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农村集体产权归属不清晰、流转不顺畅、保护不严格等问题,唤醒农村“沉睡”资产,真正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白地镇多措并举、严格流程、环环相扣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及时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我国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后又一项重大的改革任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为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白地镇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方案制定、宣传培训、督查指导等工作。还从相关部门抽调2名精干人员充实到小组办公室,深入各村组开展宣传指导与督促检查。目前,全镇6个村也成立了工作组,制定了方案,并顺利通过村民大会。
认真制定方案,精心安排部署。白地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参照外地的做法和经验,制定了《白地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就清产核资、成员界定等具体工作作出了明确的部署,目前已通过会议的形式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培训。
全面宣传培训,营造深厚氛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为了切实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白地镇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会议培训。分别在中心会场和小组分会场开展学习培训及交流推进会,会上分发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公开信》,同时就该项工作的深远意义向群众进行了阐述。二是相互学习。组织镇、村主要业务人员赴县农委相关股室学习取经,同时向工作开展有亮点的兄弟乡镇进行学习,扬长避短。三是全面宣传。工作启动以来,白地通过报刊、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改革内容、实施步骤等方面的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通过在各村悬挂宣传标语,给每户群众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产权制度改革重大意义,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积极推进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经历清产核资、成员界定、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等程序。白地镇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领导包抓督查,全面动员推进,截止目前,全镇6个村已完成第一次村民大会,对镇党委批复后的实施方案、村领导组成员进行了审议。清产核资、成员界定等一触即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