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儿时梦想终实现

发布时间:2018-03-23 08:41 来源:县农委 浏览:
【字体大小:

  我叫吕满喜,今年48岁,家住旌德县云乐镇。年轻的时候做过很多职业,干过木匠,种过灵芝,经营过木材。如今,在家乡我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同时还挖掘种植一种即将失传的茶叶--“泥鳅山兰香”。现在的我有个远大的并正在实施的梦想--打造泥鳅坞大峡谷农旅休闲养生基地。

      因为生在茶叶之乡,小时候的家乡种植一种类似兰香的茶叶很好喝,在我的记忆里始终挥之不去。高中毕业后因为生活压力,我投奔亲戚学起了木匠,这一做就是20年。后来家乡旌德县种植灵芝很是红火,我又种了6年灵芝。在灵芝梦想破灭后,我又做起了木材生意。虽然这些营生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在我的梦里,始终萦绕着小时候记忆里那个茶香的味道。可是在寻这种记忆中的味道时,种过这种茶叶的老一辈人告诉我,因为那时种植面积小,知道的人又少,这种我记忆中美妙的茶叶已经没有人种植了。“那我就自己种,挖掘救活它。”说干就干,我踏遍家乡泥鳅山的山山水水,终于寻得一小片已经成为野茶的茶园。经过几年的不断培养挖掘,这种茶叶已经从当初的几亩发展到如今的100多亩。茶叶从当初的生在深山人未识,到目前成为喝茶人的抢手货。因为茶道中人纷纷称赞此种茶叶似兰香却又别有风味,于是我又向国家商标局给这种茶叶申请了具有家乡特点的名字“泥鳅山兰香”。家乡有条美丽的大峡谷,很美丽,怪石嶙峋,鸟语花香。终年峡谷两岸郁郁葱葱,谷底溪水潺潺,时而瀑布奔涌;泥鳅山兰香供不应求,很是好喝。但是如何扩大种植,如何结合起来搞农业旅游,把家乡的大峡谷开发成农旅休闲养生基地,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县农委民生办负责人,民生办负责人建议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民生工程专业培训,于是我一期接着一期先后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茶叶班和家庭农场负责人等培训。因为参加新型农民民生工程培训,我跟农委民生办负责人联系越来越频繁,经常把一些自己的想法告诉她,她是一个特别愿意帮助农民的人,如果自己不能答疑解难,她会去找相关方面的专家来帮助解答。在2017年12月份的家庭农场负责人培训上,省专家丁老师的休闲旅游课给了我非常大的灵感和启发,让我想到要去做“休闲旅游联合体”,并认识到现在的形势光靠单打独斗不行。为了这一些想法,县农委民生办负责人还把相关的部分职业农民组织起来参观考察和座谈,交流思想,提出建议,为我们共同谋划发展。参加这项民生工程还有另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不仅有权威专家给我们上一些非常实用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还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三年的训后跟踪服务,这为我们干事创业增加了很多信心。培训让我转变了观念,到一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观考察激发了我的创业热情,通过专家培训,我接受了许多新技术,观念转变了,思路就有了,思路有了,就有了出路。

      于是我动员村民和我一起种茶、开农家乐,投资打造大峡谷,终于让小山沟变了模样,到了双休日,很多外地自驾游朋友开车过来游泥鳅坞大峡谷,游深山中的黄山云乐灵芝养生基地,购买这里的特色农产品,不仅用于自己吃,还拿回去送亲戚朋友。2017年山庄接待仅上海自驾游朋友近2000人。目前,我和云乐镇其他农业企业负责人结合皖南川藏线、云乐镇的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产品而打造的“泥鳅坞大峡谷黄山云乐灵芝养生基地休闲旅游联合体”已具雏形,苏浙沪等地的自驾游客人越来越多。

      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让我我从普通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不仅让我增长了专业知识,而且开拓了我的视野。通过职业农民成立联合体等方式,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兴旺,进而达到乡村振兴。感谢民生工程培训,为我儿时梦想的实现插上了高飞的翅膀。

      (吕满喜口述,县农委汪金兰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