿元,是我县首个EPC工程总承包水利项目。该项目有9个子项目,通过河道治理、防洪提升实现“安水”目标;通过对城区拦砂坝改造、水体改善实现“理水”目标;通过江心洲景观提升、徽水河左岸绿道实现“乐水”目标的“三水归心”思想。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白沙河浩庄段(一期)、河东巷挡墙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2020年底完成全部的建设任务。
第二水源项目总投资1.82亿元,取水水源位于旌德县俞村镇丁家山水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D800原水输水管道和隧洞共计约12km;新建原水加压泵站1座;新建净水厂1座,净水规模3万m3/d;新建 D600 配水主管道约2000m,接至S323改建已埋设的城区给水主管道。该工程的建设,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县城区生产生活用水。目前,该项目已于2019年11月29日挂网招标,工期20个月。
回答记者提问
问题1:两河治理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有什么优点?
答:今年4月份,安徽省水利厅下发了《安徽省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工作意见(试行)》,宣城市水利局转发了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宣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印发的《宣城市政府性资金建设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招标文件(2019年试行版)》和《宣城市政府性资金建设工程无工程量清单项目招标文件》(2019年试行版)的通知(宣公管【2019】4号),鼓励提倡政府性投资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水环境(一期)工程中原计划的9个小工程合并,打捆成一个大项目,即徽水河、白沙河部分河道治理及防洪工程(简称两河治理项目),决定采取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模式,就是对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总承包。
两河治理项目,采取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效果:
一是容易形成整体景观效果。项目整体设计,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项目建设整体方案实现,特别是江心洲核心区域景观提升、徽水河左岸绿道、白沙河城区段周边景观统一规划后,可以最大限度展现整体景观效果。
二是有利于资金拼盘。采取EPC模式,实行总价控制,可以在实现项目要求的前提下,更为合理分配各子项目资金,有利于设计、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达到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
三是有利于项目管理。建设单位只需要组建1套项目管理班子,仅开展3次招投标工作,签订3份合同,相比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合同管理任务、难度大幅减轻,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只和总承包单位发生关系,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投资便于控制,能最大限度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问题2 :为什么要实施第二水源工程?
答:众所周知,我县城区虽有2个自来水厂,但这2个自来水厂的取水水源均在白沙水库。白沙水库建于2003年,建成之初,有效缓解了县城供水的压力,促进了城区及周边区域工农业的发展,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随着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现有白沙水库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区用水安全、应急和发展的需要,加上绩溪入境水质得不到保证,上游白沙村是个有着428户1280人的大村庄,水源污染因素多,水体富营养化逐年加重,水源地水环境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启动第二水源点建设项目已是迫在眉睫。为进一步缓解和保障城区用水需求,改善水质,防范风险,办好这项群众期盼、政府关注的民生、民心工程,积极谋划和加快实施好县城第二水源点建设项目就显得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项目建成后,城区将全面摆脱单一水源水质问题和供水不足的困扰,进一步缓解和保障城区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