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云乐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旌德县云乐镇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3260860/201612-00602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旌德县云乐乡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16年云乐乡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6-04-18 发布日期: 2016-04-18
索引号: 003260860/201612-00602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旌德县云乐乡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16年云乐乡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6-04-18
发布日期: 2016-04-18
2016年云乐乡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04-18 00:00 来源:旌德县云乐乡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6330在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云乐乡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云乐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乡广大干群积极适应新常态,紧扣县委“迈入高速时代,打造健康旌德”的总体要求,以“秀美旌德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突出全域旅游主导战略,积极推进“调转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乡实现财政收入431.9万元,同比增长1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00元。

(一)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产业持续发力。贯彻落实“调转促”行动,实施“456”行动计划。两家规上企业—狮子山石厂和黄山灵芝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640万,同比增长23.6%。黄山云乐灵芝GMP厂房落户县经济开发区,并获批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农林产业效益明显。围绕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林转型成效凸显。目前,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8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1家,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2015年,发展黄精等中药材种植1200余亩、灵芝750余亩;发展有机稻种植1100亩;完成无公害茶叶基地产地认证1500亩。新增农产品商标4个;创建县级休闲农业基地2个;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860亩,在全县率先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林业工作紧紧围绕千万亩森林增长为目标,超额完成造林任务,2015年完成造林1187.5亩,其中森林增长工程造林578.5亩,迹地更新造林609亩,完成全年造林任务的107%。推动全乡林下经济发展,建立6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林下经济2976亩。

招商选资取得实效。狠抓项目带动,依托我乡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灵芝之源特色,编制农林特色产品加工、生态种养、旅游文化、休闲养生等招商项目。截止目前,黄山云乐灵芝公司总投资1.18亿元的年产300吨灵芝产品GMP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詹氏集团5000亩香榧基地已达成合作意向。

全域旅游全面推进深化“创A行动”,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一是对全乡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包装和打造,推出了16个景点,完成3A级以上景点建设,即唐山头景区、侯家庄珍稀物种园景区和灵芝休闲养生基地。二是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制作了云乐旅游宣传册页,大力宣传“健康‘芝’旅、云游‘芝’乐”集镇主题,推出了灵芝养生游、农家欢乐游、山地康体游为主的三游模式。结合“互联网+”思维,推出全县首张手绘云乐地图,推出“云之乐”微信和云乐旅游LOGO三是注重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一处1000平米的停车场和一座80平米旅游公厕;建成农家客栈2家、农家乐1家。

集体经济不断发展。以特色种殖业为突破口,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155月,许村成立“旌德县鑫许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陈岭村依托南山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菊花种植。目前,已经种植3亩黄菊,培育菊苗3万株。刘村完成20亩香榧种植和140余亩黄精种植。

(二)狠抓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不断美化。

美丽乡村亮点凸显。一是重点围绕许村省级示范村和刘村张边自主创建点的实施,带动全乡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水平。科学编制许村村庄规划,新建景观照壁1处、景观桥1座,新建20 M2旅游公厕1座;完成1000米循环路建设、中心村污水管网建设。下步将继续完成景观建设和村庄绿化。自主创建点刘村投入80余万元完成500M2梅村停车场建设,完成张边500米河道清理;完成张边柏桥广场建设。二是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带动,深入开展张边村庄整治、集镇人行道建设、集镇停车场建设、农村道路亮化等8项工程,改善了集镇及公路沿线的环境;进一步改进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灵芝小镇建设规划起步。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集镇整治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试点开展了集镇商户门楣广告和雨棚治理工作。栽植200M2的公益广告牌2块,常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宣传。重点突出灵芝元素,依托灵芝生态观光园及林下灵芝种植园,着力打造具有浓厚灵芝文化底蕴、“休闲养生、宜居宜游”的灵芝小镇。

基础设施取得突破。2015,投入资金180万元,完成全县首条农村村村通拓宽改造项目4.3KM上茶路路面拓宽工程。大力实施“八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31处塘坝清淤扩挖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张村三坝河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洪村中心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总投资2369.55万元的35千伏输变电项目建设,该项目已于2016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

生态建设取得成果。扎实开展以“保水、保土、保空气、增绿”为主题的“两山行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点排查整治。2015,我乡代表全县迎接全省造林核查验收,得到省核查组充分肯定。通过努力,目前,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82%

(三)坚持民生优先导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214户,发放危改资金180.6万元。稳妥推进许村茶三组1960人地质灾害点居民“下山行动”,目前,安置地已平整完毕,村民即将开始建房。发放农村低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计生奖励扶持等各类资金380余万元。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完成121户、351人贫困人群的登记造册,明确帮扶责任人,制定精准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掉队。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巩固完善基层医改成果,医疗基础条件相对完善,卫生院主体大楼即将建设完工。电力、网络、通讯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支持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会、关工委、老干部等工作。2015年,超额完成3名征兵任务。

