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并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亮剑拼搏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始终以项目建设年和效能革命年活动为抓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一、 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首次跨越10000元,达1152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4:37.5:37.1变化为23:41.1:35.9,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上年的37.5%提高到41.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45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5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实力与先进县市相比差距明显,发展速度仍然不够快;瓶颈制约因素较多,尤其是对外交通不畅状况亟待改善;工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特色不明显、集聚度不高;招商引资质量不高,在谈、在建项目推进乏力;两区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解放,政府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 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02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42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588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62287吨,增长5%。油料产量7500吨,增长15%。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62287 |
5 |
其中:夏粮 |
407 |
4.4 |
油料 |
7500 |
15 |
其中:花生 |
1000 |
39.1 |
油菜籽 |
5900 |
5.3 |
棉花 |
200 |
22.7 |
烤烟 |
50 |
净增 |
蚕茧 |
330 |
-41.3 |
茶叶 |
326 |
10.5 |
蔬菜 |
46752 |
2.2 |
水果 |
1118 |
-9.2 |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444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
全年肉类总产量8737吨,比上年增长20.2%。禽蛋产量1467吨,增长7.9%。全年水产品产量1570吨,增长4%。
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2009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中国灵芝之乡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成立了灵芝产业发展委员会和行业协会,新增种植面积106亩,“云乐”和“乐瑞思”系列灵芝产品入选首届安徽食品行业十大重点推广品牌并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华隆生态水稻获得有机食品转换期认证,“旌川”梅花鳖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富满”大米和“天山鹤”茶叶荣获省级名牌农产品,“天山真香”茶叶原产地标志通过省级认定。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9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 农用拖拉机达到1964台,增长30.5%,联合收割机达到136台,增长147.3%;全年农村用电量2499万千瓦小时,增长24.3%;化肥施用量(折纯)7130吨,增长1.3%。
一、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9亿元,比上年增长34.1%。规模以上工业中,分所有制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9.1%;“三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34亿元,增长50.4%;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35亿元,下降5.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1亿元,比上年增长47%。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计 量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非金属矿选业 |
万元 |
2029 |
19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万元 |
1145 |
170.4 |
食品制造业 |
万元 |
703 |
38.1 |
纺织业 |
万元 |
4185 |
51.5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万元 |
3975 |
51.7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万元 |
281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万元 |
224 |
25.2 |
医药制造业 |
万元 |
6005 |
14 |
塑料制品业 |
万元 |
273 |
65.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万元 |
4970 |
-10.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万元 |
71 |
38.9 |
金属制品业 |
万元 |
5316 |
142.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3912 3897 954 1996 |
44.8 79.6 292.7 -17.9 |
主要产品产量 |
|
|
|
棉混纺布 |
万米 |
205.2 |
1.5 |
生丝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玻璃纤维纱 |
吨 平方米 吨 |
20 193000 21174.2 |
-42.9 70.8 -5.4 |
电光源 |
万只 |
770 |
25.8 |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009年,全县65家(快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7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实现利税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亏损企业7家,比上年下降12.5%,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56.8%;产成品库存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8.63,比上年提高14.9个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5.13%,比上年下降0.3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6.28%,下降8.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0.62%,比上年下降0.9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64%,下降0.2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5.94%,上升2.3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06次,提高0.12次;全员劳动生产率87932元/人,提高43.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12%。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比上年增长64.9%。其中,城镇投资14.4亿元,增长69.2%;农村投资7.3亿元,增长72.7%;技术改造投资6.9亿元。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亿元,和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亿元,增长70.5%;第三产业投资7.6亿元,增长220.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完成13.5亿元,增长97.5%,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6.3%。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5亿元,增长27.3%。商品房屋销售额2.3亿元,增长109.1%。
重点工程建设投资进展顺利。全县2009年安排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3个,完成投资3.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超亿元的项目2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分城乡看,县的零售额4.5亿元,增长15.7%,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亿元,增长22.7%。分行业来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6.5亿元,增长18.1%,住宿餐饮业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20%,其他完成0.1亿元,同比增长27.4%。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46万美元,其中,出口443万美元;首次进口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4万美元,增长15.9%。
全年接待旅游者41万人次,增长2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增长24%。全县景区数3家,其中A级景区数2家。全年新增旅游星级宾馆1家,全县星级宾馆总数达到4家。全年新增全省优秀旅游乡镇2个、省市星级农家乐2户、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8户,古艺油烟徽墨成为国家外交外事备选礼品。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公路客货运周转量3657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2.1%。其中货物周转量36012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5630万人公里。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2600辆,比上年增长3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年末固定电话及小灵通用户35300户,移动电话用户35000户,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238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85亿元,增长3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增长30.9%。全年全县财政支出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科教文卫支出增长30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8%,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02.3%,环境保护支出增长15.2%,农林水支出增长58.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20.7亿元,增长16.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亿元,增长14.9%。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16亿元,增长12.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亿元,同比减少4.1%;中长期贷款余额3.35亿元,增长62.2%。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5328万元,比上年增长6.9%。赔款和给付支出1930万元,增长17.2%。
九、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69所,在校学生14503人;教职工1806人,其中专任教师 1178人。普通中学11所,专任教师487人,在校学生5044人;小学18所,专任教师521人,在校学生5311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保持了较高水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高中毛入学率76.01%。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 1所。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4项。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3%。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单采血浆站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18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252人,注册护士142人。医院、卫生院床位301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4万人,参合率为90.3%。
全年共派出19名选手分别参加了全省扑克升级比赛、全市乒乓球比赛和全市围棋比赛。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了全民健身展示活动,举办了国庆篮球比赛以及两次中国象棋比赛。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9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5.07万人,比上年增加239人。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04‰。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38元,增长7.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44元,其中食品支出2088元,交通通讯支出303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4平方米。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424人,比上年增长3.8%。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168人,比上年增长7.2%。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8000人。
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收养单位11个,年末床位320张,年末在院198人。年末有2359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有5335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销售社会福彩票420万元,其中电脑福利彩票360万元。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2%,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49.5吨,比上年下降5.3%。
继续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基地。2009年,完成2个示范乡镇和22个示范村建设,白地村、玉屏村被批准为省级卫生示范村,实施了白沙河、新建河、玉水河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2009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2起,死亡6人,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 0.35 ,比上年下降0.05%。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1起。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