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我县“一村一品”示范村已占“半壁江山”

发布时间:2016-02-02 10:44 来源:县农委 作者:县农委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县把培育和发展产业特色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育发展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示范带动力强的产业特色村或“一村一品”示范村,有效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 

至目前,我县已先后培育发展碧云黄牛、祥云茶叶、路西大雁、陈岭灵芝等各类产业特色专业村、“一村一品” 示范村36个,其中市级产业特色村15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8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产业特色村和一村一品示范村总数占全县68个村()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县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这些产业特色村在推进产业发展、培育经营主体、扩大品牌影响、增加农民收入、服务美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与合作社对接32家,与企业对接30家,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20个,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80%以上。我县主要采取四项推进措施:

一是政策推动。县政府将培育发展产业特色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纳入政府科技品牌奖补范畴,对获评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市级产业特色村的村委会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和1万元不同级别的资金奖励。同时优先给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10-20万元不等的项目资金支持,激发全县发展产业特色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积极性,帮助示范村、特色村做大做强。

二是技术支持。县农委制定了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选聘126名技术指导员,每人联系服务指导10个科技示范户或产业特色村或农特产品基地,每年下乡指导服务不少于10次。帮助产业特色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旌德县农委名茶办、农机局科技人员常年联系祥云村(茶叶),举办了多期茶叶采制、加工培训班,现场指导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帮助茶农引进了160多台套名茶加工机械,促进了该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强化考核。我县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印发了旌德县产业特色村创建标准及考评认定办法。每年底,对各乡镇申报的产业特色村组织人员进行考核验收,对达标的产业特色村,认定为县级产业特色村,并择优推荐为市级产业特色村或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同时将产业特色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工作纳入旌德县乡镇年度目标管理精致农业(现代农业)考核内容,有效落实各项培育发展措施。

四是联动发展。县农业部门坚持把产业特色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培育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实行联动发展,提升产业特色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综合效益。庙首镇、白地镇通过现代茶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农旅融合战略,建立了标准化、现代化的猴魁茶园、白茶茶园,把祥云村(茶叶)、汪村村(白茶)打造成了现代茶园景点亮点工程。2014年白茶园基地被评为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博览会推荐景点。2015年三溪镇结合全域旅游,以路西村(大雁)为主打产业,建成了天鹅湖生态农业观光园,现已成为人们休闲游玩、青少年科普宣传和各地学习观摩特色农业的首选之地。

下一步,我县将以“生态立县、全域旅游”战略为引领,进一步发挥优势产业和特色品牌,积极引导产业特色村、一村一品示范村调整产业结构,在抓好一二产业种养殖生产、加工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第三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培育更多示范带动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产业特色示范村。计划2016年再创建县级产业特色示范村10个,争创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个、市级产业特色村3个以上。力争产业特色示范村总数达到全县村()三分之二以上,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