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溪镇推广科学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强畜禽养殖小区(场)粪污防治和规范化管理,实现粪便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细化方案,明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措施等,确保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序推进。细化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定有目标、管有措施、抓有成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责任,落实主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原则,进一步落实养殖场环保治理主体责任,夯实职能部门环境监管主体责任。督促养殖场提高自律意识,规范企业行为,加大污染防治设施配套建设,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与辖区规模养殖场(小区)签订畜禽粪污减排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建设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措施等;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奖惩制度,对按期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畜禽养殖场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并在项目申报中优先安排;对未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环保验收不合格或存在严重环境问题的规模化养殖场(小区),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通报同级相关部门,畜牧部门不再核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相关部门不得给予资金扶持,在项目申报中不予安排。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凡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必须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现养殖小区(场)粪污治理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停止批建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的养殖小区建设,加大对家庭农场和大型养殖场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畜禽养殖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移,推行畜禽粪便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建设粪便堆场、污水、尿液储存池、沼气发生池和生产有机肥等处理措施,减少粪污污染程度,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加强对养殖场监测检查工作力度,对污染控制设施不全、排污不达标养殖场,督促限期治理整改。加大对水源保护区周边养殖区监测检查工作频次,切实保护水源地水域环境安全。
目前,该镇家禽存栏10.5万羽(只)。建成养殖场(小区)8个,其中规模化养殖场8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100%。建设能源沼气2家,有机肥年综合利用面积1千亩左右,亩均节省化肥约30公斤,亩均节本增效100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