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兴隆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旌德县兴隆镇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3260799/201612-00118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旌德县兴隆镇政府 主题分类:
名称: 兴隆镇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3-03-01 发布日期: 2013-03-01
索引号: 003260799/201612-00118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旌德县兴隆镇政府
主题分类:
名称: 兴隆镇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3-03-01
发布日期: 2013-03-01
兴隆镇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3-01 00:00 来源:兴隆镇 浏览次数:215 字体:[ ]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兴隆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兴隆乡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快发展、富民强乡”的工作原则和“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基本实现了乡十六届人代会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据统计,2011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9225万元,比2006年增长4241万元,增幅为8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比2006年增长1.5亿元,增幅为202%;实现财政收入238.9万元,比2006年增长150.4万元,增幅为1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8元,比2006年增长2635元,增幅为80%。五年来,全乡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取得新的突破,为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生态立乡,着重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生态农业文章。先后实施完成了兴隆乡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改善了村级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机械化,抓好稳粮稳油、增产增收。五年来,全乡年均种植水稻12000亩,良种推广率99%以上,新增中小型机械500多台(套),确保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口蹄疫、禽流感防控密度基本实现100%,防疫计划免疫面上密度达95%。建立了大礼农业标准示范区、三峰无公害茶叶基地、前山田畈农业标准示范区,成立了5个畜牧标准养殖基地、1个蚕桑省级示范村,培育发展了1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发展了5个经济合作组织。

二是做好生态林业文章。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了林业强乡的地位和特色。五年来,共完成造林任务3593 亩,管护国家公益林2455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142亩,义务植树15万株。完成了林改勘界确权发证总面积74796亩、宗地总数7998宗、发证2512本。全乡涌现出一批造林大户、营林大户和8个木竹加工企业。茶叶产业发展迅速,其中猴魁加工技术日益成熟,全乡年产量达15000余斤,涌现出一批千斤大户。特色林种植初具规模,油茶、青梅、杨梅、油桃、银杏、水晶梨等,均有较好发展。

三是做好生态人居文章。加快新农村和集镇建设步伐,推进乡容村貌整治活动。坚持以“三清四改一推广”为抓手,按“七化”标准完成了大礼村整村推进、三峰留村、陈村片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好新增示范点光荣村的新农村建设。五年来,共改厕890座,新建垃圾桶垃圾池192个,沼气池359口,安装路灯126盏,硬化道路8.8公里,建成垃圾中转站1座、农民休闲广场3处。完成投资780万元的黄华水库、黄山冲水库和里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姚冲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积极实施之中。

二、坚持项目强乡,着重推进三项建设

一是推进项目招商建设。坚持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政府工作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招商力度,挖掘引资渠道,实现了全乡招商引资总量的扩大和产业的带动提升。五年来,成功引进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个,分别是主营石材开采加工的罗邦石业、主营钾长石选料加工的开域矿业、主营生猪规模养殖的昌农生态,其它项目10余个,引资合计1.8亿元。全乡共建立和储备各类项目20余个,其中毛园里杨梅、猴魁种植与生态度假山庄项目,黄华、里塘水库综合开发项目,表灵塔维修与综合开发项目,麟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被列为全县重点对外招商项目或上级奖扶补助备选项目。

二是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充分抓住民生工程惠民政策的实施以及兴隆全县第二移民大乡的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推进各类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五年来,争取了上百万元项目资金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农村清洁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投资56万元的农村危房改造。完成大礼集镇人饮工程等安全饮水工程29处,覆盖全乡4个村。完成11公里的三仙路建设及兴湖路、毛园里路、陈里路等总长20.7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完成光荣村农前路、西马路、前山环村公路、大沟路,三山月东路、隐淌路,三峰陈村环村路、兴留路等总长12.7公里的通达工程。

三是推进集镇功能建设。全乡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通过争项目、挤资金、找渠道等方式,集中财力不断推进集镇多功能建设。五年来,新投入40万元新浇筑了集镇入口道路,新投入20万元安装高杆路灯70盏,筹资完成了技防设施,建立了宝塔脚健身场所。发挥本乡餐饮、茶叶、灵芝等多点产业优势,推进饭店、旅店、茶店规模发展。在迎宾、志远、宝塔、兴新4家老餐馆基础上,新增2家饭店。兴隆集镇亮化、绿化、美化“三化”改造第一阶段基本结束,第二阶段的工程即将开始。