全面构建平安云乐。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法治云乐”与“平安云乐”建设深入人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防汛、地质灾害防治和校园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全年无重大生产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法统揽信访工作全局,坚持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倾听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32起。有效维护了全乡和谐稳定的大局,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四)加强乡村廉政建设,工作作风不断转变。

从严落实“八项规定”,突出抓好乡村廉政建设,不断推动工作作风的转变。一是增强干部学习的主动性、紧迫性和系统性,牢固树立法制思维,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大力控制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政府各项支出同比下降较为明显。同时,大力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提升工作执行力。三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教育和引导机关干部树立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敷衍塞责的不良作风。全力支持乡纪委查处3起违纪案件,不护短、不手软。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的建设统揽全局,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各项既定的目标任务。五年来,全乡财政收入1828.5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农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8046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发展种植灵芝1350亩、香榧134亩、茶叶1500亩、烟叶1500亩。推动全乡林下经济发展,建立6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黄精、灵芝等林下经济作物 2972亩。实现农业总产值23亿元,增长22%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城镇,成功扶持洪村创建省级森林村庄。新增“三品”认证2,注册商标7个。发放农业“助保贷”50万元,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大投入,乡村面貌显著改观。

以打造特色小镇为目标,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通过争取县“一事一议”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120万元,实施了集镇停车场、集镇周边绿化、农村道路亮化等8项工程,改善了集镇周边面貌。狠抓三线四边环境整治,集中开展“四治理一提升”行动,乡村面貌不断改善。加大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现象的集中整治,集中开展了广告标牌清理、房屋立面改造和绿化提升等工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营提质提效,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开展良好,农村生活环境和乡村面貌得到持续改善。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民生项目工程累计投入180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364户,改水改厕424处,拆破改旧179处。实现“一平台两中心”全覆盖。累计发放城乡低保、五保、医疗等各类社会保障、救助、保险资金1504万元。完成34公里的林家循环路、许茶路、张七路等23条农村道路硬化,管护工作日趋完善。完成51处塘坝清淤扩挖改造提升、5处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蓄积了农业发展能量。新建12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全乡6500余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平稳实现5个村“两委”换届过渡。大力实施农村体育文化惠民工程,改善了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灵芝文化陈列馆被命名为“宣城市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队参加了广场舞大赛、县梓山大舞台文艺演出和全县首届美好乡村运动会。巩固完善医改成果,住院医疗费用和门诊治疗费用报销比例同比有大幅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步。同时,全乡妇女儿童、老龄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取得长足进步。

二、认真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按照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总体部署,积极应对和引领新常态,落实“1155”发展思路,以打造“灵芝小镇”为主题,实施“调转促”行动,树立赶超意识、看齐意识,争先进位,积极争取提前1-2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综合考虑,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乡域经济快速发展。到“十三五”末,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年均递增10%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亿元;财政收入达2000万元;农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积极营造健康宜居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

——基础建设实现跨越。到“十三五”末,在全面完成村村通及路肩培护的基础上,依靠项目支撑,实现组组通道路硬化;农村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真正做到有涝能排,有旱能抗,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通讯、环保设施较为完善。
   
——社会民生全面进步。到“十三五”末,教育、卫生、科技、文体、医疗、保险的覆盖指标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全面完成低保村级网络化平台建设,实现低保信息常态化管理;认真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积极开展困难群体帮扶,全面展开精准扶贫工作。

——农民素质大幅提升。加大科普教育及职业技能教育力度,确保8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新技术、新技能,能有新的增收致富渠道;更新观念,崇尚科学,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

三、奋力开创“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调转促”的攻坚之年,又是本届政府任期届满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实现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也将为下一届政府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一)贯彻落实“调转促”,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在发展绿色工业上,一方面坚持扶持黄山绝缘材料优势传统企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扶持灵芝公司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在发展生态林业上,坚持落实“两山行动”,发展林业产业,坚持以“灵芝、茶叶、烟叶、粮油、竹木”等重点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规模经营和规范生产为重点,发展特色林业和林下经济。

深化“创A”行动。进一步全面承接全域旅游理念,加大旅游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加大景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集散地公厕建设和管理。新建两处A级以上景区和一座旅游公厕,发展两家以上农家乐和民宿客栈。实现农家乐旅游点和旅游企业量和质的突破。争取许村市级旅游示范村、泥鳅坞(侯家庄旅游度假山庄)景点打造取得成效,特色小镇、灵芝基地、许村养生基地以及系列景区建设取得新发展。

