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成绩
(一)市卫健委已完成计生特殊困难老人信息采集报送市民政局,落实属地责任,做好中秋、国庆期间对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工作。
(二)幼儿托育项目:建设47个托位数,完成50个托位建设,任务完成率106.4%。
(三)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县新生儿筛查数264人,听力筛查数264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99.6 %,听力筛查率为99.6%,同时做好复查和随访工作。
(四)为了便于管理,“两癌”项目初筛仅由旌德县妇幼保健院一家承担,并取消纸质档案,采用“两癌”系统电子信息化管理,避免了重复筛查,同时增加了工作效率;自2023年3月底启动,持续到6月底完成筛查,“宫颈癌”任务数2700人,完成筛查数2701人;“乳腺癌”任务数1000人,完成筛查数1000人;完成城镇低保妇女“两癌”筛查数8人。查出可疑病例155人,最终确诊宫颈癌1人,阴道癌1人,宫颈高级别病变(癌前病变)13人,宫颈低级别病变12人,同时查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669 人。其中急慢性宫颈炎46人 、念珠菌性阴道炎142人、滴虫性阴道炎23人、细菌性阴道病333人、子宫肌瘤35人、其他杂病90人。乳腺癌筛查1000人,可疑病例11人,最终确诊乳腺癌1人,同时查出乳腺各类结节405人。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乳腺癌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宫颈癌早诊率100%,乳腺癌早诊率100%,并同时对筛查阳性和可疑者进行跟踪随访。
(五)截至11月底共规范开展3-6岁儿童局部涂氟790人,6-9岁儿童窝沟封闭862人,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分别为123.4%、134.6%。
(六)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增设牙椅1张,全县公立医疗机构牙椅增长率17%,旌阳镇卫生院、吕雯口腔诊所等5家口腔医疗机构共增加牙椅5张,完成任务数进度100%。
(七)全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单独设置口腔科,开设午夜间门诊、无假日门诊,方便群众就医;邀请宣城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左凯医师分别开展“咬合诱导”、“阻生牙拔除”2次专业适宜技术培训,培训人员50余人次;依托县人民医院口腔科,组建全县牙病防治暨口腔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口腔疾病防治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口腔名医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为广大口腔医疗工作者提供指导与支持,不断提升我县口腔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县人民医院与省口腔医院建立口腔医联体,王元银口腔名医工作室通过了宣城市第一批长三角口腔名医工作室认定。
(八)组织县口腔质控中心对全县12家口腔医疗机构开展以“院感、医疗废物处置”为重点的业务督查,将社会办口腔医疗卫生机构质量管理纳入医疗质控体系;加强行业监管,由卫健委执法监督股牵头组织对口腔医疗机构开展不规范诊疗行为专项检查。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一)鼓励扶持托育机构发展。扶持普惠托育机构发展,积极谋划托育工作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支持已备案的托育机构发挥应有功能。
(二)加强托育机构培训。重点加强对常见传染病防控、入托接种证查验、机构设置规范、机构管理规范等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及时督促转院儿童出院后进行疾病和听力筛查,追踪到位。对听力复查未通过患儿督促家长进行及时检查并做出干预措施,随访至结案,督促县医院妇产科人员积极取得听筛合格证资质。
(四)大力宣传国家出生缺陷补助政策,帮助遗传代谢病患儿申请到补助金额,减轻患儿家庭负担。
(五)认真执行关于“两癌”筛查工作的相关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两癌”宣传活动,提升妇女的健康保健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六)加强医疗保健机构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能让初筛阳性者愿意并主动在当地进行复筛,便于随访。持续加大“两癌”核心知识知晓度宣传力度,鼓励妇女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筛查”,切实把“两癌”免费筛查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七)继续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继续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在完成3-6 岁儿童局部涂氟、6-9 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覆盖面22%工作任务。
(八)继续推进口腔医联体及牙病防治中心建设。积极完善口腔医联体工作,统筹推进县人民医院王元银口腔名医工作室工作成效,推进牙病防治中心建设。
(九)继续加强口腔服务行业监督管理。组织县卫生监督等部门开展不规范口腔诊疗行为专项整治,落实和推广口腔专科医疗质量技术规范和相关规程,将口腔种植牙技术纳入医疗质控体系重点检查内容。
(十)继续加强宣传提升知晓率满意度。持续开展健康口腔科普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宣传工作,通过智医助理短信提醒、宣传海报、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营造健康口腔行动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活动知晓率和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