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旌德要闻

我县全力以赴应对特大洪灾

发布时间:2013-07-05 15:26 来源: 作者:cmsadmin 浏览:
【字体大小:

 

630,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我县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引发较大洪涝灾害。县委、县政府紧急行动,积极应对,全力落实防汛抗洪抢险各项工作措施。

     截至63015时,岭下206mm、江村197.2mm,祥云190.6mm,庙首150.6 mm,最大1小时降雨达77mm,最大3小时达133mm,均超历史记录极值。由于降雨强度大、雨量集中,引发山洪灾害,已造成全县2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13座水库溢洪,境内徽水河、玉溪河、玉水河等主要干支流受上游集中强降雨影响,引发较大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全县因灾死亡1人,失踪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84万亩,受灾人口4.3万人;房屋进水12834024间,倒塌民房102356间,紧急转移安置4200人,其中集中安置556人;冲毁塘坝736座,桥梁72座,毁坏乡村道路173/15.8km,水毁护岸堤防116/17.2km,损坏灌溉渠道及其它设施523处。全县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20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含林业)1520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14000万元,工矿企业损失2000万元,公益财产损失1000余万元,家庭财产损失3000万元。

     面对灾情,我县迅速启动《旌德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和救灾应急Ⅱ级响应,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要求县、乡、村、组各级防汛行政、技术和管理责任人全部迅速上岗到位。同时,要求县四大班子领导立即到所联系乡镇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全县10个乡镇,现场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县委主要领导在版书乡现场组织营救被洪水围困的版书村郭家村民组517名群众。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孙村乡组织乡村干部转移低洼地区被洪水围困的4075名群众,并到受灾最为严重的白地镇洋川村指导抢险救灾工作。630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连夜召开防汛抗洪救灾紧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防范次生灾害、妥善安置转移群众、及时准确查灾核灾、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等重点任务,并决定对受灾严重的重点乡镇派出四个防汛抗洪救灾指导组。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我县抗洪救灾工作,及时安排50万元专项救灾资金。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洪灾,我县重点加强对全县50座水库、136口万方大塘、29座水电站、18处地质灾害点、中小河流险工险段和沿河低洼地及工矿企业、城市防洪、中小学校舍、农村危房、在建工程、敬老院、卫生院等重点部位的防范,切实做好预测预报预警,落实危险区群众转移方案,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孙村乡玉溪河玉屏段冲毁桥梁2座,浆砌石护岸和大理石拦杆130m,乡党委、政府紧急组织人员全力抢险,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和村庄防洪安全。三溪镇组织人员紧急转移路西村和建强村徽水河沿河低洼地区群众126人,调集橡皮艇成功解救了2名被洪水围困的施工人员。205国道、217省道、板祥公路、版碧公路等国省道多处出现塌方,造成交通中断,县交通公路部门及时组织施工机械抢修。目前除205国道高甲段外,均已恢复通行。

县水务、气象、国土等部门加强防汛会商,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并通过预警平台系统对外发布。水务部门加强了对重点水利工程管理、调度和病险水库的监测、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国土部门对山洪泥石流灾害易发地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专人进行监测,及时预警,适时转移受威胁地区群众。公安、经信委、卫生、教育、住建委、农委、民政、供电、电信等县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要求,全力做好强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旌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