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我县戏剧艺术家陈惠英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6-06-21 09:55 来源:县文联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
【字体大小:
 

618,“宝黛”相会在旌德县美丽的朱旺村。只见潇洒俊朗的贾宝玉峨冠博带,恰书生少年;花容月貌的林妹妹衣袂飘飘,如嫦娥下凡。动人的越剧《红楼梦》音乐扬起,“宝玉”每举手投足风度翩翩,“黛玉”常眉尖若蹙倾国倾城。他们时而在绿荫阶前互诉钟情,时而相伴水街亭榭共读《西厢》。那帧帧经典绝伦的画面因戏曲表演而鲜活,深深吸引着游众眼球。

原来,为促进本地戏曲繁荣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致力推动“戏曲进校园”,县文联聘请我县73岁的戏曲艺术家陈惠英执导,深入景点录制戏曲音乐电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并将此视频选送参加安徽省“我阳光、我快乐”乡村少年儿童才艺展示大赛。

本土阵容,少儿主演,让观众眼前一亮。小演员们分别是我县梓阳学校六年级学生傅欣瑜(饰林黛玉),五年级学生叶奕辰(饰贾宝玉)、严语嫣(饰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因为这次戏曲演出活动的崭新体验,他们表示出对中华戏曲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喜爱,而其家长们也纷纷表示支持“戏曲通识教育”,期待本县的戏曲文化进一步普及。

旌德戏剧历史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县城及乡村普遍建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万年台”和临时搭建的“草台”。历史记载仅“朱旺露天戏台”就可容纳5000人。在民间活跃的戏班演出目连戏、斋堂戏、木偶戏和皮影戏,使“旌阳戏子”声名远扬。而解放后不久成立的旌德县越剧团曾经盛极一时,每年演出至少100余场,书写了戏曲文化的灿烂历史。

陈惠英年逾古稀,但她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痴情不改,始终乐观坚定。患有白内障、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陈惠英,只要谈起戏剧创作,便马上神采奕奕,病容全无。她对本地戏曲“活下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充满信心,对“戏曲进校园”工作充满希望,作为一名戏剧导演、演员,她一直怀揣着戏曲振兴的“中国梦”,她表示,为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旌德县的戏曲文化事业,她一定会在所不辞,毫无保留地献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