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委统一要求,蔡家桥镇积极在基层治理体系上寻出路,努力在“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上做文章,在推动“三治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上积极创新,试点先行,取得了明显效果,2018年蔡家桥镇华川村被列为旌德县自治、法治、德治暨“三治融合”四个创新示范点之一。
以基层党建引领“自治”,把人心“聚”起来。在推动“三治融合”过程中,积极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把美丽乡村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全域旅游、脱贫攻坚、文化“一村一品”等中心工作和“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有机结合,广泛凝聚民心、汇聚民意,突出老百姓在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主体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彻于村民自治建设始终,健全完善议事、管理等制度,加强自治组织建设,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真正觉醒行使村务治理的权利、义务观,自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逐步引导村民参与全村共治共建和共享。
以宣传教育推动“法治”,使风气“好”起来。高度重视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依托各村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一条街、法律学堂、农家书屋等普法学法阵地,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不定期开展“律师送法下乡”、“法律进乡村”、“法治家庭创建”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广泛深入的法治宣传教育,潜移默化中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法律素养,依法治理的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基层干部有权不任性,党员群众有事理先行,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实现了村内矛盾纠纷的“自净”。法治建设中,充分发挥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和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倾听诉求察民情、依法依规解民忧的作用”,在“执法”中普法,树立法律的威严与公信,逐步形成依法治理的良好局面。
以崇善礼德促进“德治”,让民风“顺”起来。在德治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试点村华川村将美丽乡村建设、河长制、林长制等工作写入村规民约,村民主动上交捕鱼渔具、村里聘请生态护林员等事迹正是移风易俗、保卫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大力宣扬心系百姓、大公无私、勤俭传家的先贤故事,深入挖掘本土道德故事,在全镇开展“共产党员明星户”、“十星级清洁户”、“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评选表彰活动,村民闵宝宏无偿捐献遗体,好人陶兴娣34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夫兄等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真正发挥了引领和标杆作用,影响和带动了村民意识的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