三、坚持事业兴乡,着重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突出文教卫生事业。不断巩固教育“两基”成果,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认真执行新农合及城镇医疗保险政策。五年来,建成综合文化站1座,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1处,村级休闲广场3处,村级农家书屋4处,村级标准卫生室3座。完成了革命遗址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等工作,完成了第七届、第八届两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是突出社会稳定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纠纷排查调解制度、信访接待化解制度、综治联席交办制度,保证了有信必复、有访必结、矛盾有调、纠纷有解。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启动“六五”普法。根据新形势需要,成立了乡群众工作站和村群众工作室,建立了现代新型技防措施,推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打造平安兴隆,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五年来,开展各项普法宣传30余次,累计调解各类纠纷300余起,未发生一起群访事件或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发事件。

三是突出人口计生改革。严格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农村计生户奖励扶助政策,确保全乡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在95%以上。进一步落实人口和计生综合改革要求,打造诚信计生、优质计生、和谐计生。五年来,兴隆乡代表省计生检查1次,误差率为零,获省级考核贡献奖。发放儿保费30万元、奖特扶资金20万元,全乡育龄妇女优质服务率保持在95%以上,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流动人口建档率达100%。

五年来,兴隆乡政府工作累计获得10余项县级以上表彰。其中,教育、经济普查工作各获得省表彰1次,选派工作获得市表彰1次,林业、计生工作各获得县表彰2次,水利、信访工作各获得县表彰1次,卫生院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连年获前三名。2010年度,乡政府获全县水利兴修第一名、安全生产第三名、人武工作先进单位、省级计生考核工作贡献奖。

各位代表、同志们:兴隆的发展有目共睹,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全乡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兴隆乡人民政府向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兴隆发展的社会各界各级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不足、发展不快,经济总量不大、增长质量不高的乡情没有质的改变;农村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对乡域经济支撑能力不强、贡献不大;个别干部作风不实,精神状态不佳,执行力、落实力不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乡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乡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实力兴隆、秀美兴隆、幸福兴隆”建设目标的关键五年。

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坚持绿色发展、奋力跨越崛起”为总纲,以“发展新经济、打造新集镇、建设新农村”为主线,以“生态工业、精致农业、旅游服务业、新型采矿业”为重点,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速推进实力、秀美、幸福兴隆建设进程。

发展目标:到2016年,力争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7%,第二产业年均增长23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切实提高第三产业GDP所占比重。实现财政收入翻两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3‰以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全乡上下要抓住主要矛盾,突破发展难点,加快发展四大新型产业,开展四大秀美建设,推进四大惠民工程。

一、加快发展四大新型产业,壮大兴隆发展实力

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着力发展生态工业、精致农业、旅游服务业、新型采矿业,加快转型发展,为推进实力、秀美、幸福兴隆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立足我乡资源优势和生态特色,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适合兴隆特点的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生态工业。加强招商选资。坚持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全乡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确保总部经济项目数有增长、量有提高。突出招商选资,做好规划布局,明确发展定位,拒绝高污染企业和高耗能企业,走生态鲜明的工业发展之路。着力做强做大。拓展企业服务渠道,推进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产业发展的龙头,扶持壮大兴供竹木、兴隆灵芝、昌农生态、光荣萤石、罗邦石材、开域矿业等产业,推进集镇刷柄、手套、水晶、门业等作坊式发展,由小做大,由大做强。集聚发展优势。发挥兴隆在家能人多、在外创业多的双重优势,积极筑巢引凤,推进还乡创业。加大财政、政策、项目争取和扶持力度,促进资本、技术、人才、人力等要素集聚,推进兴隆聚力发展。

(二)加快发展精致农业。坚持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高效化、品牌化建设,致力发展精致农业。建设特色基地。加快发展茶叶、灵芝、油茶、百合等特色产业,抓好水稻、蚕桑、猴魁、水果等种植业示范区,建设养猪、养鸡、养牛等示范养殖小区,打造一批百亩连片的上档次特色农业基地。推进合作组织建设和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经营模式,以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的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壮大兴隆灵芝、兴供竹木、三峰猴魁、三山梅园等特色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建立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企业。发展观光企业。对接黄山余脉、徽州风光的特色,打造三仙线农业风光带,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着力建设集旅游采摘、乡村文化、农事体验、农家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三)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坚持围绕旅游抓服务,优化服务抓旅游,深入挖掘兴隆山水文化、宝塔文化、灵芝文化和徽派文化内涵,率先融入黄山旅游圈,借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明确兴隆功能定位,适当错位发展,塑造个性特色,树立“茶竹之乡、山水画廊”的对外宣传品牌。精心编制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对外招商,促进人文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整合水利、林业、新农村建设项目,植入旅游元素。坚持把全乡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鼓励景点创A、饭店创特、农家乐创优,实现兴隆旅游新突破。