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围绕云乐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效应,培育、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鼓励龙头企业或各种经济组织与外商合作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走产供销一条龙一体化的路子。

(二)加快农林产业转型,构建美丽乡村蓝图。

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继续扩大灵芝、粮油、竹木种植面积,新发展优质茶园500亩、林下灵芝1000亩、发展黄精等中药材种植1000亩、有机稻1000亩。新发展农民家庭农场和合作社5家以上,开展“三品”认证或商标注册1个以上。扶持引导合作组织争创县市省国家级专业合作规范组织,加大农产品网上销售力度,新建网上销售平台1个以上,全年网上销售业绩达500万以上。

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一是重点围绕洪村省级示范村和张村、陈岭村县级示范村的实施,带动全乡美好乡村建设提升水平。要高起点规划、结合全域旅游趋势要求,开展旅游景点布局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有较高接待能力、有较成熟农事体验项目的农家乐接待场所。二是巩固原有美好乡村建设成果,立足特色农业、生态山水等资源,打造“一村一景”,扶持一批有一定基础、较为成熟的景点景观争创A级景区。凸显村庄特色,坚持差异化,实施错位发展,发掘可供宣传、利用和培育的创意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原貌整治,继续实施改水改厕改圈,继续完善村庄道路、文体场所、庭院绿化等建设。三是加大特色小镇的建设,全面推行集镇旅游节点建设。着力提升集镇绿化、亮化和美化,继续实施沿街房屋立面改造和公路沿线节点景观打造。四是进一步巩固“三线四边”整治成果。坚定不移的走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充分运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保障规模化生产经营需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紧紧把握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机遇,合理利用资源,盘活集体资产,支持各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林基地建设,成立相关合作社,带动群众致富。鼓励有条件的村通过组织公共服务、参与土地经营开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2016年,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80%。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确保村级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持续加大有效投入,增强绿色发展实力。

全力以赴抓工业。强化工业和重点企业帮扶,继续引导电机配件(槽楔)产业抱团发展,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适时启动槽楔产业园区规划,引导企业壮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集聚度,形成规模效益。联合县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开展狮子山石材加工、矿山开采等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工业经济质量。

持之以恒抓项目。要以项目为统领,带动乡域经济发展。一是要做好项目编制和项目储备。要立足我乡亟待发展的产业,寻找与现行国家政策衔接程度紧、产业条件发展较为成熟的信息和资源,编制一批项目;要结合我乡实际和优势,抬高标准,立足长远,储备一批项目。二是要增强引进项目的能力。要加大信息收集,结合云乐乡地域特点,寻找适合的项目,千方百计引进一些提升基础、壮大实力、促进发展的项目。三是提升服务项目实施的能力。千方百计为引进项目顺利实施做好服务,要从规划、立项、审批、供地等各个环节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服务;要从协调矛盾、解决困难入手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四是要在项目引进和实施上取得突破。推进重点项目施工,配合完成撤并建制村道路建设工程和下山行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千方百计抓招商。大力开展招商选资,实行全民、全方位、多角度招商,积极应对招商新政策,充分利用山水生态、农林物产等资源,特别是要扩大旅游产业、农林产业招商力度力争在引进工业实体经济招商上取得突破。

(四)加快实施精准扶贫,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立健全精准台账和包保制度,确保2016年底完成2167人易地扶贫搬迁,82231人全部脱贫。

办好民生实事。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力度。今年,我们将在认真实施省33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3件实事:1、完成6条撤并建制村道路建设;2、完成许村茶三组地质灾害点居民“下山行动”异地搬迁,土地复垦工作;3、 争取“八小资金”完成塘坝清淤扩挖30处、河道清淤疏浚2条。

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宣传落实好“全面二孩”政策,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免费对外开发。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继续抓好“一事一议”、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水利基础设施、塘坝除险等项目实施。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保证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救助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加大对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救助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校园安全监管。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方法统揽信访工作全局,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坚持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深入推进法治云乐建设。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治理。

(五)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坚持着眼长远,立足解决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肃财经纪律,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深入推进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建设,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畅通与人民群众沟通渠道。

强化责任担当。面对新常态,坚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肯于实干的工作作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升履职能力。要按照县委“五个抓落实”的要求,以坐不住的危机感、慢不得的责任感、等不得的紧迫感,增强一招不让、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定力和韧劲,对认准的事、决定的事、已经部署的工作,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特别是在重大工程项目方面,遵纪守法,依法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自觉接受监督,决不滥用权力。

加强廉政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争当“四个自觉”模范。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禁奢侈浪费,努力打造务实为民、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目标令人鼓舞,新的常态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乡人民,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秀美新云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