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艾色变,仿佛艾滋病等同死亡。但艾滋病只是一种疾病,是疾病就需要医治,要医治就需要医生。在皖南山区旌德县,有这样一位白衣天使,不仅常年累月与艾滋病打交道,而且还以一颗“医者仁心”,在给予每位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的同时,还唤醒全社会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当地一名知名民营企业老总被她执着敬业精神所感动,与她达成协议,企业自愿每年捐助一万元善款,帮助她对全县的贫困艾滋病人和麻风病人实施生活救助,进行精准扶贫。一对艾滋病患者在她的撮合下喜结良缘,抗艾路上抱团取暖一起走。她就是红丝带下履职忙的宣城市第三届人大代表、旌德县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原皮肤性病科)科长金晓云。
随着西方性开放、性交易、同性恋等不良思潮的涌入,加之山区贫困人口外出卖血等现象的出现,随着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由此而产生的性病、艾滋病也随着发病且比例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这此疾病侵袭的对象不仅有中老年,更主要的对象是青壮年,这无疑对家庭生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作为一名肩负起控制性病艾滋病这项神圣使命的金晓云,对待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时刻注意自己的心态和方式,没有一点歧视和畏惧心理,像亲人一样,与每位患者进行日常交流,开展心理沟通、疏导,通过心交心帮助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树立与病魔抗争的信心。
在艾滋病人的管理上,创新工作思路,为老仰(化名)、小仁(化名)两例有相同境遇的艾滋病人牵线搭桥,成为旌德县、也是宣城市首对喜结连理的艾滋病病人。他们同病相怜,相互慰藉,积极配合治疗,增加了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报复社会的隐患,在艾滋病人的管理中是一个成功的尝试!男男同性传播比例增加,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宣教已迫在眉睫。金晓云率先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开展了男男同性人群干预的尝试。通过她的努力,在县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旌德已成功举办了5次聚会,且及时发现、挽救了一例因自己性取向异常,准备轻生的少年。这一经验也在宣城都进行了交流、推广。为金晓云在2015年全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专家组会议典型交流发言。
金晓云认为当好一名人大代表,必须首先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应尽的职责。近5年来,她率领她的团队行为干预工作已覆盖旌德城区各公共场所38家,干预次数达2086人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3万余份,外展检测300余次;在监管场所开展对被监管人员的HIV-抗体筛查588人次。在既往有偿供血人群抗体筛查工作中,金晓云更是不知辛劳,任劳任怨,分别为全县10个乡镇68个村居的2948名献血人员入村逐一挨户口上门采集血样,足迹踏遍了每个村落,完成了全县献血人数最多、任务最重、工作量最大的HIV-抗体筛查工作,未发现新的感染者和病人。她在艾滋高危人群干预中的做法措施被整理成经验材料,在全市交流推广,全市兄弟县市区同仁多次前往她所带领的科室进行学习交流。她也曾作为全省基层特邀代表,参加了安徽省性病艾滋病防治研讨会。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金晓云针对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加大,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医疗服务具有救治前的不可预见性、救治过程中的高风险性和救治后果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导致现在医患纠纷越来越多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要求成立独立的医患调解工作机构的建议》。她建议从市政府层面出台相应的政策,要求各县成立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医患调解工作服务站或医患调解工作服务中心,专门从事医患调解工作。既能维护医疗机构和患者权益,又能以第三方角色介入调解医患纠纷,从根本上避免人民群众产生的医疗机构、卫生主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误区。目前,这个建议得到了市政府及市直有关单位的重视,并给予了认真的答复,宣城各市县区相继成立了《医患纠纷调解中心》,使群众意愿得到了充分表达和实现。
建言献策,行使民主权利。每次在召开市人代会之前,金晓云都要做一些精心准备。在一些对口和相关单位进行走访,征求相关意见,结合平时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并带到市人代会上去。截至目前,她先后在市人代会上提出六件有关经济发展、民生工程等方面的建议。如《关于改善交通条件,促进旌德县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有效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等等,件件代表建议都引起宣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这些建议的办理,有效地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特约记者朱于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