(四)加快发展新型采矿业。针对罗邦石材、开域矿业、光荣萤石等多点发展、矿采兴起的局面,全乡乡村两级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最大能力地服务企业发展,最大力度地保障青山绿水,尤其是针对采矿业,必须抬高门槛,先难不难,坚持前置条件要高,生产技术要精,安全环境要优,发展效益要好,推进新型采矿业,增力兴隆经济发展。

二、先行开展秀美兴隆建设,打造兴隆区域特色

坚持“三个兴隆、秀美先行”的发展理念,以秀美兴隆为突破口,持续打造实力兴隆,恒力推进幸福兴隆。先行加速推进秀美兴隆建设,有利于发挥我乡生态资源在全县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有利于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开展农业景观建设。大力发挥兴隆乡水稻成片、松桑满岗、茶竹遍地的农业风光优势,创造自然优美的农业景观,实现“入目层层梯田、满山松竹茶桑”的第一印象和永久记忆。突出三峰黄华岭“旌德小九寨”美誉的打造,吸引摄影、登山、垂钓爱好者,争创全县十佳摄影点。推进黄华岭、里塘水库、梅园、毛园里建点创A。

(二)开展宝塔景观建设。做足表灵塔全县第一高塔、兴隆第一地标的文章,加强宝塔周边环境整治,配合集镇建设,形成秀美兴隆的最大亮点。计划投资建设宝塔广场,申报省保和专项维护项目,收集整理表灵塔的传说故事,使表灵塔成为文化兴隆的标志和兴隆人的心灵支柱。

(三)开展水文景观建设。结合麟溪河、乔溪河、乌溪河、西门河,里塘、黄华、乔溪口、姚冲口水库“四河四库”明显的水利优势,实施以河为美、以库为景的养殖、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项目编制和开发建设,尽快形成兴隆水文化特色,实现特色旅游发展的突破。

(四)开展餐饮景观建设。积极打造“土家菜、特色菜、农家乐”餐饮带动工程,保持迎宾、志远、宝塔、兴新等饭店特色,助推硬件升级和环境改造,扶持旅店、茶店、商店等多点经营,有序开发中学、粮站等闲置资产,推进拆破改旧,实施集镇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促进“小吃大做、小乡大景、小城大美”,使集镇成为餐饮的景观区、绿色的人居区和发展的带动区。

为此,兴隆乡政府决定于2012年做好以下六件实事:

1、争创全省生态乡镇,打造兴隆乡第一块省字招牌,并积极谋划争创全国生态乡镇。

2、对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进行综合升级改造,创美兴隆对外形象。

3、筹建“宝塔广场”,在维持表灵塔原貌的基础上对宝塔周边进行美化改造。

4、建设兴隆乡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实施多功能布局,打造一流幼儿园。

5、奖扶建设500亩猴魁、500亩蚕桑、500亩经果林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

6、支持浇筑大礼里瑶路、三峰里二路、三山牛栏岭路、光荣大沟路等重点村级道路。

三、全力实施四大惠民工程,提高兴隆幸福指标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提升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全力维护全乡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一)实施社会事业惠民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抓住影响教育质量的薄弱环节,切实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抓好乡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工程,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化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人口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完善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提高优质服务,全力稳定低生育水平。

(二)实施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加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使全体成员都能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养老制度。完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资助体系,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老龄事业、民政和慈善事业。

(三)实施社会管理惠民工程。突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发挥群众工作网络作用,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面宣传和推行人民调解、司法解释、行政调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四)实施依法行政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加快依法治乡进程。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支持综治部门依法开展工作,做好宗教事务工作,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加强武装工作,推进国防建设和双拥共建。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以公开引导和推进基层民主向纵深发展。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水平

乡本级政府按照“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适应新时期兴隆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建设。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理论中心小组学习。健全机关干部周一例会制度,推行“站所例会、工作汇报、分管部署、整体推进”机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宗旨意识、奉献意识和公仆意识。

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原则。认真执行议事规则,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对重大问题决策严格按程序办事,集体讨论,集体决定。每位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重视廉政建设,严守廉洁自律守则,实行政务、财务、村务三公开。

三是狠抓班子作风建设。实行班子成员联村联企制度,经常走村入企,开展走访调研,为决策提供依据。全面实行联村蹲组、民情日记和调查研究等制度,定期交流和布置联村联企工作。健全领导责任、目标管理、监督约束机制,营造班子团结共事、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

各位代表、同志们,兴隆乡既处在一个厚积薄发的关键期,更处在一个蓄势待发的机遇期,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们的前景美好而光明。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及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心投入、全力推进、全面实施实力、秀美、幸福兴隆建设,为实现兴隆更快发展、更大进步、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